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0-01-19张杰河南省鹤壁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管理处

环球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核算

张杰 河南省鹤壁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管理处

当前,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于深化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会计集中核算在事业单位中全面实施,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内容及环节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更高地管理要求。实质上,会计集中核算旨在强化监督管理,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中,扎牢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建设。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符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需求,更是进一步落实监督管理,促进财务公开、透明的重要保障。

一、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现如今,国家不断加大对事业单位等的拨款力度,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关注也不断加强,进一步推动促进国家公共事业的发展。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事业单位的实施意味着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设置会计单位与出纳单位,取而代之的是将单位各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上报给核算中心,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制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必须要经过核算中心审批,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能够发追应有的作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显得至关重要。

(二)加强会计监督,一定程度上防止贪污腐败行为

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事业单位的贯彻落实使得会计核算部门比之前更加独立,它规定各部门依据相关凭证进行单独管理,单位内部之间的依附关系减弱,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而使得审计监督部门对会计信息的检查更加便捷。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行使得事业单位在国家资金的使用上更加严谨,对于事业单位的弄虚作假行为作出了更高的规范,增加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以及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贪污腐败行为。

(三)有利于财政预算改革

与传统的核算方式相比较,事业单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流向,并对于财政资金的流向做出一定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予以严格的监督审查,更加充分地发挥了预算在财政方面的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制与之前的制度相比较,直接改变之前事业单位在管理层面出现的不足与弊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为基础,把单位中各部门的开支项目经过核算中心审批并入账,不仅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公正使用,而且大大地促进了财政资金的严格预算执行。

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整合不足

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会计集中核算,这使得核算工作的复杂性较高,导致会计核算中心难以开展有效的资产管理,比如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或者核算等。这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与资产管理二者之间确有有效的整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事业单位的资产发生变动,会计核算中心难以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因此使得会计核算中心的账目中不能体现出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导致账目与实际不符,这必将会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进而给会计集中核算造成不利影响。

(二)准确性不足

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运用,虽然可以对规避财务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事业单位,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核算人员难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财务报表或者单位保障等账目工作之上。除此之外,会计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之间并无从属关系,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计核算人员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全面掌握其资金往来状况与具体的业务支出情况等,在进行审核过程中,缺乏对事业单位财务实际情况的监督,进而会给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其准确性不足。

(三)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联系不够紧密,影响管理质量

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实施需要在资产管理的构建中提高资产管理质量。但是,从实际来看,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中,与资产管理联系不够紧密,对集中核算管理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在资产、实物等管理中,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容易弱化会计管理职能,对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造成影响。

三、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策略

(一)突出会计集中核算的地位

会计集中核算是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进行的调整,财务核算工作与管理工作共同进行,核算数据为管理提供科学的财务信息,监督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防止单位内的不合理开支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要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地位,首先要在单位内部对会计集中核算进行宣传,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提高相关财务人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其次,对事业单位领导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其意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单位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要在资金核算的过程中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每个部门积极配合财务核算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在单位内部的地位,有利于会计集中核算在事业单位内的推行。

(二)提高预算编报和绩效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相关定员定额标准,全面考虑可能使用的预算支出科目,使预算编制精细化。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不断的扩展原有的预算管理范畴,充分调动单位后勤、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工作中的积极性。对项目预算实施可行性研究,优化经费配置,杜绝由不合理的预算编制造成的预算执行问题。同时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使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集中核算机构在接到报销申请时,应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指标执行,对于与预算不一致的不合理开支,应该拒绝支付。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制定明确的开支标准,核算中心应该在事业单位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之后,在项目资金等财务事务的审批方面严格遵照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标准,有效地避免再出现实际费用支出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只有这样,财政预算的有效执行才能得到一定的保证。另外,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完善还要防止权责分配不清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尤其要求对核算中心在核算工作中的法律责任给予明确,这样就能够保证出现账目问题时,能找到人出来负责,而且有利于加强从基层报账员到核算人员的职业操守。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应当对于监督审查机制作出完善,比如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将内部工作交由外部广泛监督,真正做到会计信息公开透明。

(四)加快人才培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面对新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要注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这是保障财务管理需求,高质量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力保障。(1)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对新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深入了解,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2)做好专业能力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3)要强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招录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财会人才,能够对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财务管理能力水平出发,通过人才培养建设,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规范化会计核算工作,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一方面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发票认真审核,确保上述单位业务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化会计核算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对各核算单位的业务有相应的了解,以此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基于以上,在进行会计核算机构财务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对单位中各项收支项目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对各单位上报发票是否真实、是否合法进行准确判断,避免其中存在某些单位上报虚假发票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收入体外循环情况。

四、结束语

新时期下的财务制度改革更加强调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事业单位要转变思想,通过优化内控环境、规范票据管理、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全面落实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在新的改革环境下,要扎牢内控管理工作,在落实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核算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