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新载体的探索
——“责任感”融入化学实验课堂

2020-01-19王美芹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思政

王美芹,王 颂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早教系,山东 菏泽 274300)

一、课程思政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就是立足于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从育人的角度来关注课程的价值,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1]。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是“思政”的载体,“思政”是“课程”的方向[2]。2016 年 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2019 年 4 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4]。

科技是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任何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会同时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所以科技的运用不仅要考虑目标,更要考虑后果[5]。目前理工课程大都只强调“术”“工具理性”,对学生价值上的引领和启示很少,使得学生“道”的自觉匮乏,再加上理工科院校数量和理工科师生数量均大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比例,因此切实发挥理工科课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有机结合,“种好理工科责任田”,实现协同育人已经迫在眉睫。

(二)责任感

责任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其重要的思政元素之一,是社会主体道德品质的根本体现,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链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责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其概念深广意涵。《辞海》对责任的解释为“在道德上或法律上,对于某事所应为义务;因行为之结果,任人批评或受责罚,是为责任”[6]。康德的理论认为“责任是人从善良意志出发的对自我的强制和约束,是体现道德强制性和严肃性的义务”[7]。本文所讲的责任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责任”,它指作为社会的人,在道德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应尽的义务[8];“责任感”是个体对于责任认同、内化、践行的意愿、情感和态度,是一种自觉意识,是在一定的责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

责任感可激发、鼓励并且评价人们的责任行为[9]。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是不值得信赖的,也是不能委以大任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责任感,是难以长久立身于世界之林的。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责任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具有了高度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个人只有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中,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才会更好地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而当前不少大学生责任感日益自我中心化、碎片化,因此说“责任感”的培育更是刻不容缓。

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是“课程思政”的生成基础;一切科学研究都是从“人文”的本源出发,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11]。化学学科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比重大,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化学实验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承担,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责任感。本文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将“责任感”的培育提升融入化学实验教学。

二、培育和提升责任感的手段方法

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主阵地,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12]。“课程思政”需要长期绵延式的积累、润物细无声式的研磨[13]。大学生责任感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和春风化雨般的浸润、磨炼,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教育内容、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努力才能树立起来。榜样是最有效的责任教育手段,情境是最深层的责任教育手段,体验是最直观的责任教育手段,奖赏与惩罚是最典型的责任教育辅助手段[14]。实验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体验、榜样、奖赏与惩罚等责任教育手段。以实验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情景中去体验、去承担,在润物无声中强化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肩负历史重托,具有创新精神、敢于负责和担当的一代新人[15]。

三、将“责任感”的培育提升融入化学实验课堂的探索和实践

(一) 提升专业课教师教学胜任力和课程思政的主动性

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提升教学胜任力的首要问题是教师应该维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没有智育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德育[16]。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对专业课程知识经过充分的反思,挖掘出专业课程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教育才可能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到“能力提升”的转变。其次是教师能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规律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提高其教学管理能力。第三是教师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德”是师之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正己可以化人,唯尽己可以服人。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言语和行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和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专业课教师要发挥好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动性,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影响学生的做人和做学问于潜移默化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政治觉悟,提高其道德标准。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责任品质的本质是主体的自律[17]。现实中人的活动是道德本质的要求和体现,责任教育是主体发展性教育,也是主体实践性教育[18]。将学生的责任教育融入实验实践中,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或项目)导向模式”“体验式学习”、课外兴趣实验等多种实验教学模式方法并用,可提供榜样、情境、体验、奖赏与惩罚等多种手段方法,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责任感教育。

1.体验式学习

因为体验是最直观的责任教育手段,所以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实训,给予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空间,从中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自觉”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功能。例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实验,可给学生提供不同仪器称取药品、量取液体等,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检验所配溶液的精确度是否相同,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等,紧接着告诉学生医学上药品溶液浓度要求特别精确,因不同药品浓度的疗效常常会使其结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依此可培育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教其职业责任感。

2.问题导向模式实验

“问题导向模式实验”是将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首尾呼应地融入实验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学,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实现实验教学从被动“照方抓药”做实验,到“主动学习、灵活运用、手脑并用”做实验的转变[19]。对于化学原理验证实验、物质性质和药品制备等实验,可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将学生分组实验(2~5人为一组),让学生查阅书籍文献资料,了解该实验的一些基本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方法路线等,小组讨论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解决问题。期间,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责任,除教材实验方案外,每组都要再撰写1~2个不同的实验方案报告,由任课教师审阅确定实验方案后,进入实验室,实施实验内容。

问题导向模式实验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课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觉承担任务责任和团队协作,不仅锻炼学生合作和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施实验方案中,认真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及其细节等问题,培养其责任自律意识、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教学实践发现,将一个宿舍的同学分成一组效果更好,这样便于他们学习讨论和任务责任分担。例如:

①“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针对“判断溶液pH值变化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到“用pH试纸判断”之外的方案,学生会设计用酸碱指示剂等多种判断溶液pH值是否变化的实验方案。若用酚酞等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评判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既直观又明显,且还可融入“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警示勿以恶小而为之。②阿司匹林的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属于医学上经典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抗癌和治疗心脏病功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阿司匹林合成实验主要是用水杨酸和醋酸酐作为原料制得。针对水杨酸与醋酸酐反应生成阿司匹林的反应原理、催化剂及产物重结晶的特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查阅文献、撰写不同实验方案,然后可以不同实验条件分组实验、共享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认真总结分析。除教材上用浓硫酸做催化剂、以饱和Na2CO3溶液作重结晶溶剂外,还可选用固体环保型催化剂Vc(或NaHSO4等)、用35%的酒精作为重结晶溶剂[20]。对浓硫酸的腐蚀性、强氧化性和污染等问题,教师需严格要求学生,一是为学生融入社会实现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让学生树立为社会,也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对阿司匹林的合成发展史,教育学生志存高远,在疫情肆虐的今天,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具有对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祖国医学未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三)萃取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挖掘责任感培育素材

人生的哲理博大精深,对化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感悟之后,我们会发现化学世界亦博大精深,人生与化学可以交互诠释。基础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定理知识及其实验应用、发展史、对应的历史人物思想等都是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载体。基础化学实验内容繁多,教学课时明显不足。为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能够对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教育,教学尽可能选取与工作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恰当的实验内容,不仅有利于对学生采用情景、体验、榜样、奖罚等有效的责任教育手段,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需求,增强其学习动力,进而植入专业情怀,提升其责任感。

化学平衡原理的验证试验融入“责任感”教育。化学平衡原理为:当其条件不变时,如果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之一( 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利用浓度和温度因素对化学可逆反应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验证化学平衡原理,实验现象明显,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较容易得出并理解结论。实验在其他条件不变时,FeCl3溶液(黄色)与KSCN溶液(无色)的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反应物FeCl3浓度时,平衡将向右移动,生成物Fe(SCN)3溶液(血红色)浓度增大,体系颜色将变深。

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平衡向正反应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结果使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若减小反应物浓度,则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结果使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可引导学生感悟反应过程中某物质浓度的增大与减小,犹如人生活中的“得与失”和“吃亏与占便宜”的问题,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了加强说服力,可再举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平衡,氧化剂得到电子所成物质未必比还原剂失去电子所成物质有价值。事物发展总是向着削弱“改变”的方向移动,从长远发展看“吃亏就是占便宜”(北大2017毕业典礼校长致辞)。生活中常常会有一种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只顾自己个人利益,徇私枉法,见利忘义。他们或许能占到便宜、得到所追逐的利益,但人生是场没有裁判的马拉松,从长远发展结果看,见利忘“责”,占便宜会导致自己更大利益受损,不少高官因为“占便宜”而落得身陷囹圄。所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岗位责任),平衡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四)拓展教书育人时空

在社会快速变革和自媒体普及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有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一是价值取向更多关注现实和物质层面,精神匮乏,缺少理想信念;二是依赖网络路径,获取信息庞杂,缺乏甄别能力。“90 后”是第一代的网络原住民,是自媒体的主要活动群体,日常生活“机不离手”,无论是育德还是育智都已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权威解读,常常会依赖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从各自的立场对他们眼中的“事实”做出另类的、标新式的“诠释”,以摆脱权威对客观事实的垄断,但由于互联网内容庞杂且良莠不齐,信息传播的情感冲击掩盖了事实真相的影响,所以缺乏甄别能力的大学生会被不准确的信息左右情感和认知,造成了“真相让位于激情”(真相变得次要),对待思政教育主观化(甚至是叛逆),错误地把思政教育置于个人追求独立和自由发展的对立面,继而加大了对思政教育的认同难度,削弱了“课程思政”价值观念的构建基础;三是学习知识的行为变得网络化、碎片化和随机化[21]。鉴于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引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和手段拓展教书育人时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QQ群学习平台和微信群等),不仅可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了解学生所想、解答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熟悉时髦网络用语,而且可让学生补充实验涉及的学科发展、历史等各种知识,扩展其知识面,还可以利用“线上”正能量视频、榜样实例等为载体,对学生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破解“后真相”时代营造的明显主观化、情绪化的虚拟空间,促使其独立思考,建立和提升责任感[22]。

(五)注重实验过程和细节,优化课程考核评价

在关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实验过程和细节,摒弃唯结果的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制,“术”“道”并举,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方案和大胆提出实验改革建议,明确告知学生实验设计方案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在实验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于好的方案、建议以及好的操作行为,除表扬外再给予成绩加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有的同学在实验中,会将所用实验药品及时归位,实验完成后,会主动自觉将实验台整理干净等;有的同学则相反,取用药品的滴管乱拿乱放,为了自己方便,将公用药品置于自己面前等。对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药品保管的规则、不遵守规则的实例后果,并及时肯定、表扬或处罚,通过肯定和奖励学生的守规则(负责任)行为,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强化和提升。同时还要借此机会,教育学生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遵守规则(负责任)是享受自由的基础,学会对自由和责任的正确选择,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遏制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膨胀。

(六)增加对实验结束后的讨论环节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思考与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以后如何改进,实验成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实验结果数据如何整理规范等。师生共同研讨,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消化理论知识,优化实验,亦可以使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可关注学生的风险意识、诚信度等德育表现。在分析实验成败原因中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讨论实验方案优劣时,从班级中选出优秀实验方案作为榜样, 请这些榜样方案制作者以身作则, 自觉引领身边的同学学习。通过“榜样”示范引领的做法, 既可传递正能量,使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又培育了优秀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结语

走出理工科的思政教育孤岛困境(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离),需要“术”“道”相济,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实验和实践类课程是绝佳的载体。教育工作者站位要高,目光要远,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多措并举,循序渐进,绵延、积累,不断熏陶、教育。实验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思政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