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视角
2020-01-19张楠楠乔香兰
张楠楠, 乔香兰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信息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依据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制定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其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为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更有效的提升创新能力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一般来说,除课堂教育以外的学校教育统称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校园内外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学科竞赛、校外的社会实践、校内的科研训练、模拟社会实训活动等诸多形式。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活动模式不同,它源于教育的需要,力求通过实践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是高校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改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关键,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与学生个性化思维模式相结合,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使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
一、第二课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将第二课堂视为高校教育的辅助,仅仅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机补充,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更注重开放性、互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实际情况的不同对内容进行调整,高校通过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参与到实践中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然而,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第二课堂在教育中的优越性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某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课程体系,例如,警察类院校课程、工科类院校课程、艺术设计类院校课程等。在由高校进行总体设计的前提下,学生如果仅从第一课堂教育中进行被动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因此打破第二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成为大势所趋。
二、第二课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存在目标冲突
第二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活动。尽管每年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时间相冲突,如果想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其中,学生容易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在比赛的前期大部分学生会投入较高的热情,但到了中后期阶段,尤其是当比赛时间与考试时间发生冲突时,大部分学生的热情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实际效果。有些学生在参与比赛后发现第二课堂与自身所学知识的结合程度不高,不仅没有促进成绩的提高,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这也影响了以后再次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
(二)高校管理者对第二课堂的地位认识不足
长久以来,作为教育方案设计者的高校将第二课堂作为调剂学生业余生活的补充,而不是把第二课堂放在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第二课堂地位尴尬,甚至可有可无,很少有高校专门对每学年开展第二课堂制定专门的计划,促进学生有序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在实施部门、管理部门、评价部门都出现各行其责、各自为政的现象,忽视了二者之间有机协调的关系,很难用统一的发展思路和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专业理论与创新实践的统筹安排。
(三)教师对第二课堂的作用理解不深刻
大部分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第二课堂的深层次教育含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目前,高校的第二课堂教育主要由团委、学生处、宣传部的工作者组织实施,在学生报名、参加实践、结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中,专业教师不能及时掌握信息,有些专业教师即使参与其中,但由于课时安排、日常工作、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时间冲突,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此外,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阶段,由于自身的认识不足和能力缺陷,造成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逐年下降,这就影响了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使第二课堂变成片段性的活动,缺乏整体关联性,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有限
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相较于显性成果而言,隐性能力的提高往往更大。例如,学生在参加课外实践或科研训练等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设定的目标,必然要投入精力与团队共同进行自主学习,这一过程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提供了帮助,并能使大学生增强组织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却很难从表象上得以体现,这也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参与度。
(五)实施效果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的实施效果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一般仅由评委对成果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对第二课堂实施的过程缺乏有效的衡量,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表现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不能被真实的反映出来,没有系统化的保障措施对第二课堂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评价,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导向容易导致学生的投机行为,也影响到了学生全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工作量和教学内容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不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高校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策略
(一)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联系
第二课堂可以使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得以延伸,打破原有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固有模式,将实践场所拓展到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兴产业园区等,并延长实践环节的时间。学生除了课堂环节的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或项目创新才能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工科专业、艺术类专业等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可以考虑用第二课堂的成果替代原有的考核形式或设定权重作为综合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将第二课堂放在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设置应做到目标一致、内容交叉、形式互补、时间协调。[1]
(二)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管理体系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可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应达到一定分值才准予毕业,各个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至少选择一门与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明确该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联系。在认定学分时,应将第二课堂作为相对独立的学分体系予以体现,可由学生工作部、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活动,由学院认定成绩。此外,可成立专门委员会对第二课堂进行系统管理,由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委员,依据不同类别的第二课堂形式赋予不同学分,为不同考核结果的级别评分,对于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依据发表论文的级别进行评分,而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则采用指标系统的方法进行综合考量。
(三)激励教师在第二课堂发挥作用
高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第二课堂的学分情况、学生获奖情况、评价体系的考核结果、教师讲座、辅导情况等为指导教师进行核定工作量,相应地减免教师科研工作量并发放津贴。[2]一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更加熟悉,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培养内容加以设计,强化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为第二课堂的建设发挥作用,例如,促进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产学研一体化逐渐深入并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形成技术创新体系,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从职称评定、培训计划、年度考核、经费开支等政策上对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予以支持,保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3]
(四)建立服务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平台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以学生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第二课堂的设计要突出个性化、灵活性、开放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去解决问题。大学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还比较模糊,可以实行科研导师制度,通过鼓励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这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科研的全过程,学期末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予以成绩的认定。考虑到大学生对于将来就业的需求,建立创业项目孵化平台,通过学校平台、指导老师、社会多方资源可以对学生持续提供专业知识和资金的帮助,使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以持续发展,并在上学期间就有机会孵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4]进而帮助其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
(五)创建第二课堂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可以从多角度评价第二课堂实施的效果,根据高校学科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原则,打破以往唯奖项论的思维定式,力求通过指标全面评价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5]例如,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多样化程度指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教师满意度指标、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积极度指标、学生第二课堂所用知识与所学专业关联度指标等,通过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该体系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既避免了高分低能,也通过记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为用人单位筛选人才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