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质量评价体系的缺陷与改进走向
2020-01-19王保华
王保华,赵 莹
(1.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2.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它不仅有规范效应,而且有引导效应。在一定意义上,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未来规划和执行效果将直接决定我国高等质量的发展走向和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教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高教质量评价不仅涉及高教质量评价的理念、内容、方法,而且涉及高教质量评价的效果,以及评价结论的使用等具有价值引导的问题。在当今的高教质量评价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某一所高校整体性(综合性)评价,二是对某一所高校局部性(单一方面)的评价。存在的明显缺陷是:科学性不足、算法存在霸权倾向。
(一)科学性不足
从高教质量评价的理念而言,社会对此诟病的主要问题是:重科研,轻人才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统一,轻特色。以国外知名大学排行榜为例,如QS、U.S.NEWS、THE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事关高校声誉,对高校生源质量和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各高校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但是,总体来说排名具有一定概念化、模式化的框架,主要是以科研为核心指标,而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特色,综合排名无法完全展现学校特色。另外,高校的学术氛围、自由空间、成长环境、人文情怀等软性因素对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影响较大,是“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气候”与“土壤”,但无法通过排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是靠排名排出来的,而是靠自身长期建设才进入到世界一流行列的。因此,追求以培养“结果”为指标的“排名”,而忽略教育过程本身无疑是“舍本逐末”,舍了大学“质量为本”“育人为本”的本质,而追求表面繁荣和数据的“好看”,势必会使高校发展目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高教质量评价的结果使用而言,社会对此的主要诟病是:第三方排名结果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完全倚重,即作为评判高等学校办学的唯一指标,否则将会引发“趋同”与“马太效应”。因为从当前的所有排行榜来看,均是以一定的数据作为基础而排名,首先是数据可能不一定准确,其次是各种数据之间的权重未必恰当,再次是学科是知识体系,专业才是市场检验的试金石,专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高教质量相关评价中,最为权威的是教育部发布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此次评估以学科为单位,以质量建设为重点,通过对高校每个学科的质量评估结果展现高校整体质量,以学科建设考察高校教学情况。学科评估采用“分档”方式公布,从“A+”到“C-”共9档,其中A+代表全国排名前2%的顶尖学科,A表示为全国排名2%-5%的一流学科。最终,全国共有81个单位的228个学科获评A+。这种单项评价的好处是:便于同类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对比,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各高校的同质化倾向将更加明显。尤其对一些暂时不够热门的学科与专业带来灭顶之灾。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本次动态调整共撤销193个学位点。其中,软件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位点被撤销较多,这些学位点当时设置时均是热门学位点,因此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而言,跟风、盲目追求热点在未来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1]。
(二)算法霸权
近年来,“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遴选一定程度上把国际、国内第三方评价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其评价体系和算法标准却常常引来争议,特别是数据获取不甚透明,数据也无法实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对评价的接受性。“今天算法已经开始被用于一些组织机构、企业和个体的决策,这种决策常常建立在对某些对象的数据分析与评估基础上。当算法可以精准地评估每一个对象,计算出与该对象相关的行动的代价与报偿,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有些对象将因为算法评估的不合格,而失去获得新资源的机会,例如获得投资等。对于决策者,这似乎可以让他们减少自身的风险,但对于被评估、被决策的对象来说,这或许是不公平的”[2]。目前,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各类高教质量评价体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高校的办学方向,迅速成为“双一流”建设的指挥棒,高校也不得不盲从地在评价体系的影响下走向固定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而与特色鲜明、科学发展之路背道而驰。
二、未来高教质量评价体系调整的方向与探索
基于当前高教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未来高教质量评价体系的调整应基于三个原则:基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的国情、基于中国高校建设实际。围绕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进行思考与探索,构建科学、可持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高教质量评价其实质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观问题,而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就在于:高等学校的使命是什么?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方向,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围绕根本任务进行规划布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是坐标与方向,如何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是高校都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其中,如何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是重点与难点之一。
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压舱石。归根结底,要培养一流人才,一流本科是其基础和核心。而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有一流专业做支撑。学科是知识的体系,而专业是指社会职业的领域,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上偏重教学一线,注重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及教学方法技术的整合,包含着“育人”的概念范畴。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3]。建设一流学科、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以优化专业建设为基础,建设“学科+专业”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当前,也有一些社会第三方高校评估机构对专业进行了评价,例如艾瑞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其中的2018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排行榜就包括了本科各专业排行榜、民办大学各专业排行榜、独立学院各专业排行榜、中外合作大学办学各专业排行榜等在内的榜单。这些以专业作为评估单位的榜单偏重于具体专业教育层面,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对专业方向的调整,教师社会实践与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其评价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各类专业,有利于高校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偏概全,无法全面整体地反映高校建设的综合表现。
因此,下一步高教质量评价体系调整的核心应当从以“学科为主”转向以“学科+专业”并重的方向转变。将学科和专业都纳入质量评估的范围中,从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全方位评估。只有把学科和专业两者密切联系起来,互为补充,才能真正反映高校建设情况,符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8年9月9日,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在《科学网》上发布 “2018本科专业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下称“2018专业榜”)。运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355个特色专业以及特色专业建设点在主要媒体的提及量进行全网搜索,通过自主研发程序对提及内容与语义进行情感分析、美誉度分析与评价分析,将数据加权后形成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指数,并进行五度评价,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状况,可以说是从新的视角对“专业”评价的有益探索。
三、关于高教质量评价的若干思考
(一)关于“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思考
1. “双一流”建设需要平常心态
当前,“双一流”建设成为高等学校与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而如何建设则成为困惑的首要问题。自 “双一流”建设以来,各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当地高校“双一流”建设,从政策效应来看,各地和高校的反应是积极的,很多地方与高校主动作为,一方面是为了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拿到更多的资源。但是不免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与影子。在此情况下,高等学校需保持平常心态,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不能将“双一流”建设简单认为是“发帽子”“报稿子”“分银子”,而要实实在在有所作为,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定建设目标。立足学校现有基础,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全[4]。入选高校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建设实际说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争出一席之地。而对于尚未入选的高校要积累优势,争取在机会到来时有所展示,取得预期的成果。
2. “双一流”建设评价需要战略转移
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如何评价高校成为首要的难题。我国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就是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和结构的转型,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向2035年,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目标,而“双一流”建设是手段。高教质量评价作为引导高校发展的“指挥棒”,从多种要素来分析,中国高教质量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战略转移,从“以学科为主”转向“以学科+专业并重”。
(二)关于高教质量评价科学化的思考
现在,社会第三方的高教排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要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仍然需要在评价科学化方面进行艰苦的工作。
1. 排名研究需要科学的精神
排名研究的首要基础在于坚守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的基础在于恪守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将会失之千里。当前,扭转不科学的高教质量评价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急需的是如何立足于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观来看待大学评价与排名。科学的高教质量评价必须立足于对现代大学的认识,立足于对大学人才培养观念的理解[5]。在未来“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发展与不断调整中,随着对学科、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双一流”建设评价会在体系性评价、基础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专业的教学效果评价、教育成果评价,引入更多专业层面的动态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展示专业建设的多个视角,进而反观学科建设的成就与问题。通过“学科+专业”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共同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的不断进步。
2. 数据资源共享是排名的基础
当前,各种高教质量排名层出不穷,但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诟病与攻击,其原因就在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在高教质量评价方面,建立高校评价数据库,对高校信息定期进行采集、维护和发布,形成高等教育的“大数据”是做好高教质量评价的前提。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国家公共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许多课题,对于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我们的国力水平和人力资源条件来说,应该具备充分的条件,关键在于勇气与决断力,否则,我们的科学研究就只能是“零敲碎打”“单兵作战”,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科研需要。
3. 算法应该超越商业与功利目的
高教质量评价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而且取决于科学的算法。科学的算法将会有助于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算法推荐的使用已经陷入“歧途”,算法不再是单纯地为教育服务,而沾染了商业具有了功利目的,而算法推荐所引起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制,在政府层面应完善监管,对重要信息的算法推荐进行立法监管,同时在媒体层面,应做到价值理性优先,完善和改进现有的算法[6],唯有如此,高教质量评价的算法才会有公信力,评价的结果才能得到社会更多有志之士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