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低成本控制战略探讨

2020-01-19徐大诏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4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管理者战略

徐大诏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西方先进企业不断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引进全球较低的人力成本和企业外设等方法降低各生产要素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实行低价竞争战略,而海外产品的引入,使我国中小企业除了面对国内的竞争,更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竞争。

一、低成本战略概述

低成本战略简单的讲就是指企业通过减少各方面的成本,包括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其他企业相关的成本的减少,从而取得产品的低价优势,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同时还能取得较好的利润水平。尽管成本战略的定义比较简单,但成功的付诸于实践却不简单。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未能全面的贯彻理解低成本理论的思想,将企业成本的降低聚焦于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忽略企业除了生产活动之外产生的成本,比如企业采购、销售以及管理等活动产生的成本,同时未能长久的考虑企业成本的发生总量,实际上,有些部门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是有好处的。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意识薄弱

有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依旧用落后的管理理念来控制成本从而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但他们忽视了由“点”到“面”的这个道理。只注重“点”而不注重“面”,企业是没办法长期在社会中立足的。“面”是由“点”集合而成的,只有点面结合,企业才能稳中求胜。同时,企业要想发展好,也是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精打细算的领导者。

(二)成本控制内容的片面化

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产品投产前、制造过程中、流通过程中都需要哪些手段,如何投产、如何加工、如何销售等,这些往往都会控制着企业的动脉。一旦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那么成本可想而知也就会增加,所以要贯彻执行正确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及时监督,减少成本差异,已达到预期的目标。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应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这两方面,从而使中小企业全面灵活的发展。

(三)成本控制缺乏市场观,成本控制对象狭窄

企业管理者在要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时要注意弹性,发展稳定的企业要参照历史数据并结合企业战略目标、重大战略转型及关键经营等调整管理方针。如果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只顾及单方面的强调降低成本,把成本最低化作为企业首要的战略目标,没有将成本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相结合起来,顾近不顾远或者考虑不全面,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中费用成本的增加,不能有效地反映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四)成本管理理论思维僵化、手段老化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同行如冤家”,因此,对于同行往往是不正眼瞧一下,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应该与同行多多沟通,交往对于你的商业活动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有许多好处。俗话说;“商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还有一些管理者采用老化的手段在商场上打拼,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控制成本,这样不仅使自己劳累过度,而且还看不到什么成效。

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多为企业的初创者,实际上稳定性不够,同时专业性不强,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非科班出身,这就导致了其管理思维模式的有限,不能够跟上当前的竞争环境,自然就不能制定出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划,同时又能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成本管理规划。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出现问题,那整个企业的经营就会失去方向,不仅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内部发展也是问题重重。

(二)中小企业对外适应能力不足

当前,经济外部环境变化明显,传统的成本管理控制大多集中于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忽略了其他环节例如产品设计、销售等产生的成本,因而传统的成本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成本重心的转移,但是许多中小企业未能及时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实质,仍然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成本控制,自然是不能科学合理的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规划。中小企业意识的缺乏来源于对外界变化的关注不够,同时由于企业自身能力有限,即使有所了解也未能及时做出应对。

(三)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成本的降低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因为技术有了,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但是当前,中小企业对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并不够,一方面由于管理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流动性造成对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实施的连续性降低,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只是做表面功夫。

(四)中小企业过于依赖外部扶持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成立大多得益于国家初期的全方位支持,不仅体现在政策、资金上,在对中小企业的引导方面也是做了较大努力,但一直靠国家政策支持来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中小企业自身进行发展规划。然而,不少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能依靠传统生产、销售进行盈利,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已不能跟上经济发展步伐,迟早会遭到淘汰。

(五)中小企业对自身认识缺乏全面性

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的战略规划布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大多数认为对企业进行全面长期的战略规划都应当是大企业集团该做的事情,许多的战略布局或许都是浮于表面,并未付诸于实践。这一切都源于企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的不够,其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什么公司,都应基于企业自身特点做好战略规划,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的发展。

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为什么会进行成本管理?自然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存,获得低成本的优势,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制定长远的战略,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抛却短小的发展目光,如果仍然以以往的惯性思维,认为企业发展还未到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阶段,为减少暂时的成本,而将成本管理没有落入实处,企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因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能够科学合理的对企业的进行预先计算分析,从而为后期实际操作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反之,如果不采取成本规划,而是采取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这种低效率的方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长远来看不仅不能减少企业的成本,同时还阻挡了企业创新进步的发展可能性。

(二)统筹发展,总体布局

企业成本的概念不应局限于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人工等的消耗,还应当考虑企业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产品前期的设计构思,后期的销售,以及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多方位关注,从以往的关注重点生产成本转变为对外部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产品后期销售等一系列流程的关注,不仅是关注,更是要全部纳入企业总体发展管理规划的实际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

(三)提高外部适应能力

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多的关注企业内部的发展,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产品、发展理念与外部市场的脱节。此时,中小企业不应当回避,而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主动分析其变化规律,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性做出相应的基本判断,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企业进行下一步的成本管理规划,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为企业谋得长久发展。

(四)实时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的战略规划大部分依赖于企业管理者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如果管理者保持着陈旧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自然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企业的管理者应当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符合企业特性的成本管理规划战略;与此同时,由于规划的实施还依赖于企业的员工,企业也应当加强员工在相关方面的培训,让其树立成本管理战略意识,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的推行与实施。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最大的敌人是中小企业对自身认识不够,从而其造成目光短浅,缺乏全局考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不应浮于表面,而应实事求是。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其管理的专业素养以及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对企业的战略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管理者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战略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