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改善宁夏营商环境
2020-01-19董俭堂中共宁夏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董俭堂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对宁夏中小微企业健康带来了巨大益处,企业办事难、时限长、成本高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营商环境大大改善。企业设立经营的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设立经营条件门槛进一步降低,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的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和活力,促进了宁夏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一、商事制度改革后宁夏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1.部门、企业对改革认识有偏差。一是部分审批部门存在认为商事制度改革只是市场监管工商部门的职责,与自身工作无关,从而导致事中事后和主动监管意识不强。比如改革后有的部门过分强调客观困难,过分依赖工商部门“把关”,未能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和方法,对一些新办商户在监管上出现监管漏洞。二是“先照后证”后,部分社会公众及市场主体仍认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就可以从事所有经营活动,未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证,导致无证经营。
2.现有制度机制不完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一是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加快,部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与发展不相适应。吴忠市工商局反映,在开展企业简易注销试点中,从国家或自治区层面一直没有出台、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基层工作人员感觉改革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不敢大胆工作。二是工商部门与环保、土地、卫生等相关部门在信息沟通共享、信用信息披露和案件协查移送等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三是在目前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级管理、“下合上不合”的体制下,自治区工商、食品药监和质监3 个部门对监管的标准不一,不同程度造成基层效能不高、监管乏力等问题。四是年检改年报后,企业即便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也能轻易移出,所需承担的违法成本接近于零。贺兰县工商局反映没有行政处罚而仅靠信用约束来实现“严管”,缺乏有力惩戒措施。
3.数据公示和交换平台不统一、不完善,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全区缺乏统一的部门间互联共享交换平台。工商部门普遍反映,“双告知”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仅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告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目前只有工商部门在使用,其他部门没有按照改革方案在该系统上公示审批、监管信息。各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的公示各自为政,没有有效归集,造成相关执法部门因信息掌握不全难以履职尽责到位。相关政府部门间联合信用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果还没有明显显现。
二、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宁夏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一)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便民利企的准入环境
重点围绕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准入与准营不同步、市场主体退出难等问题,推动落实准入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加强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动态更新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审批许可备案事项。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压缩申请时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一张网”电子证照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做好电子商务登记工作。深入推进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采取多种措施,实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二)持续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
深化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拓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应用,为申请人提供更加智能化、标准化的登记服务。坚持与传统登记方式并行,以无介质为目标,推进个体、农专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公示全流程网上办理。
继续做好电子营业执照的发放和使用。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加快同各相关单位、银行、电商平台的对接,利用电子营业执照防伪、防抵赖、防篡改的功能,结合“互联网+电子政务”的推广,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全国统一验证管理,拓宽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跨领域联网应用范围,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
(三)全面推进竞争政策实施,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快构建竞争政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加强对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的督查检查,深入开展专项督查“回头看”,着力解决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指出效应分析,积极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成效跟踪评估。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开展打击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领域侵权的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提高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维权专项行动,尤其针对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加强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利执法维权工作。加大大型展会、电子商务等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一体融合,高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工作。为了增强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有效性和惩戒效果,探索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
(四)全面推行“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大力推进“互联网+审批”。强化运用互联网技术重塑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开放数据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让经营主体不见面、少跑路就能办理企业登记。大力推进“互联网+服务”。健全小微企业名录功能应用,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醒企业依法守信经营。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监管系统。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推行以网管网,有效解决网络交易行为“发现难、定位难、取证难”的问题,实现对网络市场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