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2020-01-19安全义
张 巍 王 永 安全义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材选择与开发等方面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升社会认同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但由于高校思政教育长期处于“孤岛困境”,不能盲目地开展课堂思政工作,应从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理论依据,以及工作开展的原则与思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才能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理论依据
从实现性层面看,高校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其时效性提出的。但从教育的根本性质层面看,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源在于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以及促进思政课程改革三方面。
1.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一定复杂性
意识形态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集合,包括价值观、观念、观点、情感、态度,以及信仰等方面。意识形态教育通过与外在化的课堂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1]。由于“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会生存的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象、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2]因此,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极高的复杂性。一方面,要将阶级利益上升为社会利益,提升人们思想的普世性,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秩序;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向大学生灌输主流思想观念,以此统摄与控制其他多元化观念与复杂思想。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每一门课程都可以看作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依托与载体,若想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则必须通过课程教学建立起“与社会活动或政治规划相关的思想体系和信念体系。”[3]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营造有利于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正向、积极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为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奠定思想基础[4];另一方面,使各门课程相互合作、协同教学,共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利用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以及情感激励磨练学生意志、促进价值观的形成,提升自我内化与整合的能力。
2.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确立
20世纪60年代,以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青年,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说明从本质上看,我国教育事业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始终为“铸育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灵魂”这一目的服务。因此,意识形态教育不是某一门课程的责任与任务,而是所有课程、所有教育活动的共同任务与使命。因此,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是不够的,应构建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其他选修课与必修课为基础、以日常教育管理与实践活动为外延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各类课程都起关键作用,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起直接影响,如果各类课程能够与思政课程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5]。
3.思政课程的改革与持续发展
协同育人教育观念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长期探索与思考、伴随着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持续发展应运而生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创了将思政教育与整体教育相结合的先河。在这一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专业课程之中,从不同专业、不同维度、不同领域探索与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主要在于对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理论困境与实践问题进行解答;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主要在于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学技术革新中的新发展与创新。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编入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相关教材之中,并将哲学与社会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进行尝试[6]。提出哲学与社会学肩负着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方向与政治立场、提升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平的重要使命。
第三阶段,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政课程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7]明确提出高校所有课程都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积极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方面育人、全过程育人,最终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原则与思路
1.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原则
第一,政治性原则。政治性原则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原则,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理念[8]。积极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运用党的新理论、新观点引导大学生认清中国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第二,同向同行原则。同向同行原则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即在同一目标下坚持各个要素在行动与标准上达成一致。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育人,因此,高校应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把握学生思想动向,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
第三,实事求是原则。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新的发展形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使课堂思政在现代化教育中“活”起来。现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均为“95后”和“00后”,这类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事件与负面思想的影响[9]。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工具、新技术开展思政教育,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针对性。
2.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思路
第一,科学选择课程。在对课程思政实施对象的选择上不能盲目挑选,也不能不假思索地全选,应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取舍,首先以核心专业课和基础课为主,其次由各个专业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与教师情况从优筛选。
第二,明晰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契合点。课程思政的教学关键在于探索与寻找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进行隐性教学,实现知识技术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10]。
第三,突出课堂思政的重点。由于每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数量不统一,因此,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思路上应突出重点课程,以与思政教育内在契合度最高、思政教育元素最多的课程为工作重点。
第四,重视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包括教学标准、内容、原则,以及教材选择、教师考核等多方面,在制定相关标准与制度时,要充分考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则与内容,确保课程思政系统各个环节与要素有机配合、协同发展,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措施
1.健全协同育人的系统整合
协同育人系统整合主要包含三方面,即理论层面的系统整合、结构层面的系统整合,以及创新层面的系统整合。
第一,理论层面的系统整合。由于学科的不同,各类课程对待自然与社会的角度也千差万别,但无论是自然科学类学科,还是社会科学类学科,都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认识与观念[11]。因此,高校应在“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下,对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发现其他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与创新,以此实现理论层面的整合。
第二,结构层面的系统整合。高校应注重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在结构上的逻辑性,使各类课程共同构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课程思政教学新空间。在教师团队结构上,促进思政教师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并明确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层面进行结构优化与整合。
第三,创新层面的系统整合。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将目前学界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运用到课堂之中,以此为案例融合相关思政理论进行教学,从而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学生头脑,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互动,从各个维度实施协同育人。
2.实现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
第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作用。一方面,高校应提升思政课程专业程度,分析目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之中[12];另一方面,注重思政课程的时代性,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以先进思想理论指导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一方面,实现思政教育在各门课程的全面渗透,从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艺术修养课程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思维教育课程,实现课堂思政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全面化;另一方面,实现思政教育在实践环节的全面渗透,通过高校组织的参观、游览、游学、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提升对社会的认同感。
3.推动教育机制三维共进
第一,顶层设计维度。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以及学科规划的统一[13]。因此,高校应树立大局观念,由校党委统一领导。一方面,探索各类课程与思想教育的联系点;另一方面,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监督与反馈,并及时调整相关环节。
第二,制度维度。高校应制定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制度,例如,备课制度、教师管理与考核制度、教材选用制度等,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有制度可依,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示范课程,将其推广。
第三,评价维度。在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上构建相关评价机制,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考评,并将其与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奖金绩效等挂钩,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