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背景下高校体育建设探究
2020-01-19施国山
施国山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淮安 223005)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根据世界体育的发展现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我国的体育事业现状相结合,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新要求,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成为我国体育建设的行动指南,对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高校体育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内涵
(一)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紧密结合
对个人来讲体育可以强身健体,可以休闲娱乐。对国家来讲,体育是国家富强的体现,紧密联系着民族的命运。近代屈辱史上,列强讥讽我们是“东亚病夫”。1936年柏林奥运后,“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蔑称。1908年的奥运三问,拉开了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强调体育发展要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体育健儿实力展现,体育强国梦也愈加明确。十八大后,习近平在多种场合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表达体育强国的梦想。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回顾了中华民族寻体育强国梦的历史足迹,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百年前的“奥运三问”作出了完美的回答,同时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是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1],中国体育建设应立足于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础上,并且助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紧密相连。
(二)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的紧密结合
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理念,同时也将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注入到体育发展领域。他认为体育不应局限于增强个人体质的健康层面,而要将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相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层面来实现价值。习近平新时期体育强国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不仅表现在对一个人的关注,更体现在对人民这个整体的关注。他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习总书记的一些列讲话明确了体育为人民发展,将人与人民相结合,实现了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紧密结合。
(三)中国特色与大国形象的紧密结合
中国文明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长期的辉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无不彰显大国曾经的辉煌。近代史的屈辱更加激发了中国的民族复兴意识,激发了人民对强国执着的追求和渴望。体育对于健康和体格的特殊作用,对国家富强和社会文明的彰显作用,更让国人念念不忘。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创造性地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的繁荣,成为不容小觑的大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3]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用战略的视野和全局的目光,将体育强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统一,实现了体育梦和中国梦的统一。大国就应该有大国应有的形象,体育建设也是如此。对于体育强国,习近平重视体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强调发挥举国体制作用,并和市场体制相结合。在发展重点上,既要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又要兼顾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竞技体育中要把取得优异成绩作为政治任务,展现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的完美形象。中国作为世界首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体育发挥积极的作用,承担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使命。
二、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体育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是“以人民为中心”,要“回归到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上。高校作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要将这一目标落实在自身的发展之中,明确新时代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和使命。”[4]
(一)改善学生体质,助力青年追梦人
青年是体育强国的追梦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追梦人,更是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圆梦人。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强要表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前提是拥有健康的体魄。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关注使得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已经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是自1985年以来的7次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调查却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活动耐力和柔韧度呈持续下降趋势。”[5]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社会智力以及创新人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身体素质等下滑现象严重影响到健康中国的推进。加强高校体育发展与改革,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魄,接受知识,提升能力,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实现体育强国梦,圆伟大的中国梦。
(二)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助力发展中国特色体育文化
体育运动教会学生遵守一定的规则,体会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等道德素养,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果断勇敢、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品质,也能展现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正所谓“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的都是社会精英,高校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高度重视体育发展,为体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传统文化,也时刻伴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特色体育文化是传承了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武术、龙舟赛、舞狮等是在形式上的传承,而体育的礼德、修身、天人合一等,则是在精神内涵上的传承。”[6]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也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比如爱国主义,从1932年的刘长春,到80年代的许海峰,到北京奥运的辉煌,每一步的跨越都饱含着爱国主义情怀。从“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到女排精神,运动员们上赛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着国人不断追求进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家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体育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朝阳产业。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接受各种思潮的冲击,且他们辨识能力有限,很容易被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影响,再加之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有意入侵,这些思想领域的占领不容小觑。体育文化在运动中浸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教,用爱国主义的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宣传和阵地占领。
(三)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助力体育强国
我国人口众多,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运动,但大部分高校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程安排仅为1或2次,达标高校寥寥无几。《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7]这要求高校体育在普及性发展的同时,还要开展精英运动员的培养。现行的运动员选拔制度,让高校培养的运动员不能顺利地参加各种大的赛事。且精英运动员的培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实际上是很难承受的。高校体育不论是在体育活动普及上还是在运动员的培养上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以及日本,他们的高校不但是全民健身的场所,也是精英运动员产生的摇篮。综上所述,体育强国中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的两大任务,也要高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校体育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宏观重视:权利机关做好高校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1.地方政府提升重视度
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提出,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应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落实党和国家的体育政策,认真执行体育方面的文件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发展调研,寻找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将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落到实处,培养出新时代的“强国一代”。
2.教育主管部门提升执行力
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宏观上强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更应注重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国家强调的增强学生体质怎么做?国家强调的让每个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怎么落实?怎么样能让体育课既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各级教育部门不能将“重智轻体”作为自己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借口,要站在体育强国的高度、健康中国的高度,寻找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改革方向,根据地方实际、高校实际制定体育制度规范,并且严格执行,加强督查。
(二)中观执行:高校不断寻求体育教育发展改革路径
1.培养学生健康优先、终身体育意识
强国梦需要人才来支撑,人才靠教育培养,教育靠学校来完成。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融入到高校体育建设中,才能保证“强国一代”的健康素养。没有全民健康,就达不到全面小康。体育不仅仅可以增强体魄,它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展、身体成长。高校要把体育发展作为育人的重要部分,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深入人心,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将健康意识植入学生潜意识中,让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让学生认识真正的体育,主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逐渐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2.优化体育课程设置,融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首先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特殊性,进行适合大学生的课程设置,明确课程目标,再进行教学设计。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设置重复度较高,高校教学部门应该针对学校实际进行调研,制定相关体育课程。其次是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设置,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将中国武术、摔跤、舞狮、射箭、棋术、龙舟、空竹、马球、捶丸等传统优秀体育项目纳入公共体育课程,提升传统体育项目的占比率,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认识。再次,根据学生体格、需求、专业等的不同,借鉴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一两个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参与度。
3.增加体育设施,加强体育师资建设
体育设施是体育课程顺利进行、高质量完成的保障。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根据课程设置情况,设立生均体育场地标准,及时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整修。经费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校企合作和社会创收等形式筹措资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相对独立的体育教师平时工作考核办法和职务职称晋升办法,提高体育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加体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建设体育社团,建立常态化比赛机制
首先是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学校体育特长,发挥体育社团在高校比赛多样化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建立1-2个特色项目,联合兄弟院校建立社团联盟,相互促进体育教育发展。鼓励学生体育社团创新比赛形式,遴选优秀运动员参加高校重大赛事。其次是建立常态化的校园比赛机制,激发体育教师和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联合兄弟院校构建各种类型的联谊比赛,增强体运互动,促进相互交流和发展。通过体育社团的组建、比赛机制的设立在校园内普及体育运动,同时发掘发现高水平运动员,推荐到专业体育机构,为体育强国做贡献。
5.与社区体育互动,助力体育强国
高校体育设施与社区相比,还是比较完善的,且高校有师资力量,如果高校体育资源仅仅为学生服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国家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将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设施维修等方面的因素,高校体育资源对社区的开放做的不到位,这需要政府、高校、社区三方的共同努力。高校应在这一互动中,积极响应,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安保工作,对入校锻炼人员加强身份核实,加大开放力度。与社区之间增强交流,提升居民锻炼热情,对有需求的居民进行有偿指导,适当收取设备维护费,将资源最大化利用。两者的互动,对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体育强国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微观提升: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1.学习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做好体育执行者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中把青少年作为计划重点,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连接点,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程,责任重大。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的具体执行者,应当学习新时代体育强国的思想内涵,站在健康中国的高度,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创新体育课程又做好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学好体育理论知识,做好体育实践,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专业发展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保障。体育教学也一样离不开优秀的体育教师,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教师要抛开社会偏见,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水平;通过继续教育,实现终身发展;通过观摩比赛,提升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实践水平;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掌控力;通过创新,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不断进步。
3.热心热忱,做好社区体育的指导者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主流形式,是提高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社区体育积极开展,对全民健康计划的完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设施的欠缺,体育知识的缺乏,加之体育健身群体的单一化,使得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主动担负起社区体育的指导者,一方面加强体育知识的宣传,让群众科学健身;另一方面积极指导社区健身活动,建设适合青壮年、中年人群的体育健身项目,使得健身人口不再是青少年和老人;再将良好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要求。还可以成立社区俱乐部,将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起来,常年组织运动,以健身为目的,相互交流,推动全民健身。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为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体育发展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应寄望于青年。高校是优秀青年群体的聚集地,体育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做好高校体育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