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长制视角下南水北调工程管护探讨

2020-01-19王昕然

中国水利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河长工程

王昕然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水务管理所,100025,北京)

“河长制” 成功破解了我国前一阶段管水治水的困局,也给南水北调工程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科学设计、合理推行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能有效提升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与保护水平,助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程概况

2014 年12 月12 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南水北调水从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蜿蜒1 432 km,自湖北经河南、 河北, 流入北京、天津。 截至2019 年12 月16 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0 亿m3,40 多座大中城市、260 多个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 亿。

以北京为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5 年来,北京累计接收南水58 亿m3,占中线工程调水量的近1/3,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 200 万, 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73%来自南水北调水,居民饮水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密云水库的蓄水量突破了26 亿m3, 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也由1.0 提升到1.2,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 mg/L 降低至120 mg/L。 南水北调工程打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命脉,贯通了区域发展通道,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跨流域调水的成功实践,显现出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二、运行管理难题

1.协调工作量大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连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沟通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东线一期工程连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沟通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工程跨流域、跨省市,上下游联动和保护需求较大。在涉及水量调度和分配的问题上,各方需求不一,在现今水权交易体制尚不完备的条件下需要各级党政领导进行统一协调。调水干线水管单位即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管理局和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与地方工作对接和协作也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参与和支持。

2.配套工程管护任务艰巨

南水北调工程干线及其附属工程的运行管理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管理局或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统一管理,受水区各地市为了合理的用好南水北调水, 优化本地水网配置,往往需要建设相应的管道、渠道、水厂等配套工程。 有的配套工程渠道在地上,类似城市河流,有的配套工程管道埋设于地下,就像流淌在城市里的“地下河”。 这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作用,配套工程渠道污染可能引起市民恐慌,配套工程管道破坏也会造成城市部分区域断水。 因此,应当充分重视配套工程的管理与保护,明确管理责任和范围,落实责任人,做好与属地政府的沟通合作。

3.工程运管难度大,人力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长,设备设施种类多、专业门类多、结构复杂,需要较多专业人员进行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工程调度、运行、维护、监测的工作任务重,处理复杂信息、分析处理不同运行工况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面临工程管理难度大、责任重、人员相对不足等困难,很难有更多能力协调工程沿线地市之间的关系。

4.工程保护要求高,执法权限相对较低

南水北调干渠水质较好、水体清澈,表面看不深,但实际渠道内水深达到5~7 m; 中线工程全线自流,干渠内水面平静, 实际水下流速很快;渠道护坡坡面长期被渠水冲刷,十分光滑,如果有人不慎落水,攀爬上岸难度较大。 因此,南水北调干渠水深流急又难以施救,这就要求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做好工程保护,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实施封闭管理,防止社会人员误入,做好宣传教育,最大限度的保障市民安全。 而保护范围划定立法、社会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也需要属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

南水北调干线工程是一个线性工程,各市、区、县的配套工程往往是以输水管线工程为依托, 以分水口、泵站、闸站、水厂为节点或终点星罗棋布的工程。 它们的特点是:①管线长、分布广,往往是沿着城市主干道形成一个个输水环路, 供给千家万户。 ②位置偏、条件差,路由选址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多种影响。 ③供水保障率要求高,很多水厂都是南水北调水单水源水厂,一旦管线、 工程设施被破坏或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安全。 其特点导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对于涉及工程穿跨越、交叉施工、管线占压等建设信息了解较为滞后, 不利于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提前部署,主动作为。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执法权限也较低,一旦发现有工程违法现象,执法难度较大,需要属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为此,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做好群众监督,畅通违法举报渠道,加强与属地村、镇政府的合作,加大工程保护力度,尤其是对输水管线等重要设备、 设施的保护,严防威胁工程安全的事件发生。

5.水质保护任重道远

南水北调输水干渠与部分公路、铁路并行或交叉,可能受到社会道路交通事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发生水体污染。在夏季高温等极端天气下,渠水可能受到藻类增殖或其他因素影响,引发水质破坏的极端事件。这就需要部分属地政府的重视与配合, 做好应急处置, 必要时做好短时断水的准备和公众舆论引导等工作。

三、在南水北调工程运管和保护中应用“河长制”

南水北调干渠及其配套工程就像一条条“人工河”“地下河”,共同肩负着为城市供水、为城市居民服务的重要任务。 强化红线约束,确保南水北调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水量充足,水质达标、稳定,也是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的基本要求。 落实空间管控,合理划定工程保护范围是南水北调工程保护的重要载体。 实行联防联控,破解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与工程保护难题,是有效保护南水北调工程的必然要求。 一个水量充足、水质安全、生态优美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关系着受水区上亿居民的民生福祉。 从这些角度来看,把南水北调干线及其配套渠道、管线等工程纳入“河长制”范畴,或推行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有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建议南水北调干渠及其配套工程所在地建立南水北调工程 “河长制”体系,遵循《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由各级政府党政领导担任南水北调工程“河长”,破解管线占压、违规施工、执法难、监控松等突出问题,有效保障工程安全。通过科学分解目标、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考评、奖惩等手段,促进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全面落实。

南水北调工程“河长”的主要任务应当围绕工程保护开展,各级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应牵头组织清理和整治如管线占压、违规施工、违规穿跨越、非法圈占、人为破坏、盗采砂石、污染水源等危害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跨省、市、区(县)南水北调工程的上下游、左右岸综合治理和工程保护;督导检查下一级河长或相关部门工作,严格目标考核,强化激励问责。

四、“河长制”思路必将在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 年11 月18 日, 李 克 强 总理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中指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 进一步打通长江流域向北方调水的通道, 有助于提高我国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优化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格局。 要适时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南水北调工程一定会迎来又一个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结合前期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经验分析,南水北调新建工程, 尤其是新建配套工程的难点在于拆迁,顺利的搬迁、安置是保证工程如期完工通水、 发挥效益的重要一环,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脱贫攻坚的成果紧密联系。 因此推行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应将规划工程、规划管线、规划渠道等纳入到南水北调工程“河长制”工作的实施中去,借河长之力协调、解决拆迁等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推进我国水资源再分配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将“河长制” 与南水北调工程结合起来必能产生出强大的治水合力。 在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管护与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制度的优化,重视大数据理念的应用, 重视无人机、5G 等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在工程管理与保护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逐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河长工程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建设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