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20-01-19王飞飞山西建投集团装饰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25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理论管理

王飞飞 山西建投集团装饰有限公司

一、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1)传统的财务会计基本都可归纳于报账型会计的范畴,主要功能在于为债权人、投资者、政府主管部门等解释信息或者提供信息。而管理会计则不然,不仅可全面地向企业提供管理信息,而且还可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决策过程中,以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管理的目的。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较大程度地对会计学科内容予以丰富,并且还对传统会计的潜在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予以扩展,让现代会计焕发出更强的适应性与更好的应用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组成内容。

(2)基于时间层面而言,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数据是通过财务会计来进行反映,而管理会计则负责为企业制定出一系列未来目标(包括财务评价指标、预算指标、标准成本指标等),对管理信息进行实时的捕捉与呈报,并且还能够以直接的方式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控制过程中。基于会计报告的内容而言,财务会计仅仅只分析企业的存货成本、收入、利润等,而管理会计则不会局限于会计原则的限制,能够对企业的各项情况都真实反映出来。若企业只有财务会计,而无管理会计,那么其财务管理工作必然很难有效影响到具体的施工管理。唯有将管理会计的职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发挥,才可让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的管理核心;换而言之,管理会计实质上也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左右手,无论是在提高企业经济利润,还是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方面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若想获胜,那么就务必要将管理会计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便取得较佳的管理效益。

二、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要性及结构

(一)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要性

管理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的认识,是建立在管理会计实践的基础之上,并且用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涵盖了管理会计方法、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本质、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等。通常而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深入,直接影响到该门学科是否能够走向成熟;只有健全完整的理论,才可用于对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管理会计的应用性、实践性均较强,属于现代会计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无论是方法体系,还是内容均远远还没有达到成熟定型的效果,这也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之所以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情况。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内部经济核算制还没有得到升华与提升,故我国管理会计理论难以取得创新与提高,基本以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为主。正是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在理论方面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层次较低,基本处于“零打碎敲”的情况,虽然也融入了责任会计、成本控制、决策分析等一系列方法,但仍然未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其实践效果之所以能够被业界所认可,那么说明这些管理会计实践的背后还是有真知灼见来作为支撑与指导,若能够将其予以系统化的提炼与归纳,那么必将会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既是管理会计学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又是管理会计实践的迫切需要。截至到目前,我国基本已经全部消化掉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是时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二)管理会计理论结构

通常而言,管理会计理论的结构可分别用横向描述方法和纵向描述方法,其中,横向是指管理会计理论的各种构成要素;而纵向则是指管理会计理论的各个层次。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的层次而言,笔者建议可将其分为方法论层次与基本理论层次。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实践进行最本质的理论概括,既会对管理会计实践的总体规定进行研究,又会对管理会计实践的各个要素规定进行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言,管理会计实践的要素通常会包括:管理会计实践结果、实践手段、实践主体、实践规则、实践客体、实践目的等,其中,管理会计实践结果是指管理会计的相关信息及报告,实践手段是指一系列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方法,实践主体是指各位参与到管理会计的人员,实践规则是指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实践客体是指管理会计对象,实践目的是指管理会计的根本目标。

管理会计方法论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技术性理论与方法性理论,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从目前来看,管理会计业已形成了规范化的倾向,故可将管理会计方法论层次作为评价、制约与引导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依据;而对管理会计方法论进行进一步细化,那么可细化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具体方法、一般方法论、技术基础、扩展方法论。

在对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进行建立健全的过程中,务必要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脉搏予以妥善把握,管理会计理论结构通常会受到管理会计发展情况的较大影响,特别是会在理论要素的具体内容予以表现。从目前来看,管理会计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中已经出现了自动化、低存货、高质量、信息化等多种发展趋势,所以,管理会计的具体方法与具体内容也要顺势而变,不断补充、不断调整,而且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也就会更多地面向于高附加值产业与信息产业,而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流通产业与制造产业,这样一来,企业管理理论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均可归纳整理到管理会计的范畴中来。无论是管理会计的结构构建,还是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均要对这种发展趋势予以妥善把握。

三、中国管理会计实践

中国自1979年开始引入管理会计以来,企业界及会计界都对管理会计予以了高度重视,使之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市首都钢铁公司推出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制、宝钢全面预算管理制等等均是中国管理会计的典型实践案例。即便是管理会计新宠——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也先后在中国会计行业轮番应用,也取得了较多的典型实践案例,但令人遗憾的是,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一直以来却未取得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第一,管理会计体系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状态,特别是在理论体系方面还存在着欠缺,会让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均会受到局限于困扰;再加上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这些因素都导致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效果较差。

第二,观念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长期以来都漠视管理意识。究其根本,会计的本质是管理,但企业管理层却在实践活动中将会计仅仅只视为一种报账工具、算账工具、记账工具,导致“会计”与“管理”之间严重不融合,这样一来,无疑就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造成阻碍。尤其是体现在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地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其应用管理会计的频率少之甚少。

第三,会计人员素质低。管理会计在实践活动中的贯彻实施,根本还是在于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实践效果,需要通过专业的会计人员来将管理会计理论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管理环节,它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能够同时具备运筹学、财务管理学、理财学、会计学等多方面知识。现实中很多会计人员还并未具备这种能力,这也就导致我国管理会计实践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四,由于绝大多数企业都缺乏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导致在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问题多多。例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者将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责任制与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会计视为一体,认为有效的成本控制应该是以标准成本为目标控制现行成本。有鉴于此,务必要转变观念和意识不再采用以全部成本法编制的会计报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与分析,而采用以变动成本法编制的会计报表,并且对零库存制予以辩证式地看待,而目标销售价格应该尽量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需要。

因此企业管理层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来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会计人员,并从企业内部入手,通过改进现有人才流动管理模式之不足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自我价值,或邀请专家到企业培训,或将会计人员送到高等院校学习相关管理会计的课程,让他们能够对最新、最好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掌握,为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储备后备人才。

大量的实践表明: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管理会计的运行基础是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管理层,主要用于管理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管理会计已经成为整个工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关键点,企业很有必要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建立健全,使之能够更好地融入管理会计操作框架中。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理论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