试析中国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衔接
2020-01-19李玲
李 玲
(吉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21)
“一带一路”倡议从最初的理论发展为实实在在推动沿线国家发展的战略,为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发展目标取得重要进展。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自贸区战略作为实现“贸易畅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衔接、协同推进,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全新篇章。
一、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关系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具有共同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的共同理念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开放难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亟待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倡议,也是具有宏大视野和长远目光的伟大发展战略。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自贸区战略,都是基于追求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开放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必将奠定中国未来数十年发展的全新格局。
(二)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是增进经贸联系的重要手段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有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也有硬件设施的互联互通、政策协作的提升以及人文交流的促进等,经贸往来的加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相较之下,自贸区则是更为纯粹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自贸区的建设,不止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还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实施。强化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是“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的共同目标。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实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刻变化
在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国家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成为各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加快推进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现有国际治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旨在为世界的发展探索全新治理体系。“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自贸区战略,有利于形成开放的、适合中国的国际经贸规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已经由被动融入全球体系,进入主动参与和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时代。
二、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衔接的意义
(一)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自贸区建设发展
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有兴起的苗头。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构建我国自贸区战略体系,对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的区域发展倡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目标而产生的自由贸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与自贸区战略衔接与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点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积极发挥我国在区域经贸合作中的领导作用,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全方位的经济及社会交流,统筹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对于我国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自贸区战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发展倡议,必须借助于相应的制度、机制和模式。“一带一路”国家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强。许多“一带一路”国家有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但缺乏相应的制造业或资金支持。我国有着较强大的制造业和相对充裕的资金,可以给对方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对方向我国提供能源、矿产,形成良性的互补互惠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促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可以更好地发挥经济互补的优势,实现双赢。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共同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国在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道路、桥梁、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有着极大的增长空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的衔接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为过剩产能和优势产业的输出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将极大降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自由贸易的实现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三、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衔接的对策
(一)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借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帮助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为中国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领头作用提供了平台,进一步巩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基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重心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一些大国试图抢夺亚太经贸主导权,自贸区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为谋划地缘政治、外交关系的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升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帮助相邻发展中国家,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 合理选择自由贸易伙伴
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策略的灵活态度,在充分结合地理位置、政治风险、经贸潜力等方面的长远利益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自贸区对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情迥异,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欠发达国家,应结合各国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制度差异、承受能力的差别,应优先选择地理位置对于中国更加重要、位于重要交通节点或贸易枢纽的国家,优先选择同中国长期政治关系友好、其国内政局稳定的国家,优先选择其国内市场较大,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或者有中国迫切需要的能源等资源的国家开展自贸区谈判,签订自贸区协定,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衔接发展。
(三) 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和问题
通过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衔接,实现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强化和升级,可以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但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问题和风险。要对衔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政治风险等方面有充分的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是建立自贸区、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结合对方国情,在充分预测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谨慎选择自贸区对象。同时,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衔接应该把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播,宣传中国的传统智慧、思想和美德,逐步缩小不同国家间的文化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