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
——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19远亚丽

河北职业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训室校企物流

远亚丽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514)

2009年IBM提出了,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同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的理念,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结合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行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挑战,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新型的智慧物流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物流人才”是指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开拓精神,熟悉物流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具备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学者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王利芳(2019)[1]提出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在“智能+”大潮下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李豆豆等(2019)[2通过探讨“互联网+”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影响,构建“互联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M2EC模式;蔡红玲(2019)[3]结合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特征来分析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中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郭鹏(2019)[4]分析了智慧物流时代下我国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和管理方法;张议(2019)[5]提出基于智慧物流核心技术,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在校内建立微型的,具有较强实战性的,集教、赛、训、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以上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智慧物流师资缺乏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专业沉淀和经验。但是师资相对薄弱,偏年轻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足,且老师多是传统物流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智慧物流的认知,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对智慧物流中应用到的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传感技术掌握不够,智慧物流不是互联网和物流行业的简单相加,强调的二者如何更好地融合,优化出传统物流,实现资源的高度配置,提高运作效率。智慧物流应用在物流溯源、自动控制、无人驾驶、共享循环、智慧仓储、秒速通关、远程监管、机器替人等领域,要培养智慧物流人才,首先教师要对智慧物流有深刻的认知,具备物联网、大数据的相关知识。

(二)缺乏与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配套的课程体系

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培养计划。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专业也对原来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变,但是也只是在原来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加入了与智慧物流相关的课程,如《物流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没有重新规划设置与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三)校内缺乏与智慧物流实训室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仓储配送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港口仿真实训室,其中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室建筑面积近200平米,配置有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输送系统、打包机、电动叉车、货架等实训器具,但这都是传统物流流程的模拟,缺乏智能化的物流实训室,学生不能很好体会智慧物流的内涵,感受物流的智能化,比如仓储实训室只能对入库、出库、堆码、上架进行简单的操作。

(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物流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到企业进行实训,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校企合作是比较好的途径,目前,校企合作水平不够高,虽然很多企业和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未能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岗位,或者提供了暑期实习岗位,学生怕吃苦,不乐意做,因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最后流于形式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策略

(一)培养或引进智慧物流方面的专业带头人,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为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的智慧物流人才,需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按照建设高层次、应用型、智慧化物流专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努力培养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以保证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根据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实行系内教师聘任制。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学术队伍结构。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有企业高管经历的智能物流方向骨干教师,熟悉信息化发展方向,特别是物联网工程或应用。对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安排他们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视野,安排其到国外或国内一流学院学习进修、教学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性的物流年会和教育部举办的高层次物流专业培训。

(二)形成“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标准

专业的建设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专业咨询规划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引领服务行业企业。充分发挥专业骨干老师的作用,加强物流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为产业升级服务。2014年末,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与金山云服务物流产业园签署合作框架。持续完善基于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互动的“政-校-企-行”合作办学的“工学交替、校企互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积极预测和适应智慧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对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展开专项调研和分析论证,与物流行业内的企业领导,专家举行研讨,讨论互联网时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变化。以金山云服务物流产业园为依托,与物流园区、入园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在此基础上,制订形成符合时代背景,具有前瞻性的“互联网+”时代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标准。

(三)以岗位和行业标准为依据,重构物流专业课程

参考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2017年7月,国务院新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分析物流职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课程,将职业资格考证、行业标准、企业管理规范融入到课程开发中,根据智慧物流行业人才的需求,有效设计实训、实践环节,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重组课程体系,遵循“宽基础,强技能”的原则,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智慧物流模块,包括物流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化的能力。

(四)建设“理念先进、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针对智慧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参考物流职业岗位标准,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标准下,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智慧物流实训室,引进数据存储系统及手持终端、温湿度传感器套件、烟雾传感器套件、气体传感器、箱式产品检验称重辅助装置、生产工位检验人员信息登记软件及检验操作界面、物联网试验耗材、RFID中间件软件、RFID台式标签写卡器、RFID标签,视频追溯系统、完成自动搬运、自动上下架、自动分拣、自动播种、自动配送、自动识别、自动规划运输和配送运输路线的任务。

(五)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

校企合作是培养智慧型物流人才的重要途经之一。校企合作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物流人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积极探索研究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鼓励学生及学生家长参与理事会。通过校、企、学、学生家长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学、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逐步完善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2)借助合作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企业共同开发“智慧物流”精品课程。校内教师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互联网式物流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业务流程、操作规范,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来给学生上课,专兼职教师共同合作,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共同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精品课程。(3)积极探索校企共同开发校内实训室。为拓展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做好校内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争取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室。

(六)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竞赛

互联网背景下,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开展了多项比赛,如中诺思的“智慧物流方案设计”比赛,百蝶杯“链战风云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往往需要团队参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毅力,也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学生知识的不足,更好地认识自己。所以培养智慧型的物流人才,需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重新规划,调整教学课程,使相关课程开设时间和相应的竞赛时间相衔接,并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搭建校内比赛平台,举办校级比赛以实现好中选优,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七)以培养智慧物流为目标,建设特色专业群

既懂物流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能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因此,培养复合型的物流人才,物流业务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和云服务、互联网+的运作特点,不仅需要物流管理专业本身的发展,同时需要相关专业的平衡发展。因此,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会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群建设,构建先进物流管理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三、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挑战,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培养智慧型的物流人才,众多高校都在探索。文章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策略。

猜你喜欢

实训室校企物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