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儒学研究》 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2020-01-19余治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两书影响甚大,为董仲舒思想的重新评价和再研究奠定了开辟之功。如今年迈的金先生宝刀不老,精力充沛,坚持笔耕,著述不断。他指出,汉之前“纲常”性“社会共同体”尚未建立。以“君臣、父子、夫妇”代替“君臣、父子、兄弟”,源于商鞅变法的强令大家族分家,是推行和普及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的结果。郭店楚简《六德》之“六位”指君臣、父子、夫妇,君、父、夫是率人使人者,臣、子、妇是事人与从人者,要求君义臣忠、父圣子仁、夫智妇从。《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则把“夫妇”一伦提到了重要地位。正式将其称为“三纲”的是董仲舒,他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则使其具有了神圣性和权威性。贺麟1940 年的《五伦观念的新检讨》指出:“三纲说的本质在于要求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夫不夫,妇不可以不妇。”乃真谛也。“三纲五常”批判继承之所以可能,在于它所面对和解决的是人性和社会性的问题,可以构成建立“社会共同体”的基础。今天继承,则应该赋予其民主、自由、权利的内涵,必须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其立场鲜明,目光犀利,观点尖锐,读来酣畅,颇能启发后学。
一般都以为,董仲舒儒学属于外王之学,只偏重政治制度构建,而无涉心性领域。但何善蒙教授却另辟蹊径,基于《春秋繁露》文本而检索、梳理出“道德之心”55 处,“情感之心”30 处,“认知之心”17 处,“主宰之心”27 处,“血肉之心”4 处,试图揭示“学界过往研究中忽视的董仲舒思想中心的问题”,因而促进人们重新认识董仲舒儒学思想系统。董子对心的阐释,尤其继承了孟子一系以道德论心的思路,弘扬的是儒家的精神价值。其“良心”“天心”,站在心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的角度来强调人心功能。情感之心是人的情感性,其根源在于天,喜怒哀乐与天之春夏秋冬相连接,从最为普遍的经验现象(情感)中找到了天人相应的根据。作为认识之心的“知心”则是对人的能力的一种极高肯定,属于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内在于心,实施对先王之道的认识和判断。“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则表明心在董仲舒思想系统中的主宰意义、人之为人的价值是要在整个宇宙生命大化流行中占据主导作用。主宰意义的心必然是唯一的,因而才能真正对现实社会、政治行为有效。心的情感维度是天人沟通的基础和表征,心的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则是天人感应思想双向互动结构的关键。从董学传世文献中挖掘出如此丰富的心学内容,蔚为大观,精彩纷呈,或可折射出作者长期治阳明心学的深厚功力,极有利于延伸董子研究的学术空间、开创董学的心学面向,令人十分欣喜!而强调董子心学与“宋明(尤其是阳明)以来对于心的那种本体意义的使用区分开来”,澄清界限,而不以宋儒遮蔽和淹没汉儒,则更显得清醒而理性,特别难能可贵!
董仲舒吸纳、糅合诸子百家而创立汉初新儒学,治董学则要溯其源。董学与先秦易学的关联,白效咏、黄朴民教授进行了有益探讨,极富启发意义。两者最直接的文献联系是《史记·太史公自序》引“余闻董生曰”中“《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易》以道化”“《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证之于今人杨向奎所言,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学派的“天人合一”学说“以《易》代表天道,以《春秋》专讲人事”。董学之天道,乃运用易学理论对春秋242 年间自然界现象进行解释,并与人事相联系。其“天人合一”之说则是以《春秋》为体,以易学为用。易学“天人同构”思想是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的立论基础。董仲舒已经把易学天人对应细致化,在天人之间建立更为周密的联系,为天道全面指导人事的“天人合一”学说奠定基础。易学“各从其类”说经董仲舒的发挥而建立起“同类相动”理论。这些剖析都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关于董学与道家,孙占卿教授指出,道家的“天”无情无欲,儒家则“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政治统治“法天”即仿效天道,以爱人、养人为实务德行。政治秩序规范民,更规范君王。君臣是一对阴阳关系,君阳臣阴。“君臣分职而治,各敬而事”,君臣各有职分,分工与责任不同。君主对天道负责,官僚体系对君主负责。这些观点都很有见地,值得关注。
武帝朝的“罢、尊”历来备受关注。胡发贵研究员以为,汉初国家“万事之统”尚付阙如,制度虽袭秦,但国家核心价值观念飘移不定,尚未确立,“王道”还是模糊的。董子屏绝诸家、独尊儒术,显然是接绪于荀子的倡议,结束“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各是其是,在思想趋向上以孔儒折衷百家的一偏,为天下立恒定、明确而统一的“法度”,因而为汉帝国指明了创建“万事之统”的文化与精神上的取舍,以一元价值来统领和融合共同体的文明实践。其文精当,言简意赅,点播到位,实乃诚恳而日月不刊之论!
董仲舒的历史观是一个非常复杂、渊深的话题,而其政治哲学则更为恢宏磅礴、包含甚大,陈福滨教授能够在九千字不到的篇幅里同时描述这两个大学术板块的内容,显然属于宏大学术叙事,凌空驾驭,多处着力,广泛议论,实在需要令人佩服的胆略和气魄!董子关于“三统”“三正”“四法”“质文”的思想与观念,主要集中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作为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台湾学者杨济襄的《董仲舒春秋义法思想研究》一书和我的《董子春秋义法辞考论》一书,还有诸多前贤大德的讨论和期刊文章,都对之进行过较为周详的探讨,不妨成为此文必须面对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基础。
董学的源头在《春秋》。郑济洲则重新审视了孔子的生平事迹,从“立功”“立德”“立言”三个层面描绘出孔子的“素王”之业。董仲舒借孔子《春秋》之文而为武帝时期的汉王朝“确立发展蓝图”,在《春秋》为汉治法的儒者情怀中确立了孔子的“素王”地位。“素王”孔子的成立是对天子王权的挑战,孔子与后世天子同受命于天,给了儒家“知识分子无比的勇气,足以与天子互动”。讲“素王”而罔顾《春秋》辞法,根本不涉及公羊“五始”之内容而自行一套叙事,实在是大胆的突破。
“天人三策”中,董仲舒提出了“善治”理念,充实了儒家不仅要使人成其为人而且还要让社会成其为社会的外王追求。刘伟博士指出,在董仲舒看来,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具备圣君在位、贤能从政、民众参与、礼义维系的特征。武帝“更化”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英明决断。董仲舒审时度势,建言献策,为重建社会、改变儒生命运创造有利条件。试图以君子之道驯化权贵,使其适可而止,让利于民。但这样的大道理谁都懂但却不愿实行,原因就是欲望在作祟。秦的统治模式,“强国家”而扼杀社会,成为一端独大的终极力量,但没有社会就不会有社会治理,因而便无从善治。这些主张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