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适应力视角下大学生生涯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0-01-19张轶娜
张轶娜
(1.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高等学府是造就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学术圣殿,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大学毕业生走出象牙塔,尽快融入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站稳职场,和时代同频共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休戚相关。调查数据表明: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8.1%,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33%,选择的工作与其对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9%。[1]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及生涯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生涯成功发展的重要核心能力即生涯适应力,它是指个体根据可预测的生涯任务,对所参与的各种生涯角色进行整合,从而应对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或生涯变化的能力及准备程度。[2]针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进行成因解析,探寻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突破生涯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促使他们从容应对职场风云和人生挑战,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整体呈中等水平,构成维度间发展不平衡,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前两名为生涯人际和生涯调适,接下来依次为生涯自信、生涯关注、生涯好奇,最差的为生涯控制。[3]说明大学生虽然在生涯人际沟通方面表现较好,遇到生涯问题或处于困境时,有较积极的弹性应对能力,解决生涯困扰的自信心较强,但对未来生涯的关心和规划不够充分,对自身及生涯的主动探索有待增强,生涯自主建构和掌控的能力较弱。当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主要存在六大差异。
(一)性别及年级差异
近年来,国内多数研究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女性的生涯适应力情况差于男性。女大学生的生涯控制因子分明显低于男大学生。[4]根据胡晓红(2019)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均分及生涯关注、生涯人际、生涯自信、生涯好奇的因子分,女性显著低于男性。[5]大学生各年级生涯适应力水平主要呈现两种分布。第一种是V型分布:买盼盼(2017)的研究发现,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大一得分最高,大二得分最低,大三、大四有所提升。[6]39-40第二种是N型分布:傅文第(2015)的调查发现,生涯适应力水平从大二之后开始下降,大三处于最低谷,大四分数最高。[7]显见,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不同年级波动较大,大一较稳定,大二、大三处于低潮和转折阶段,大四逐渐好转。
(二)家庭状况及学校因素差异
家庭状况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区域呈现差异。近年来,城市大学生的生涯人际分数优于乡镇大学生;[8]大城市的大学生生涯好奇显著优于农村大学生。[6]41二是家庭是否给予生涯支助呈现差异。家庭给予大学生的生涯帮助越多,个体具有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7]父母的生涯支持可以促进大学生进行生涯探索从而提升其生涯适应力;[9]父母的生涯支持对大学生有正向促进作用。[10]三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呈现差异。傅文第(2015)的研究表明,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最好的是家庭经济一般的大学生,最弱的是家庭经济较差的大学生。[7]四是个体是否为独生子女呈现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及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11]32非独生子女仅在生涯人际维度的得分略高于独生子女。[8]学校因素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满意度呈现差异。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越高,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越好。[11]33二是校园生活满意度呈现差异。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与生涯适应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12]三是在校是否接受生涯教育呈现差异。接受过生涯辅导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其生涯适应力表现更佳。[7]
(三)实践经历及社会支持差异
实践经历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无兼职和实习经历的大学生相比,有兼职和实习经历的个体,在生涯关注和生涯好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未加入学生组织的大学生相比,加入学生组织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更好。[4]二是参加社团或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实习可以改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水平,且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与兼职次数呈正相关。[5]社会支持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13]一是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随着社会支持的增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显著提升。二是社会支持能够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生涯适应力。
二、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成因解析
(一)整体情况的成因解析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相比,自由度大,自主性强,自我管控和规划能力要求高。自律性较差的大学生,若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整,容易成为不思进取的“啃老族”或抗挫力极差的“草莓族”。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短板与生涯规划能力的欠缺,导致生涯适应力不佳,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4]一是自我认知能力匮乏、改变现状动力不足。近30%的学生选择专业时,几乎依赖父母亲朋。当对自身及所选专业有一定了解时,仅有10%左右的学生转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未积极做出改变和调整的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虚度光阴,求职受挫。二是学生个体关注程度不够,规划意识不强。约40%的大学生不重视且从未做过生涯规划。60%做过规划的大学生也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并未付诸实施。超过30%的大学生缺乏生涯探索的欲望,不打算接受学校的生涯指导和帮助。三是学校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及时有效的生涯教育。近40%的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选修课。将其作为必修课的高校,多数未能在新生入学初始就开展相应的生涯教育,而是直到最后两年才开设相应课程。甚至仍有5.06%的高校未开设此类课程。
(二)群体差异的成因解析
1.性别及年级差异解析
造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女子应在家相夫教子,成为贤妻良母;男子则应事业为先。因此,男大学生更关注未来生涯的发展,当他们遇到生涯困境和阻碍时,更愿意大胆尝试,奋力突破。其二,性别歧视仍呈历史惯性。当今社会,仍有不少用人单位更愿意录用男性求职者,有些用人单位因女职工婚育,剥夺其事业上升的机会。男女两性职业发展的不平等待遇,严重挫伤了女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信心。年级差异主要和大学生的心路历程有关:大一刚入校时,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向往与憧憬。大二从自我超越到现实回归,适应不良的学生,学习生活满意度下滑,生涯适应力水平也相应下降。大三面临选择未来道路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开始认真思考自我的生涯目标,主动弥补理论和自身短板。大四经过反思和实践,促使生涯适应力逐步回升,临近毕业时达到上扬的水平。
2.家庭状况及学校因素差异解析
家庭状况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其一,我国目前优秀的师资、优良的硬件资源聚焦于大中城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信息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性格外向;农村大学生到了城市读大学,因为和城市大学生存在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生涯发展的自信心。其二,大学生在生涯发展陷入困境时,得到家人的及时支助,利于调整心态,重振旗鼓,提高心理韧性和弹性,进入良性发展。其三,经济条件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家长既要给予有效支持,又要防止过分依赖,才能促进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升。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会因个体心态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如果贫困大学生不向命运屈服,自我磨砺,积极寻找机会,可以化阻力为动力,突破障碍。反之,如果他们自怨自艾,悲观被动,则其生涯发展会严重受阻,甚至恶性循环。其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优势来源不同。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对唯一的子女寄予厚望,将子女教育作为家庭重中之重,人力物力财力较充足,能为子女提供较丰厚的资源。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来自家庭的生涯支助相形见绌,但非独生子女可以通过与众多家庭成员的相处磨合,逐渐习得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在生涯人际方面较具有优势。学校因素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其一,大学生若对所学专业具有高满意度,可以催化对本专业的积极肯定态度,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较易取得优良的专业成绩,从而为将来就业夯实理论基础;会更关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现状、发展动态和就业前景,热门岗位要求等,能够尽早做出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并认真付诸实施;会更主动地寻找机遇,积极实践,积累经验,做好入职热身准备。其二,校园生活满意度高,显现他们身心愉悦,潜能激活,因此会有更好的生涯表现。其三,在校接受生涯辅导有助于从专业视角,战略高度,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全面认知自我,增强生涯关注的主动性,激发生涯探索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规划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路径,客观理性应对未来挑战,从而减少生涯探索时的盲目性,降低生涯抉择时的困惑和焦虑感,扬长避短,把握生涯发展的主动权。
3.实践经历及社会支持差异解析
实践经历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兼职和实习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转变社会角色,熟悉职场规则。其二,如果兼职和实习与所学专业相关,更有助于学以致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积累职场经验。其三,加入学生组织或社团,可以锻炼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职场必备技能。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对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学生情有独钟,认为他们的综合实力更强,更容易胜任职场工作。这类学生也会因自身的实践经历,在应对生涯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社会支持差异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尊重、支持感和希望水平会随社会支持同步提升,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做好迎接生涯挑战的准备,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战胜困难的能力,平静接受和较快适应生涯变化,顺利融入新的生涯环境,持续推进,直到实现生涯目标。
三、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可行性对策
(一)积极提升生涯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南海、李金碧的观点,广义的生涯不仅仅局限于职业生涯,而是将人的一生都纳入生涯活动的时空范畴,其内涵包括每个人所在的文化环境,参与的教育培训,就职的行业和岗位,职业、家庭、生活的变化起伏及人际交往状况等诸多方面。[15]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有机整合所需承担的具有不同任务和要求的生涯角色,使其达到动态平衡。由于生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处于动荡和变化中,大学生需要通过积极能动的调整,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而逐渐适应变化,达到角色切换自如平顺。[16]生涯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引导择业,还包括帮助个体在不同的生涯阶段,面临不同的生涯问题及角色变化时,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性系统规划,使难题迎刃而解。大学生只有充分意识到生涯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要我规划生涯转变为我要规划生涯,才会主动参与生涯教育和培训,乐于实践锻炼,提高生涯辅导效果。
(二)着力打造全程化、系统化、体验式生涯教育体系
按照黄天中提出的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理论,生涯教育应贯穿一生,结合大学生不同的生涯成长阶段,树立相应的生涯学习目标,注重体验,终身学习,健康成长。[17]从进入大学到初入职场,生涯学习的目标主要是生涯抉择和生涯适应。如果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生涯启蒙,小学阶段具备生涯认知,初中阶段开始生涯探索,高中阶段进入生涯准备,目标层层分解,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到了大学和就业阶段的生涯目标就能水到渠成。因此,生涯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教育部门应充分重视,打通生涯教育主线,实施系统化的目标、课程、活动、内容、评估,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生涯教育衔接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生涯教育体系。运用体验式学习可以克服传统式学习模式依赖教师指导,脱离社会,理论和实践脱节,认知肤浅,记忆短暂,解决问题消极被动等弊端,采取以学习者为主的引导方式,强调接纳、欢迎、尊重、诚实、自助与互助的学习态度和氛围,经历环境体验和高峰体验,关注实时的感觉、态度、观念及能力,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增强自信,牢固掌握知识,灵活使用经验,熟练运用技能,能动解决实际问题,应在生涯教育中予以推广。
(三)区分情况、有的放矢开展生涯辅导
1.采取有效方式,掌握个体情况
一是新生入学后,高校应进行生涯适应情况及性格、兴趣与匹配职业的相关测评,采取访谈、“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调查、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等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职业取向,评估生涯适应力水平及生涯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探索自己渴望并适合的工作。二是为学生建立生涯档案,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辅导,指导学生撰写、修订、完善生涯规划书,为他们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答疑解惑,做好生涯咨询信息的整理、分析、反馈和跟踪服务,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自我调整适应的能力。
2.区分心理特点,开设辅导课程
生涯辅导课程应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贯穿大学四年,全程指导,全员覆盖,结合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段实施,强调特色。大一做好整体规划,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关注生涯发展,明确奋斗目标;大二营造竞争优势,重点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的认知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增进生涯好奇,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兴趣发展为特长;大三提升生涯自信,重点帮助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促使他们踊跃参加社会实践和锻炼;大四管控生涯主动,重点帮助他们了解不同选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会理性抉择和弹性应对,根据现实情况积极进行生涯调适,逐渐掌控生涯发展的主动权。
3.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协调发展
学校可邀请成功的职场女性或优秀女大学毕业生,面向在校女大学生举办报告会、分享会,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生涯自信,激励她们独立自主,努力拼搏。也可以开展心理学讲座和团体辅导,使她们不仅了解男女两性的身心区别,而且认知女性的优势,如有韧性、更细心、有耐心、善沟通等。教授女大学生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管理的方法,使她们掌握平衡事业家庭的智慧和技巧,合理安排,张弛有度,善用外援。还要针对农村、城镇及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帮扶。通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途径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运用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偏执心理,提高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开展生涯辅导,帮助他们更新就业观念,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宣传海报、政策问答、专题讲座等方式鼓励他们响应国家的“支援西部”“三支一扶”“到村任职”“农技特岗”等就业扶助政策。
(四)构建社会支持、学校引导、家庭助力的生涯服务系统
首先,社会应加大生涯帮扶力度。国家应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优惠,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社区应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从而减轻大学生的创业压力,降低创业风险,化解后顾之忧。网络平台应提供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及生涯咨询服务,发布充足、可靠、分类的招聘求职信息。用人单位应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实现“招生即招聘、入校即入职、校企联合培养”,有效缓解人才供需脱节的燃眉之急。其次,高校应加强生涯引导作用。不断完善生涯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及生涯师资队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举措,既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生涯教育工作指导,也通过招聘或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一支以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为主要成员,具有生涯规划、生涯咨询能力的生涯理论和实践教育专业人才队伍。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采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涯教育活动。高校应注重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采取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素质拓展、职业体验、职场模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和生涯相关的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同窗互助作用,引领他们强化自我教育,优化自我管理,逐步自我完善。最后,家庭应发挥生涯助推功能。父母应积极关注子女的生涯发展。当子女生涯受挫时应及时安慰鼓励,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当子女面临生涯两难选择时应平等沟通,耐心交流,帮助他们分析现实,给予生涯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激励他们探寻社会需要和个人理想的最佳契合点。
总之,全社会齐抓共管,重视大学生生涯发展现状,多角度、全方位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引导大学生做好生涯准备,提升自身的生涯适应力,才能使高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促使大学生理性择业、快乐从业、健康成才,真正成为新时期社会欢迎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