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外交翻译及其形象构建研究

2020-01-19李成静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交受众国家

李成静,张 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一、引言

国家形象能够直观地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是提高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必要途径,如全球化下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断通过翻译输出自己的国家文化和民族形象,几乎形成了一种文化霸权[1]。而外交翻译作为沟通各国政治活动的桥梁,是对外交流中他国民众了解某国家政策立场最直接的媒介。对于近几年来某些国家炮制的“中国威胁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我国特定文化语言、历史现状不太了解。外交翻译的重要作用就是化解这种不解,展现我国真实的国家形象。我国的外交翻译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迁,在构建大国形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近年来外交翻译里层出不穷的灵动翻译方法,既准确阐述了国家政治立场也注入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这种灵动的契合达到了政治目的与文化传播的双重效果。

二、国家形象简述

形象一词对应英文中的“image”(an iconic mental representation),即形象是通过第三方媒介产生的一种公众心理再现。作为形象之一的国家形象,实际上是在国际关系与传播领域下,人们对一个国家和其人民的心理预设。国家形象是由“我形象”(主观塑造的自我形象)、“他形象”(其他国际行为体塑造认可的形象)及“错位形象”(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形象)三个方面构成的,具有二重性、复杂性、民族性等特点[2]。由于国家形象是国家在进行对外传播中某一主体产生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其在体现公众认知的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外交流及其国际地位,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提高层面也占据重要地位,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从历史悠久、辉煌安定的古代中国到闭关锁国、苟且偷生的近代,再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我国国家形象因时而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形象构建愈来愈受重视,一改以往被动局面,可以说是打破了某些“他形象”的标签。尤其近来“一带一路”创举的切实开展、5G 网络的到来,“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等国家形象已鲜明确立,中国特色理念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和平崛起”最能体现新时代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追求。

三、习近平新时代我国外交翻译

(一)习近平新时代我国外交翻译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使得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我国似乎已成为各国媒体的讨论“热点”,一举一动无不备受关注,作为外交翻译载体的对外宣传媒介不断发展,承担着对外宣传的使命。而世界舆论的“西强我弱”局面仍未改变,不少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还是投之以怀疑的目光,如近年来某些媒体一直用台独、藏独做文章,恶意丑化我国形象。

尽管身正不怕影子歪,种种原因还是迫使我国转变外交翻译策略,以受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将形象宣传意图生动地隐藏在客观报道中。在新时代外交翻译中,我国改变以往近乎“强加”政府思想的翻译方式,寓情于“译”,充分考虑受众意识,淡化“形象塑造”意味,更好地达到了形象塑造的目的。

(二)外交翻译对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中国形象是由不同类型的文本共同构筑而成“集体想象织物”,是西方文化的“他者”镜像[3]。因此,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在我国对外翻译的历史进程中,文学翻译占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文学翻译所塑造的国家形象,明显更加委婉,体现着一种“软形象”。这种软度,使文学翻译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展现着一种“上善若水”的包容特性。但文学作品中主观因素较多,用以评定一个国家形象难免有失偏颇,会令受众陷入片面判断的境地。外交翻译顾名思义极具政治外交倾向,带有潜在的政治目的,翻译的准确性与专业性是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时代不同我国的外交翻译策略也随之改变。

西方国家最为关注的是从宣传文件所透露出的各国政治信息和国家发展走向,而国外媒体对我国的片面报道居多,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4]。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海外媒体虽然影响力剧增,但还是“笼罩”在如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阴影之下,它们长期引导着世界舆论走向,中国声音还是极为微弱,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国家形象在媒体流动中会受到第三方影响,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曲解,导致“形象”到达受众时呈现的是片面的甚至完全不符的形象。

翻译策略、译文质量、公众认识与国家形象存在紧密的方向性联系:翻译策略→译文质量→受众认知→国家形象,因此,我国在国家形象构建中,要提升对外交流媒介的影响力,还得从最本质的载体翻译出发,充分考虑受众的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巧妙运用翻译手段,提高译文质量,从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及公信力,摆脱“被定位”的困境,最终减少世界各国因翻译问题而产生的对我国形象的偏见。

四、新时代国家形象构建下外交翻译的特点

(一)政治意识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外交翻译从本质上来说必须坚定本国立场、服务本国利益。由于外交翻译的特殊性,其翻译过程中的微小错误,尽管译者无意,也会促成某些势力的“有心”之举,使其趁人不备偷换概念或大做文章,损害我国国家形象,甚至使得以往千辛万苦塑造的正面形象一夜崩塌。承载国家政治态度的外交翻译必须进行严格审查,不得有扭曲我国政治立场、侵害其他国家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的嫌疑。我国翻译固有领土黄岩岛、钓鱼岛与南沙群岛时,并未使用国外媒体所译的名字,而是用“Nansha Islands”、“the Huangyan Island”和“Diaoyu Islands”进行翻译,这样翻译直接宣示了我国主权,也给试图分裂我国国土的部分媒体亮出了中国态度:任何企图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或思想都是不被我国接受的,从而向国际社会塑造出一个“立场坚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形象。

在处理国家关系时常需避免言语冲突或针对,因此以往的外交话语较为含蓄婉转,如“深感同情”“强烈谴责”等词使用频率极高,削弱了原词的语义,一定程度上,其向外界塑造了一个包容的中庸大国形象。而随着“中国威胁论”的传播,我国受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挑衅也不断增加,为克服外交辞令的柔性,这些词语使用的频率也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立场极为坚定的外交术语。为适应这些外交辞令的转变趋势,外交翻译的翻译策略也随之而变。而尽管外交翻译策略更趋向灵动性、注重受众理解能力,但其政治立场依旧坚定,甚至其在这种转变中政治内涵似乎也加深了。

(二)受众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意识形态下的交流壁垒也逐渐削弱,国家意志掌握下的对外翻译早已为以接受国主动需求为导向的翻译模式让路。外交翻译归根结底仍是一种跨交际传播行为,其最终目的在于输出某种思想意识,而国家形象是在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中交叉影响,具有多元性。因此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外交翻译在满足受众对一个国家基本立场的理解上,还应注重受众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化差异,毕竟翻译过程中共性易译,个性难翻。过多的直接翻译政治术语如“三个代表”、“四个全面”等意识形态术语,会使得受众云里雾里、不知所言,甚至觉得枯燥无味,以至于在心中塑造出此国家呆板不知变通的国家形象来。因此外交翻译中要少用极具个性的政治术语、淡化官方色彩,避免华而不实而至适得其反;必须依据“三贴近”原则来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多的“宣传腔”与“政治腔”,做到措辞运用得当,用意含而不露[5]。

在新时代下习近平重要发言是注重受众意识的最佳例子之一。如其在2019 年新年贺词中面向国内民众多次使用“乡亲们”、“接地气”等词语,口语色彩浓厚,十分贴合民众,显示出其朴实亲民的话语风格。而面向法语地区受众时,由于历史传统差异与文化的多样性,译者直接将“接地气”翻译为“fournir de grands efforts”使其符合译入语受众的语言规范,不片面强求“接地气”的“法式”译法,简单明了。众所周知,习主席的发言的翻译中经常使用“we”,“nous”此类人称代词,而非第一人称,小小细节在受众接收言语时,能在脑海勾勒出一个亲民和善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也会对这个国家领导人领导下的国家心生向往之感。

在国家形象构建中,接受传播的受众一般是积极主动了解某个国家的的个体,而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良好国家形象的构建,因此,在外交翻译中必须注重受众的语言特征,采用正确的外交翻译方法,必要情况下进行直译、意译、补译或“断舍离”,让受众听到真正的中国声音。

(三)文化自觉

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重塑中国形象,当下尤其有必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这三方面的关系[6]。文化自信是国家形象塑造下的重要精神载体, 是其传播的预设。在国际对话中,中国形象不断找寻自我的定位,依靠着深深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屹立于世界之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在海外备受好评,在体现中国文化外交步伐加快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形象推广的飞速发展。的确,新时代外交文本善用成语、俗语、谚语等,别具中国特色,间接展示了我国文化的多姿多彩。我国外交翻译中,多用文化认同、文化阐释和文化改写等策略进行翻译,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形象塑造和传播优秀文化的目的。如习近平在第十三届G20峰会上的发言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句被译为“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observed that"Reviewing the past enables us to learn about the law governing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此句在原句基础上补充了内容,指出此原句的作者是一位中国哲学家,这种补充建立在一种特有的文化自信上,将中国古老的智慧直接传递给了受众,使受众不知不觉在脑海中塑造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的形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翻译中逐渐透露出强烈的文化自觉性。如法语翻译中城市名的变化,以往惯用Pékin 指代北京,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外译者直接使用中文拼音Beijing 来指代。

习近平在其重要发言中善于广征博引中国俗语、谚语以及各修辞手法,将严肃的政治话题转化为逼真形象的平民话语,增加了受众的青睐和情感认同。如世园会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一句译成“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killing the hens for eggs" and "draining the lake for fish" is at the dead end.”源语中引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成语,译本中将其直译,浅显易懂、原汁原味,与全文语境一致,不显突兀。最大程度地在译入语读者心目中建构和传播了中国负责任大国以及注重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形象。这种译法有助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丰富译入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带给译入语文化一种新奇且趣味横生的表达法,译入语读者也会潜移默化地在其脑海中构建原语国的文化形象。

又如在2018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古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这也是典型的文化自觉的体现。而在外交翻译过程中古诗词的翻译难以保留其固有特色,毕竟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译者在原有基础上面向受众,只能将其意译为“How I wish I could have ten thousand houses, to provide shelter for all who need it”与“Building a high-rise begins with mounds of soil”。

尽管面向国外受众翻译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句、词较为困难,但随着翻译策略的不断改进及翻译人才水平的不断提升,外交翻译中文化自觉性不断突显,其以较准确、雅致的方式将某一民族固有的文化传递给受众,极富感染力,不知不觉在受众的脑海中塑造出一个文化大国形象。

五、结语

新时代形象构建下我国外交翻译具有政治意识、受众意识、文化自觉等三大主要特点。外交翻译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准确性即立场必须坚定,而后是依据外交辞令变化趋势下的受众意识与文化自觉。也就是说,外交翻译中要构建一个真实的国家形象必须在一定原则下注入国家特色,尊重受众的历史文化风情,不强译、不强迫受众接受政治色彩强烈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感染往往是塑造国家形象最微妙也是最佳的方法。尽管新时代下我国外交翻译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进步明显,但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过分强调受众意识而导致文化特色流失的问题;如何平衡好外交翻译中准确性与模糊性的问题;如何在翻译中国特色语句时达到文化传播与形象塑造最佳效果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而要真正达到中国特色与外交的完美契合,还需从翻译入手。

猜你喜欢

外交受众国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