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2020-01-19张华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4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信用风险供应链

张华美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国际经济学院

一、供应链金融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生产特定商品,需要经历从采购原材料,到组织生产,再到形成最终产品。最终产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进入社会流动领域,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种产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有机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供应链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中,往往会存在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他成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价格、交货日期、结算方式等方面存在强势地位,给其上下游企业会造成的巨大的压力。而这些企业大多是融资难、融资贵的中小企业,这样容易导致资金链紧张,供应链失衡或者断裂的情况发生。

商业银行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结算和其他金融服务,这一过程称之为供应链金融。它是服务与技术方案的结合体。是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方式。

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与传统的银行信贷相比,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中各方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随着金融科技因素的不断渗入,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辨别和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自偿性的贸易融资方式,此种方式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带来了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将贸易融资风险由传统单一的贸易缓解拓展到了供应链中。因此,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进行金融监管时,不仅应持续关注客户的信用情况、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等,更应该对客户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信用度和财务报表真实性等进行关注。

(一)外部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完全依托于企业真实的贸易背景。在供应链金融中,涉及企业较多,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关注对象主要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国际汇率变化、供求关系的变化等,还需要面对战争、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风险。

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将会对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造成影响。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是典型的案例。由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对第三产业产生了重创。此时,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都因为疫情产生了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情况。而在供应链金融中,如果核心企业无法应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那么供应链业务将无法进行。商业银行也将面临信贷逾期甚至坏账的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等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关键在于对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等进行授信,一旦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链条的资金发生中断,那么金融机构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信用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的主要风险。

供应链业务模式的出现大大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完善了中企业融资模式。然后由于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出现了产能极度过剩的情况,大量的钢铁、水泥企业难以为继,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大量企业破产,从而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出现信用风险危机。而金融机构也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融资行业进行了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开展。

另外,有一部分具备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的信贷,可能会提交虚假的财务信息,这样也增加了违约风险的概率。

供应链风险的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设计,实际上可以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然后由于中间环节设计企业过多,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很难审核企业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还可能将信用风险转换成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的结构设计,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第一还款来源完全独立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而这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业务当中,经常出现企业的信用风险渗透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情况,操作制度不完善将直接影响第一还款来源的效力。

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和物流公司两方面。从银行层面来说,由于银行的操作人员受到从业规范的约束,供应链金融的银行操作风险相对较小。而物流公司属于第三方服务方,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一般操作风险大多来自物流公司层面。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特别是涉及质押品的模式,出于专业化管理的考虑,银行会把质押物进行外包,交给物流公司进行监管。然而,这种方式也会导致银行不能有效掌握质押物动态。从物流公司方面来看,由于监管质押物属于受托业务,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由于一些企业急于融资,可能会出现企业与物流公司勾结,物流公司会在未经过银行允许的情况下,处理质押物,出具虚假仓单等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物流公司方面的操作风险。

三、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如何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建立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对于完善商业银行的风控体系意义巨大。针对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类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

(一)重点监控核心企业的贸易情况

由于外部环境变幻无常,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又较弱。所以监管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就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会存在无法有效辨别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一旦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前提不存在,那么银行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在大数据、区块链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将金融科技融入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回溯的特征,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应收账款的确权,从而保证贸易情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在保证自偿性的基础上,可以规避外部风险发生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冲击。

(二)加强供应链授信综合管理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对核心企业以及其上下游企业各个交易主体开展的综合授信业务。

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加强供应链授信综合管理,结合业务情况对授信企业和关联企业等主体进行整体评估。首先,需要规范授信前的尽职调查工作。保证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严格遵循实地貂蝉的原则,认真合适贸易交易的情况。另外需要加强核心企业的授信准入管理。避免核心企业经营风险向上下游企业传递。

(三)加强操作风险的监督管理

操作风险的主要来源为物流公司,所以需要对合作的物流公司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与物流公司签订契约,规范物流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在质押物的出库、入库方面做好详细规定,避免物流公司违规操作。

首先可以选择知名度高、资信良好的物流公司合作。并定期对合作的物流方进行价差,重点监管物流公司对质押物的管理,手续是否齐全、流程是否规范,对于不符合规范的物流方,需要及时督促整改。另外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抵押物的动态管理,一方面需要选择价值稳定、易储存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实时监控抵押物的价值变动情况,派驻专人盯市,有效防范质押物的价值变动风险。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电子化建设,减少业务操作对人工的依赖,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信用风险供应链
油气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管理:从理论到实务》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