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的认知与实践*

2020-01-19刘利敏马怀芬马思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医学生课程思政

史 敏,李 倩,孙 琳,魏 琪,刘利敏,马怀芬,马思敏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1243838277@qq. com)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是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于20世纪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1]。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且富有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所培养的是生命攸关的医疗卫生人才,因此基于敬畏生命的伦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频发的医疗事件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固然与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但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部分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造成患者就医体验差,对医院和医疗服务不满,直接导致对医务工作者的质疑甚至敌视[2]。因此,强化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塑造其医学人文情怀,开展敬畏生命教育,是有效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而医学院校应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为着力点,增强医德在医学生思想与行为教育中的分量[3]。我校在推进“学科德育”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中,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将医德培养尤其是敬畏生命教育贯穿于全课程育人理念中,使专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现将相关实践与认识作以总结。

1 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条件与依据

“组织学与胚胎学”(简称“组胚学”)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正常机体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了解并掌握个体发生、发育机制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生命科学各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了较多的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问题,这为专业课承载“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医学院校应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在实践中,我们充分收集了体现人性光辉的教学案例,将组胚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运用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熏陶学生,开展敬畏生命教育,以期将医学生塑造成精医术、懂人文、德艺双馨的复合型医疗卫生人才。

2 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伦理素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具备较高的伦理素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怀,即“医者仁心,医者仁术”。医学本身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如果医学教育只注重专业课学习,重“术”不重“仁”,培养的学生缺乏人文精神、医德缺失,就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标准。一直以来,我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被人为割裂,两类课程实为 “两张皮”。学生的思政教育仅依赖于思政课程,一来学生认为思政课属于所谓的“副课”,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二来因人文教育内容缺少与医学专业课程的融合及互动,无法保证人文知识内化,从而不能更好地应用于将来的临床实践和职业生涯。因此,医学院校应深入研究和有效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改革,实现组胚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使医学专业课教育承载育人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医学生成长的德育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素养,从而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现实需求。

2.2 有利于筑牢医学生人文精神之基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永恒的主题。然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让基础课和专业课育人层次递进。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应从入学伊始就着手实施。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刚步入高校的大一新生,之前尚未接受相关的专业教育,从入学起就对他们进行正能量的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让医学生从接触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开始树立起敬业务实、严谨求精、同情负责、德术双馨的准则。因此,在医学生刚入学的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就使其浸润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中,在强调医学服务于人的使命,着重培养医德、医术相结合的同时,从本质上深化素质教育。组胚学属于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常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是医学生入校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在组胚学教学中偶合思政教学,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良好契机。

2.3 有利于激发组胚学课堂教学活力

组胚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观形态与功能,以及胚胎发生、发育、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医学生入校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将为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提供理论依据。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抽象,且不易理解,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组胚学的研究内容常常涉及较多的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问题,例如,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差异,内分泌系统异常导致的呆小症、侏儒症,胚胎发育过程中畸形胚胎的形成,代孕、基因编辑等伦理热点,这些都可作为塑造医学生伦理素养的素材。因此,我们在组胚课教学中有的放矢,积累思政素材,通过插入临床病例、社会伦理等热点事件,将医学伦理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组胚课程教学中,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将医学伦理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融合,既能提高医学生的课堂兴趣,长远看来也可培养学生正直、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让学生在不断涌现的医疗事件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能够站在患者角度对待疾病。

3 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师资本身的要求

要实现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就必须有一批具备过硬政治素质和精湛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5]。在医学教育阶段,学生与专业课教师接触最多,有着良好伦理修养和具备医学人文素质的专业课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6]。因此,要推进高质量“课程思政”改革,专业课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组胚课教师是医学生入校面对的第一批专业课教师,其学识与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印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而,学校应面向专业课教师,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示范田”,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课程思政示范观摩课等,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7]。

授课教师在组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传递给学生[8];其次,授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持续完善人文知识储备,主动关注并了解本课程涉及的人文、伦理等医疗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人体组织结构与胚胎发育中展现人性光辉、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理念的教学案例;同时,授课教师可涉猎医学美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等课程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与思想境界;再者,授课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横向渗透,这不仅使学科内容变得更有深度,丰富专业课教学的内涵,也使学科内容变得更有温度,回归课程育人的初心,落实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9]。

4 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4.1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加强思想政治导向作用

政治导向是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而爱国主义是政治导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之所以将医学人文教育作为组胚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因为在医学发展历程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教育要素。例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引入我国科学家在组胚学研究中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还会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如马文昭先生,中国组织学的奠基人,在20世纪30年代用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研究吗啡中毒,探索出一套毒瘾戒除的诊疗方法。我们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先驱为振兴祖国医学教育所作的贡献;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任何时候治学都不能只重知识而轻德操。

4.2 以医学人文案例为载体,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永恒的主题。良好的职业道德让从医者引以为傲,也是从医者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如《省心录·论医》言:“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我国医学史上的医德典范《大医精诚》中,“精”即医术精湛,“诚”即品德高尚,并将“诚”定义为医生的最高品质。因此,医德之要求远在于医术之上。对未来担任“救死扶伤”职责的医学生尽早进行医德教育,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德理念扎根于心,以关爱患者的人文情怀贯穿于职业生涯。在组胚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挖掘一些经典教学案例来立德树人。例如,在讲解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时,可联系“开胸验肺”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不仅增加学生对巨噬细胞形态和吞噬功能的兴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当事人的境遇,强化他们的同理心。其次,借助突发事件中一些令人感怀的实例,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名医生在请战书中写道:“全力以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为战胜病毒作出贡献。”面对疫情危机,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令人振奋,最能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为医者乐于奉献的精神。再者,组胚学授课教师也可邀请临床医生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采用共同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将组胚学涉及的人文、伦理热点集中研讨,拓展人文内涵,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无缝对接,用强大的道德力量引导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文理念渗透于专业课堂教学中,让医学的温度和热情在学生心中升华和积累[6]。

4.3 紧扣教学内容,基于 “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开展筑基教育

医学是关乎生命的科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应成为每个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医信念。自古大医都能关爱百姓、尊重生命,秉承以生为贵的高尚医德认知。如唐代大医孙思邈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视人命贵重如“千金”,并以《千金要方》来命名。作为未来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医学生必须珍视、尊重、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的有限与宝贵,承担起治病救人之重任。然而,一些医学生往往因生命意识淡薄,在进入临床后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和人文关怀。随着“以疾病为中心”至“以患者为中心”新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期望,如果不提升人文素养和仁爱情怀,则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0-11]。因此,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生命意识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基于此,在讲授胚胎学时可以从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到卵裂、植入、三胚层至胚胎形成,这个新生命孕育的每一个过程都受到基因的精准调控,任何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先天畸形,如唇裂、无脑儿、法洛四联症、脐粪瘘、连体胎儿等。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守护,这些畸形胎儿的父母、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和经济负担。让学生在此教育过程中感同身受,学会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以人文关怀精神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困难,并给予开导、安慰和关心。作为医学工作者,经常会见证世事无常,如突发疾病、自然灾害、传染病、意外伤害等剥夺人们的生命。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多少生命在灾害、病魔的折磨下垂危待救,正是基于“敬畏生命”理念、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广大医护人员甘冒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走向前线,他们的行动令无数人泪目。组胚学教师可以运用这些素材加深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提升对生命的感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产房、太平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等,了解生命的起点与终点;慰问重症患者,体会其对生命的眷恋和健康的珍视;开展“敬畏生命”教育活动,或通过参加基层义诊、志愿服务等临床实践活动,体察百姓疾苦,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回顾学医之初衷,坚定从医之志向,把保护生命的种子根植于思想,从中感悟“苍生大医”“大医精诚”始终是医务工作者必将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

4.4 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医学人文思政教育学习路径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专业授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的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实现三个课堂“横向贯通”,使其相互联系、相互补充[12]。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构建医学人文教育网络平台,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教育主题活动,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组胚课授课教师邀请临床医生、思政课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分工收集相应的医学人文教学素材,并进行二次整理、研讨、优化,最后将新产生的人文教学案例素材上传至教师个人空间。

医学人文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素材有三大模块,即人文思想指导、人文知识指导、人文技能指导。医学人文思想模块是将人文精神注入医学专业课中,主要以人对生命的意义与对人生的看法为核心;医学人文知识模块可提升医学生软实力,可通过职业理念讲座、医患沟通案例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明确良好的人文知识是一切医护活动的价值体现;医学人文技能模块指导医学生与他人共事协作,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教育是科学教育,更是铸魂教育,培养“仁心仁术”的医者是医学教育的初衷。医学院校教育者在组胚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基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导向作用,让医学人文与专业知识交融渗透,使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真正成为一名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新时代医疗卫生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医学生课程思政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