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在后疫情时代心理保健中的人文思考
2020-01-19单雪晴
纪 慧,单雪晴
(1 华东疗养院宣传科,上海 214065,546776759@qq.com;2 华东疗养院科教科,上海 214065)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突发性、传染性、可致死性、难预测性特点,使人们的心态骤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受到了影响,心理健康成了防疫抗疫的有力屏障,而健康科普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情基本控制后,心理保健将更加重要,如何建设集专业性、权威性并辅以人文关怀的应急心理健康科普进行疫情后心理价值重建将不可或缺。本文将立足于后疫情时代健康科普在心理保健中的运用及实践进行探索。
1 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科普的应用现状和重大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病毒之外,“信息疫情”同样会危害健康[1]。科学、专业的健康科普对稳定全民心理情绪、抚平焦虑心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心理科普《全民心理健康实用手册》,政府、高校、医疗机构等部门也纷纷发布抗击疫情心理防护科普内容,促进了全社会心理健康。
1.1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科普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的重要性[2],连续四次分别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北京市调研指导防控等多项工作中强调“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硬核”医疗防护和“柔性”心理防护必不可少[3]。国家层面接连发布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的通知》,均认识到心理保健对抗疫的重要作用。针对此次疫情,北京发布健康科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控指南》、多所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设“公共事件心理健康”等科普知识讲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发布;上海疫情防控设置近20期健康科普,每天安排一位权威医学专家发布专业科普,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并推出“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问答及市民心理疏导问答”,发布《疫情防控健康科普上海专家共识》[4]。通过权威专家增添了公众的信任感、安全感和确定感,弥补民众和医学界之间的信息差,提高民众的心理免疫力,从心理角度引导并减少民众的恐慌情绪,团结社会科学力量真正构建新媒体应急科普模式。
1.2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科普的积极效果和重大功能
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希望能第一时间获得关于事件各方面的信息。面对公众急切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的需求,健康科普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学及时的健康传播对于稳定公众情绪、有效采取防控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通过向公众提供权威科普知识、解读疫情防控措施,促进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既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又避免出现恐慌情绪。健康科普着眼点是强化信心,战疫过程中展现的“中国力量”,国家护佑人民安宁的目标、众志成城抗疫的决心,媒体人的健康传播让“健康中国”更有力量,“战疫必胜”更有信心,通过健康科普手段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保健体系,快速帮助公众获得安全感、稳定感及社会支持。
2 后疫情时代心理保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疫情渐明、应急状态过去后,如何引导人们投入日常生活,助力社会秩序恢复、经济恢复,心理保健将不可或缺。
2.1 后疫情时代心理变化的特点及需求
有研究指出重大灾难后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会逐渐增多,大约20%的受影响人群会在1年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的人数也会增加[6]。作为前所未有的传染病之一,本轮疫情改变了人们对现有生活方式的心理预期,口罩和“心灵”口罩双防护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影响大部分人。后疫情时代根据人群特征、所处环境、遭遇事件等要素,如新冠肺炎感染者、高危人群、一线医护人员、普通大众四类人群的心理保健将各有不同,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抑郁和对家庭的内疚感;一线医护人员因目睹许多悲惨、紧急场面但无法救治患者而产生无助感,出现替代性创伤,间接导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长时间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可能会出现过度敏感情绪;普通大众也会觉得心有余悸,产生焦虑情绪。后疫情时代需针对上述特点及需求,通过健康科普手段干预心理危机,恢复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2.2 后疫情时代心理保健的紧迫性
经验证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当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则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恐慌、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等心理危机干预,构筑抗疫防疫的心理防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环节。在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均获得一定效果,能摆脱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但其中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隔离人群、高危人群及普通人员自主调整后仍不能摆脱心理困扰,可出现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或慢性失眠症等,给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影响,重症患者需要由专业心理机构治疗,专业、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心理保健,对恢复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2.3 后疫情时代心理保健的必要性
根据以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情况,心理危机将持续很长时间,心理保健不仅在疫情期间,更重要的是疫情后,专业、及时的心理干预及把握好心理干预的时机,可促进其身心健康[7],促进正常社会秩序的形成和全社会复工复产。目前社会公众仍处于应激状态中,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在应激状态之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要高度重视。所以,“战疫”之后,如何解决社会民众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道阻且长。这时,如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发布不正确的信息,就会让传言迅速播散,造成群众恐慌、社会不安,引发信任危机。危机使人与社会环境间原本信任、和谐的关系瞬间变得无法预测,感到焦虑、惶恐甚至绝望。病毒疫情的防控与心理干预同样重要,需将通俗易懂的科普常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传播,为群众接受并运用到生活和行为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助力全民心理防疫。
3 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科普的人文实践与思考
齐心战疫,更要守护心灵,把因疫情引发的民众心理问题和疫情后心理恢复作为当前及今后抗疫工作的重点之一。充分利用健康科普这一武器,加大关于心理健康科普宣教的力度,把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减轻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
3.1 应健全心理应急健康科普体系
不同的疫情特点不同,对于公众而言最重要的应急科普在于如何从操作层面进行防控实践。 本次疫情极大挑战了部分科学机构和科学家的权威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应急科普工作缺乏经验。后疫情时代要围绕心理保健焦点开展科普工作,重中之重仍是广覆盖,利用权威机构、专家力量,及时解答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确定心理应急科普管理机构并进行分级管理,在第一时间启动公共舆情、应急知识、信息传递等机制,抓住应急科普的主动权;建设心理应急科普协作平台,发挥专家、学者、媒体人主体功能,在关键时刻协调相应领域的专家,在第一时间为民众提供科学实用的科普信息,传递危机常识和答疑解惑,抓住心理应急科普的协作权;统筹心理应急科普宣教资源,打造系统宣教体系,实现心理应急科普宣教的常规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打好心理应急科普的宣传仗。
3.2 打造专业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心理健康科普内容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由于境外输入等因素,形势仍错综复杂,建立专业化、易接受的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科普是公众的广泛需求。科普工作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及优化,尤其在心理保健上要充分考虑“以公众为中心”,打造有温度的心理健康科普,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科普注入理性力量。建设心理健康科普专业平台,应与心理学专业机构建成紧密型联系,聚焦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科普问题,打造常态化、便捷化、通俗化的心理健康科普,加强心理疏导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升科普宣教的效能。
3.3 丰富心理健康科普宣教的形式和载体
打造智能科普,善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科普,在传播载体上,应通过短视频、动漫、3D可视化等载体和手段提升科学的趣味性, 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通过投放公益广告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科普,也可在电视剧、游戏等常见的大众娱乐载体中投放公益科普广告,表现形式须简洁、生动、有趣,进而提升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让“科普之翼”更加有力。 也可深入群众中开展心理讲座并设立创伤应急陪伴团,及时解决及疏导情绪,化解心理抑郁和忧伤,增加抗疫信心,对整个社会心态建设及心理健康有重大意义。
3.4 将心理健康科普融入居民健康自我管理中去[8]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抓住这一内核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的制作及信息传递,所有传递的内容和信息要以大众为本,直击大众内心并唤动意识觉醒和促进行为改变,让其自发进行心理防护和行为调整,才能真正起到防疫的效果。这场战“疫”既是病毒战也是心理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因此心理健康科普的重点是“心理防御战”,帮助大众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减轻、控制疫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通过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疫情,并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和关怀他人。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公众仍处于应激状态中,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在应激状态之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要高度重视。所以,疫情的心理工作刚刚开始,“战疫”之后,如何解决社会民众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科普这一武器,以人为本,抓好科普着力点,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尽快恢复社会生产和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