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绩效管理执行中的不足与对策分析

2020-01-19辛伟童戚伟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财经处

环球市场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专家库绩效评价部门

辛伟童 戚伟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财经处

一、前言

财政资金是高校运行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和《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9〕136号),进一步规范资金运作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二、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分为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督、绩效自评和绩效结果反馈四个方面。

其中绩效目标编制一般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标准,设定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目标。绩效监控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主要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资金执行情况、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绩效延伸监控和其他情况等内容进行绩效监控[1]。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单位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2]。绩效结果反馈则是将绩效自评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评价,反馈至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监控。

三、高校绩效管理执行中的不足

(一)缺乏专业人员对上报绩效目标合理性进行审查

绩效目标、绩效监督与自评工作多由预算管理人员负责,没有设立单独的绩效部门对上报绩效目标进行评审。未引进第三方机构,无专家库,且内部缺乏专业人员,导致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情况无法得到纠正。

(二)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绩效监督和自评失去效力

以一般公共预算中的项目预算为例,高校在进行二上预算填报时,需要将绩效目标随预算一同上报。实际执行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填报绩效目标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避免下一年度绩效监督评价不高,会倾向于上报定性指标,而对于定量指标中的具体数据更是尽量少报,造成绩效目标缺乏可比性。

(三)缺乏对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认知

实际执行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往往倾向超额申请预算以避免预算不足项目开展不顺的情况,而一旦预算到位却又不积极推进,造成预算执行滞后。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进度狠抓落实,但对于绩效评价缺乏过程监督。重点项目全面监督,一般项目抽查的绩效监督意识尚未形成,认知上存在应付心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下一年度预算、部门考核及个人考核均不挂钩,缺乏奖惩措施。

(四)绩效评价结果的公示与反馈环节丢失

对绩效评价结果缺乏科学评价,年终对项目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汇总后,对未达目标的项目缺少评价分析,对评价结果缺少公示,导致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正反馈。进而对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四、高校绩效管理执行中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绩效目标编制管理,制定规范流程

主管部门应将预算管理同绩效管理相结合,制定相关文件,加强制度保障。制定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目标监督及绩效目标自评流程图,将工作分解到部门,由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绩效目标的编制、监督和自评工作具有可比性。

(二)寻求第三方机构帮助,建立专家库

在绩效管理实行初期,高校应充分寻求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帮助,建立完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建立专家库,对绩效目标编制进行指导。历年预算构建项目库,对同类同性项目绩效进行对比,纠正绩效目标编制偏差。

(三)增加内部培训,提高人员专业能力

及时掌握更新最新文件内容,每年在高校组织开展绩效目标学习培训会。结合实例对绩效目标的编制、监督和自评进行讲解。坚持问题导向,将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问题库,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制定标准化答案,对其中的特性问题单独分析解答,形成绩效管理工作手册。强化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四)建立绩效评价正反馈,与下年度预算挂钩

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对全校预算项目按照部门进行排名。对评价结果靠后的执行部门及其负责人适当惩罚,对于绩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的部门予以奖赏。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结合高校下一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不达标的部门及负责人酌情缩减预算。

五、结语

绩效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高校预算管理能力,提供良好支撑。目前高校绩效管理工作仍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通过制定规范流程、建立专家库、提高人员专业能力和建立绩效评价正反馈等渠道,从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力。

猜你喜欢

专家库绩效评价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关于辽宁省科技项目网络评审奖励系统的研究
评标专家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