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路径研究
2020-01-19赵宏瑞
赵宏瑞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休息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宿舍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维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更关系到整个校园的稳定。加强和改进学生宿舍管理,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导向作用,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优秀的人格;才能维护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1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
宿舍管理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勤改革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大学生宿舍环境日益优化,宿舍集住宿、娱乐、学习等功能为一体,是大学生的重要活动空间,宿舍的意识形态环境是校园教育环境的一部分,营造健康、活泼、文明的宿舍生活氛围对于校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阶段,学生宿舍管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宿舍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深化平安宿舍建设,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宿舍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创建安全和谐宿舍。
1.1 有助于构建以宿舍为载体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高校学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班集体、党团组织建设以及奖助贷勤补免、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高校应改变传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做到因时而异,顺势而为。现阶段宿舍的作用尤其凸显,应切实加强宿舍管理,打造形式多样的、以宿舍为载体的学生工作体系。如以宿舍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提升宿舍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展网络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宿舍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开展歌唱比赛、漫画大赛、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宿舍平台开展组织建设、相互交流,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1.2 有助于构建以宿舍为阵地的校园育人平台
高校应引导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学生宿舍精神生活,引导学生在宿舍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哲学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多收听收看新闻联播,多登陆“学习强国”平台,多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用先进典型激励自己;引导宿舍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提升网络素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宿舍与在校学生的关系十分紧密,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宿舍管理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应运用宿舍管理开展教育以实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一,发挥宿舍育人功能,打造全新校园育人平台。
1.3 有助于构建以“审美育人”为导向的宿舍管理新面貌
高校应弘扬宿舍特色文化,凸显管理亮点,探索宿舍文化管理新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宿舍美育活动,以德育与美育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宿舍管理项目,打造“美育空间”文化长廊,实施美育工程,规划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重点,打造文化长廊、学生之家、生活技能训练基地、人际交往训练基地、文体活动室,提升宿舍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底蕴,通过美化宿舍环境,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宿舍成为熏陶学生身心的温馨家园。宿舍大厅可放置绿色植物,悬挂学生优秀绘画作品,通过这些细小的举措,打造“审美育人” 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居住氛围。此外还应完善宿舍服务设施,在宿舍大厅设置不同功能区,如运动区、借阅区、自助服务区等,引导学生安全有序地选择自己参与的项目。
2 学生宿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宿舍留宿他人或到其他学生宿舍住宿,无视宿舍纪律,忽视宿舍安全;有些学生在宿舍内喧哗起哄,扰乱宿舍学习秩序;有些学生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规使用各种大功率电器、私拉电线、在宿舍抽烟、养宠物、从事商业活动等;还有些学生高空抛扔垃圾,引起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以上这些都表明部分学生安全意识匮乏,违反安全要求,高校应通过教育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2 学生自律意识缺乏
在宿舍时,部分学生会感到过于放松,以至于失去自我管理意识,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2],他们把时间浪费在串门、打游戏、睡觉等事情上面,互相之间的交流减少,沉迷虚拟世界,无心参加在线学习课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此外,宿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有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不爱护宿舍公共设施,不重视个人卫生,导致宿舍卫生状况较差,急需改善。这些都表明学生缺乏自律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因此,必须将宿舍管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 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面临新挑战
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如果没有及时建立起来,适应性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宿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外界很多因素都成为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起源,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失控”现象,给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学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大学生情绪问题之一是抑郁,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由此导致心境悲凉,产生悲观情绪,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情绪问题之二是焦虑,目前学生的焦虑主要是因为学业和就业,这种焦虑来源于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有些学生因为不会调节而感到极度焦虑,甚至影响睡眠;情绪问题之三是情绪失衡,总体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情绪是趋于正向的,但是也有一些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特别是对负面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有些学生由于一时郁闷难以发泄而和宿舍同学产生肢体冲突,导致宿舍关系紧张,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适应性问题尤其凸显。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群体,因求职受挫便心灰意冷、较难振作起来。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仍需提高,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阶段,是高校宿舍管理的重要任务。
3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路径探析
加强宿舍管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宿舍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宿舍管理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作用,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切实提升宿舍管理水平。
3.1 开展卫生整治,杜绝安全隐患
高校应积极开展宿舍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关注学生宿舍管理的消防措施和保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消防隐患,做到安全面前无小事。建立优秀宿舍与问题宿舍资源库,针对问题宿舍不定期检查,将问题反馈给所在班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直至得到改善。高校应深入开展宿舍环境卫生整治,引导学生保持宿舍内卫生整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引导学生勤换洗衣物、勤晒衣被,做好废弃物等垃圾清理,保持早晚通风。同时应重点注意宿舍洗漱台、卫浴区等公共区域的使用,引导学生在宿舍用餐保持安全有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餐厨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宿舍管理中心尤其应严格检查宿舍违规电器,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3.2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高校应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以宿舍为阵地,开展线上主题征文活动、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多种形式的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直播大赛、唱歌比赛、电子科技大赛等活动,开展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实训,引导学生参加 “云上”展览,如在线展览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上好线上思政课,在宿舍中弘扬爱国精神,推动生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此外高校还应以“安全有我,爱舍同行” 为主题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增强大学生热爱宿舍的主人翁意识,应在宿舍管理的同时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优质、高雅、文明的氛围。大学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中,有利于培育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熏陶[3]。以文明宿舍评比为主题开展宿舍文化节,结合学生宿舍日常内务卫生、安全纪律、成员文明行为、文化建设及参与宿舍文化节各项活动的情况进行评审,对安全、卫生、文明的宿舍和个人张榜公布,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在宿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最美宿舍设计大赛、最佳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特长,丰富学生宿舍精神生活。同时,通过网络把学生组织起来,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将学风、文明习惯、品德修养纳入学生考核体系,融入学生宿舍管理中,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型、科研型、素质型文明宿舍,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3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宿舍日常管理
高校应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和宿舍作息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制订《宿舍安全管理手册》,普及科学知识,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引方向,严禁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加大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力度并追究责任,引导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检查、相互约束;建立学生宿舍信息监控网络系统,指定专人负责本宿舍每日定时汇报情况。此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宿舍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寝室长等自治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宿舍党员、干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党建进宿舍是新时期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骨干队伍,发挥学生党员在宿舍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党员在宿舍开展各类有益于成长的学习、文体、公益等活动,定期开展宿舍组织生活会,引导宿舍成员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无形中成为宿舍学生自觉学习的引领者。
3.4 加强心理疏导,掌握学生动态
学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心理健康成为宿舍心理育人工作的重点,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宿舍管理整体部署中,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特别是要注意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宿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多种途径,构建危机预防、积极拓展双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其次,在宿舍管理中心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对宿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学生的监护、转诊、休学、复学制定详细的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再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指导与支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此外,还要建立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互助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管理人员”四级危机干预网络系统,构建以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核心、以辅导员为辅助、以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为基础的团队工作模式,形成整体合力。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调整作息,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迎接校园生活,对各宿舍报告的心理问题学生要重点关注,畅通并公开心理求助途径,向学生公布心理支持热线,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求助。宿舍心理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在各项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氛围。
3.5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鼓励辅导员进宿舍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岗两责制度,对于宿舍的管理者而言,在承担管理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既抓宿舍管理,又抓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宿舍安全隐患和在宿舍的生活需求,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后勤部门、保卫部门齐抓共管,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形成宿舍管理的有效机制与合力。此外,学校要制定工作预案,建立 “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宿舍长”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把控、落实,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不断完善校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系统。“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进宿舍的重要意义,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完善配套制度和设施建设,为辅导员进宿舍铺平道路”,[4]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十分重要,只有深入学生宿舍,才能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各二级学院以及学生工作处,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应认真落实辅导员进宿舍制度,建立辅导员进宿舍日志,认真、详细地做好各项记录,定时定点走访学生宿舍,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动态情况,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加强辅导员进宿舍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安排,明确辅导员进宿舍的组织管理、重点举措、预警与应急等内容,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将辅导员进宿舍工作常态化、机制化。
4 结语
只有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寓教育引导于管理之中,将宿舍管理转变为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才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氛围。宿舍管理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坚持民主管理,尤其要坚持全员共同参与。宿舍管理只有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真正的诉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制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做有“温度”的宿舍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宿舍建成集思想教育、生活训练、习惯养成和文化熏陶于一体的育人阵地[5]。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努力促进宿舍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宿舍管理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