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素可泰开放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其启示
2020-01-19黄静茵
黄静茵
(华南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缘起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全球掀起了设立开放大学的热潮,泰国素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Sukhothai Thammathirat Open University,以下简称STOU)就是其中一所令人瞩目的开放大学。在40多年的发展中,STOU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泰国特色。由于其地理位置、国情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并且我国开放大学正处于转型发展、探索建设时期,通过探析STOU特色化发展三个时期的影响因素及其所采取的措施,能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国际经验,更好地促进其特色化发展。
一、STOU特色化发展的进程
STOU于1978年创建,其特色化发展进程经历了起步适应、冲击融合和稳步探索三大时期,这三大时期是国际背景、泰国政府、社会和泰国大学在时光演变中由于各种因素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足迹。
(一)起步适应时期
STOU的特色化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保有明显的西方特色。二战后,泰国掀起“经济救国”浪潮,国内经济步入恢复和发展时期,为其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60年代以来,泰国适龄人口激增,传统高校无法满足国内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中端人才的强烈需求。1978年,在本土需求和国际潮流推动下,泰国参考英国开放大学建立了STOU。建校之初,学校在法律保障、课程目标、教学管理、学习服务等方面都与英国开放大学非常相似。此外,泰国还善于立足本国国情参考其他西方国家的经验,如建设发达的通讯和邮政体系,转型其高等教育体制进入电视广播大学时代。英国学者沃特森曾评论:“泰国人…只要觉得有必要他们就会顺应、修正和吸收外国思想、习俗。在教育上同样如此…他们会尝试各种观念、经验,不管它们源自哪里…。”[1]
(二)冲击融合时期
20世纪90年代,泰国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国内外的动荡冲击促使STOU切实从本地出发,更多与周边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缅甸等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发展上融合了东南亚区域特色。
由于STOU之前全面参考英国开放大学模式,导致大学课程渐渐与泰国实际社会需求相脱离,入学率和学生就业率都不理想。同时,泰国又发生了政治和经济危机,这些都使得STOU重新审视其办学和管理情况,并全面开发远程教育功能,提高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此时,开放大学一方面加强课程开发、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考试管理,另一方面也真正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走出自身特色道路。任何一所新型的院校,其发展过程中最深远的影响来自于周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期望值和文化生态。[2]泰国政府将合作交流的目光放在与自身国情相似的周边国家上,思考如何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办好开放大学,这比单纯参考西方经验更能够给STOU带来活力和启示。
(三)稳步探索时期
21世纪初,STOU已经形成参考其他国家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紧跟国家政策的特色化发展模式,英国开放大学的色彩已经逐渐淡化,进入了泰国特色的稳步探索时期。
在政治经济上,泰国政府此时正在着手国家产业转型,为了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推行“泰国4.0战略”,要求大学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对STOU自身而言,由于受到公立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社会民营组织机构进入远程教育市场等因素影响,学生注册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美国开放大学的倒闭也引发了STOU的思考,逐渐摸索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一是继续吸取国际上成功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二是注重区域合作发展,以提高面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三是结合本国政策,保持一贯的高质量口碑,最终目的是探索自身泰国特色,成为世界一流的开放大学。
二、STOU特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STOU作为东南亚第一所开放大学,其特色化发展与国际环境、泰国政府、大学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主要受国际形势变动、国内需求变化、大学职能新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形势变动
20世纪70年代,泰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教育相对滞后,特别是高等教育亟待改革。此时,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泰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新出路,STOU作为东南亚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应运而生。STOU成立初期,提高了泰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78年的3.3%猛增到1980年的15.8%,使泰国高等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跃进式步入大众化阶段。然而到了90年代,国际经济危机扰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化教育全球化,加上套用英国开放大学模式的美国开放大学的失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STOU调整政策开始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发展迅猛,泰国意识到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相继组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和东南亚开放大学联盟,真正从区域发展角度走出STOU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19年1月,STOU与30多所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推进海外教学服务,在新加坡等地设立办学中心,为当地泰国工作者和泰裔人员提供海外学历教育服务。[3]
(二)国内需求变化
泰国教育以自上而下的管理为主,可以说STOU特色化发展与国内政策演变有着深厚渊源。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量中学毕业生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市场中高端人才紧缺、公立高校录取人数有限等原因,STOU成立之初的目标便是为社会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开发各层次人力资源。20世纪80年代后期,STOU不再单纯追求入学率,而是转向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方面,发展方针主要是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如法律课程、农业经营类课程、农业技术类课程等。[4]1997年,泰国完成第七个教育发展规划,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遭受重创,政府决心改革教育,走科教兴国道路。STOU开始逐步转向自负盈亏的运作方式,注重科学研究。21世纪初,泰国政府重视科技和国家转型,推行“泰国4.0战略”,发展智慧型产业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时期的STOU生源下降,注册人数从2016年的172,984人下降到2018年的64,205人,同时互联网迅速发展,开放大学进入第四代远程教育,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育,通过线上授课,学员能随时随地上课,大大降低了人均成本,学校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STOU的目标开始由培养一般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培养一般人才与高级人才相结合的模式过渡,从而拓宽人才培养的范围和层次,这也是世界远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5]
(三)大学职能和形式的新发展
STOU的创建和发展与新形式大学的出现、大学社会服务新职能以及20世纪90年代大学自主自治的国际呼声密切相关。
70年代初,瓦格纳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个案开展远程教育系统的成本分析,得出远程开放大学具有比传统大学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结论,这令英国开放大学成为远程教育院校研究的焦点。[6]这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保证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又低于常规大学的新型大学很快引起了泰国政府的注意。泰国作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力尚在恢复之中,同时国内人口激增,政府面临着高等教育入学问题,开放大学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1978年,政府决定采用这一新兴大学模式,创办STOU。进入90年代,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发展,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封闭体制,在高等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7]这也直接影响了STOU的发展,大学注重加强与社区、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合作。2000年前后,大学自主自治化成为国际潮流,STOU的自主化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自主自治要求STOU自身进行转型,政府干预大大减少,更有利于大学走出自身特色发展之路。对远程开放大学自治地位的承认意味着远程开放大学不再是传统大学的附属品,更重要的是使远程教育在许多国家的教育系统中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确立下来。总之,STOU自主自治化的探索是泰国特色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了STOU的办学特色和自我发展定位。
三、STOU特色化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宏观政策引导,指明“泰国特色”发展方向
泰国教育历来由政府主导,STOU在发展中一直紧跟国内政策不断调整办学目标。20世纪70年代,泰国政府为了满足国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创办STOU,其办学目标之一是为民众提供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显示开放大学确实为国家做出了贡献。80年代,泰国政府在第五个高等教育“五年发展计划纲要”中特别强调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均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STOU因此面向警察、工程技术、医学等行业大力开办职业教育项目,最大限度开发国内人力资源,以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90年代,面对全球化发展,泰国政府意识到人才与科技的重要性,主张科教兴国,提高公民素质以应对挑战,此时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成为STOU的首要目标。
21世纪初,由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泰国政府颁布《国家教育法》,其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全民终身教育,国家致力于社区学习资源开发,构建学习网络。2007年,泰国第2个十五年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实行“学分银行制”和“终身学习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大使命。2016年,泰国政府的“泰国4.0战略”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融合。这些政策主动将开放大学的功能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无疑提高了泰国开放大学地位。
正是凭借着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为泰国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在普及高等教育、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STOU才能始终得到政府的政治支持和财政资助,在国内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限生机。
(二)坚守教育高质量目标,奠定“泰国特色”发展基础
高质量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STOU以其高质量著称,这与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教育运作管理、质量监测评估、政府和民众的态度等息息相关,奠定了STOU泰国特色发展的基础。
STOU成立之初就根据《皇家宪章》制定了《素可泰开放大学法》,不仅使大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和政府层面的重视,还使得高质量办学目标成为必须遵循的法律要求。在课程和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STOU教学管理模式,在调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先进课程,确定教学计划,制作教学包,选择传播方式并提供评价和后期的服务。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泰国开放大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将国内需求和国外技术相结合,同时保证课程质量。在STOU建校五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选中STOU领导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合作项目,这是国际社会对STOU教育模式的肯定。在质量监测评估方面,STOU一向以严格著称。1977年,STOU根据泰国大学部的政策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在大学中设立了校级、学院级、中心级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2001年,STOU成立教育质量保证协调中心,中心成员必须经过专业课程培训并通过实践训练以保证能具备评估教学质量的能力。同时,成员还必须能完成各种教学质量审计与评估的任务。
虽然STOU对教育高质量目标的追求会导致毕业率降低,但正因其含金量高,相比其他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没有任何的劣势,也正是因为其坚守高质量目标,民众对于开放大学有很强的认同感,政府、皇室、社会都重视开放大学的发展,这种重视反过来肯定了大学高质量目标的正确性,这是STOU能够在泰国社会持续生存的基础,是其能够不断探索自身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根本。
(三)传承国内传统文化,保持“泰国特色”发展内核
任何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扎根本土传统文化以向下生长厚积薄发,吸取国外优秀文化以向上生长博采众长,这样才能在全球诸多大学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STOU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对本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是其“泰国特色”发展的内核。
佛教在泰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深深地融入了泰国人的日常生活,对泰国远程开放教育也产生了影响,最直接可见的是将佛塔作为STOU的图标,素可泰是拉玛七世国王的称号,这一称号代表着国王皇室对开放大学的重视,对大学来说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1997年,泰国将本土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写入国家宪法和国家教育法,STOU的办学目标之一明确表明要维护、促进和发展泰国的艺术和文化。开放大学不仅积极吸取国外经验,同时也非常重视泰国文化输出,STOU一个重要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就是向对泰国感兴趣的人提供学习泰语的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大量有关于泰语和泰国文化资源的网站供学习者使用。STOU的领导者在大学的后续发展中始终坚持在大学方方面面渗透泰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这使STOU始终保持自身生命力。[8]
(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宽“泰国特色”发展视野
STOU成立之初就积极与英国开放大学进行交流,90年代组建国际化发展委员会、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东南亚开放大学联盟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全球各开放大学开展院校合作研究项目、跨国跨校师生互换、资源平台建设和开办跨国教育等活动。21世纪初,STOU积极参与全球开放资源运动和MOOC建设,通过加入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 Learn开放教育资源平台、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资源平台以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高校参与的开放课件联盟等教育资源,分享英国开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国外不同高校的开放教育资源及MOOC课程。[9]
STOU的国际合作交流除了积极学习他国优秀经验,还重视将自身优势向外展示,为其他国家人民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早在2004年,在大湄公河分区虚拟大学项目中,STOU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向中国、柬埔寨等国人民提供了获得教育证书和学历的机会。2015年组建的东盟共同体更是为STOU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泰国的开放远程教育处于东盟教育的优势地位,通过东盟一体化建设不仅能够传播STOU优秀办学经验,开拓新的教育市场,还能够在他国学习STOU模式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探讨,激发创新发展意识,促进STOU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启示
(一)强化政府对开放大学的重视
我国开放大学同STOU一样是政府下属的教育机构,要走出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道路,需要国家充分重视、肯定开放大学的价值,开放大学则需要紧跟国家顶层设计,同时从本区域本校实际出发建设特色突出的开放大学。
首先,要从国家层面肯定我国开放大学的重要地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的社会发展潮流,这些都是以科技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开放大学对传统学习时空限制的突破符合时代发展,是其优势所在,在未来社会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相比STOU建校伊始就制定了《素可泰开放大学法》,我国开放大学迄今为止并未出台专门的开放大学法案,应正式从法律上明确开放大学的地位及办学体制,并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与范畴。[10]其次,国家应该把建设开放大学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在经费和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建设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引导辅助,我国开放大学所出台的政策既要与国家和地区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契合,又要与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实施现状和未来改革要求相协调,同时还应与我国“5+1”所开放大学的发展计划相适应,使之形成一个多元交错的良性开放远程教育系统。
(二)打造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品牌
STOU的高办学质量不仅在东南亚驰名,还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这是STOU赖以生存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的建设归根结底是我国开放大学高标准高质量内在要求的外在表现,需要开放大学明确办学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观,保证各项政策顺利实施。
首先,开放大学应继续关注质量标准问题。无论在技术开发与学习管理标准上,还是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评估标准上,我国的开放大学都应与国际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基本认定的标准相吻合,这样才能增强参与世界教育服务贸易竞争的能力,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体现国际水准的开放远程教育特色品牌。[11]其次,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在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上的优势,打造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品牌。进入21世纪,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和工作要求,大量在职成人无法脱产学习又必须更新知识技能,这将成为我国开放大学新的增长点。我国开放大学应把握好时机,分析中国产业发展特征,在继续教育领域规划探索,确保高办学质量。同时,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走在国际前列,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探索作为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资格框架清单第二卷》,我国开放大学应继续保持优势,打造高质量的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走出中国特色,成为国际典范。
(三)坚定开放大学的文化自信
STOU在40多年的发展中既有对佛教的认同景仰,又有对泰国皇室的信赖尊崇,还有对泰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传承,这使得大学形成了民族自信,颇具泰国特色。我国开放大学要真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充分发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力量,以一种大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影响国际开放大学。在建校初期,树立办好开放大学的自信心,发现问题并迎接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可借鉴泰国的成功经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开放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机制,让每一个参与到中国开放大学中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同时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这是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有效途径。
(四)深化开放大学的国际交流
STOU积极进行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包括与国外大学或机构合作、招收国外专家和国际学生、师生交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这些做法直接促进了STOU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国家开放大学获得国际开放远程教育理事会的“杰出机构奖”。截至2019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在赞比亚、坦桑尼亚已经建立海外学习中心。[12]但是,我国开放大学在国际交流战略的顶层设计、国际合作交流策略的丰富性和国际交流的支持与保障等方面仍然有许多进步空间。除了吸收他国优秀经验外,还应积极总结办学经验,与国际同行进行评鉴交流,强化中国开放大学传统与特色,以促进我国开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