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
2020-01-19刘香菊
刘香菊
(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离不开书香文化建设。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和书香文化建设有直接关系,同样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败也和书香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书香文化建设,对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书香文化建设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面世,但大多局限在校园和班级的书香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对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的研究。本文在以往书香文化建设研究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图书馆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菏泽市为例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书香文化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菏泽市乃至全国的乡村书香文化建设提供资鉴。
一、菏泽市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的意义
书香文化建设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精神食粮、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
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经济振兴离不开书香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书香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需要大批具有现代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掌握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技术,掌握农产品市场营销、电商平台运作和物流网络交易等新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农村干部队伍。书香文化建设是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不竭源泉。书香文化建设能为人们提供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帮助村民学习更多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掌握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科学文化知识不足的现象,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增长发家致富的本领,并物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
(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书籍是人生的营养品,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书香文化建设对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第一,进行书香文化建设,与书籍的“对话”和相融,能使人们领略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文化熏陶和浸润。第二,进行书香文化建设,把读书变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书籍为伴,与知识为友,用书香充实人们心灵、丰富人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腐朽、消极的思想枷锁,抵制不良生活方式,使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三,进行书香文化建设,可以使村民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沐浴优秀文化的恩泽,获得精神哺育和滋润,使人明智、明理,获取人生智慧和启迪,获得打拼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力量,增强奋进向上的动力,提高人生修养,提升人生境界,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三)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灵魂,书香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第一,书香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程度和阅读能力,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正能量,传承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第二,书香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发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价值基础上,将其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实现乡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乡风文明赋予新内涵,焕发新气象。第三,书香文化建设,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抵制乡村不良风气,转变落后思想,涵养良好家风,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助推乡风文明。
二、菏泽市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的现状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书香文化建设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重视读书、有着浓浓书香文化气息的民族。如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读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如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时曾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举行的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3]。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书香社会”战略,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推动乡村书香文化建设。
自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菏泽市乡村书香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书香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农家书屋的建立。自2007年3月中央发布《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以来,菏泽市按照有关指示和精神,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2008年9月25日,菏泽市召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动员全市各级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4]。2011年底,菏泽市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村阅览室、村文化大院等设施日益完善。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农家书屋建设,为农家书屋捐赠图书,如菏泽学院教职工为本校第一书记帮包村的三个农家书屋,捐赠科技文化、作物种植、农业养殖、法律知识、医疗保健、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图书和期刊7 667册[6]。农家书屋的建立,为村民读书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解决了广大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大大推进了书香文化建设。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菏泽市必须大力加强乡村书香文化建设。菏泽市乡村书香文化建设尽管取得许多成就,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书香文化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书香文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受GDP政绩导向影响,对书香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农民功利主义倾向严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读书无用论”盛行,许多家长早早地让孩子提前放弃学业,辍学打工挣钱。有的乡村文化设施不健全,现代化技术水平低,利用率不高,未能切实发挥作用。有的农家书屋设施落后,运营艰难,无法对村民开放。例如,定陶县黄店镇陈楼村曾建有农家书屋,也配过图书,但由于房屋过于陈旧,硬件建设没有专项资金或补助,2017年已无法对村民开放。村委临时办公场所比较狭隘,没有设立专门供村民借阅的农家书屋[7]。村民人均图书拥有量、家庭藏书量较低,读书量少。据报道,2016年俄罗斯人年均读书55本,日本人年均读书40本,而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8]。这个统计数字,也可以大致看出菏泽市村民阅读量小、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因此,加强书香文化建设,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菏泽市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的对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书香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菏泽市应高度重视书香文化建设,加大建设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香文化建设活动,为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让村民养成爱读书的风气和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乡村。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书香文化建设
政府是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的主导。书香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政府应高度重视书香文化建设,充分认识书香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强力推动书香文化建设。第一,政府应加强书香文化建设宣传,倡导“书香乡村”理念,强调书香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引领和强大支撑,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书香文化建设氛围,让书香文化建设入脑入心。第二,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乡村书香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地方财政应提供足够的可持续性的经费保障,并拓宽资金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参与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第三,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乡村实际和村民切实诉求出发,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书香文化建设,完善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健全服务体系。第四,政府应建立书香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乡村书香文化建设是“软实力”建设,是一项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长期工程。政府应建立书香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从经费、政策、法律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书香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书香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持,保障书香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乡村书香文化建设,应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第一,完善和升级农家书屋、阅览室、村文化大院、村文化中心等服务设施和功能,扩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第二,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农家书屋作为基层知识文化服务机构、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村民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智力开发和文化集散中心的重任。应扩大农家书屋藏书量,完善基本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第三,图书的购置应根据村民喜好和需求,主要购买农业、法律、文艺、医疗、保健等与村民密切相关的书刊,并及时补充、更新。第四,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体制,创新服务形式。在建设农家书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形成县、乡、村三级图书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和科技文化服务。第五,重视数字阅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手机阅读、PC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成为不少人的新型阅读方式。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书香文化建设应重视数字阅读,给农家书屋、阅览室、图书馆配备电脑,开通网络,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建立数字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图书馆及数字阅读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阅读需求。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书香文化建设活动
书香文化建设应在切实考虑乡村实际和村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精准、接地气、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把书香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第一,不断创新书香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和实施方式,通过大讲堂、大讲坛等形式,举办科技、文化系列公益讲座,普及科技文化知识,让村民掌握致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第二,开展读书会,举办农业科技、地方文化、法律、文艺等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第三,开办中老年“零基础”电脑公益培训班、书画公益培训班等,使广大村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书画等基本技能,提高村民书香品味。第四,利用好传统节日、纪念日,特别是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第五,通过举办朗诵比赛、讲故事、征文比赛等,调动和激发村民读书积极性。第六,组织“书香家庭”“优秀阅读推广人”“优秀阅读推广活动”等评选,积极推动乡村书香文化建设活动的展开。第七,开展送书下乡,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进行精准帮扶,为广大村民送去精神食粮,使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乐趣,品味书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香文化建设活动,倡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强化书香文化意识,提高读书兴趣和积极性,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打造书香乡村。
(四)重视儿童阅读
儿童是祖国未来,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书香文化建设应高度重视儿童阅读,让儿童喜欢阅读,接受优秀文化教育,养成良好人格、性情和思想品德,助力孩子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第一,注重儿童读物采购,应从儿童兴趣和读书需求出发,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读物。第二,重视儿童读书氛围营造和儿童兴趣的培养,为儿童阅读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亲子阅读等方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调动儿童阅读积极性,在孩子们血液里融入书香文化基因,从小与书结缘,接受书香滋润。第三,引领儿童不拘一格地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让孩子们从小热爱阅读、热爱书籍,给儿童好的阅读启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启“悦读之旅”,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第四,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阅读,使他们有书读,与书为伴,与书交友,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在阅读中寻找快乐,使心灵得以慰藉和滋润,去除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变得充实和强大。总之,建设书香文化,应重视儿童阅读,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使儿童从小得到阅读启蒙,养成阅读习惯,品尝阅读快乐,多读书,读好书,为终身学习、将来拥有一个美好人生打下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播种希望、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