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2020-01-19刁丽丽
孙 民,刁丽丽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对历史唯物主义作过专门的界定,但是这绝不表明,马克思缺乏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恰恰相反,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看似零碎化的哲学思想却体现着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对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认识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内涵,不仅要分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变革,而且还要阐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所体现出的多重维度,进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哲学思维变革
毋庸置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范式,是马克思哲学思维变革的理论产物。在马克思之前,近代西方哲学形成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始终以理性作为哲学的研究内核,主要表现为思维中的自我意识哲学,即在精神层面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然而,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开创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这无疑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尽管如此,却不能忽视马克思哲学思维变革的过程,因为这是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的重要一环,也是深刻透视马克思哲学思维变革的内在本质所在。因此,深入探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哲学思维变革,必须坚持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思想史入手,这样才能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独特的思想境遇和理论内涵。
不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质上都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内在表现。必须指出,在青年黑格尔时期,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同样受到启蒙理性主义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浓厚的黑格尔色彩。众所周知,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哲学,倡导在社会的发展中要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这本质上是源于当时德国的现实社会缺乏独立性和自由性。在哲学的表现层面,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时,就指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缺陷在于,原子的运动缺乏自主性、独立性、自由性。正如戴维·麦克莱伦所说:“因此马克思倾向伊壁鸠鲁的观点有两个原因:首先,他强调了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它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对‘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强调,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超越‘总体哲学’体系的道路。”[注]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无疑,马克思接受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试图通过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来解决德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也正是在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在碰到真正的物质利益问题时,转向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人本主义批判。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认识到德国的社会发展现实表明自我意识有自身的理论缺陷,对德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深入挖掘自我意识的内在社会关系。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就是,农民的物质利益受到了侵占,社会底层的农民并无自由性和独立性可言。“人们的社会关系会变成‘崇拜物’(即死的事物还继续神秘地统治着活人);自然的支配和占有关系被颠倒了,人被林木所左右,因为林木只是客观地表现了社会政治关系的一种商品”[注]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页。。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社会关系已经异化,自我意识哲学理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人们物质利益不受损害的问题。因此,马克思深刻认识到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即必须从社会关系出发认识影响人们物质利益的政治经济学根源。
如上所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逐渐清算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自我意识哲学之后,由于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费尔巴哈类哲学的基础上,最终超越了人本主义的类哲学理论。在费尔巴哈看来,类哲学应该建立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人本质的异化根源在于宗教,人实质上是自然的存在物。无疑,相较于以前的哲学家而言,费尔巴哈的类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意蕴,是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唯物主义转向。然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缺陷就在于,把人理解为感性直观的人,人的本质被视为爱与意志力。费尔巴哈指出:“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页。很显然,费尔巴哈虽然揭示了人本质异化的根源在于宗教,但对人本质的理解始终没有逃脱理性和意识的范畴,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缺陷所在。
相较于费尔巴哈的类哲学思想,马克思从劳动的视角来认识类存在物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本质上反映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人自身作为类存在是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同时人是一种有生命的类,是普遍而自由的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不能仅仅在自我意识中来确证自身,而是应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来表征自身的存在。毋庸置疑,这是对费尔巴哈在爱与意识中探讨类存在物本质的超越。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人作为人类存在物就在于人具有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特性。然而,在社会现实中,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类主体”出现了异化。“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相异化;第二,它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162页。。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把类特性变成了人自我持存的手段,个人的生活目的却成为维持生活的手段。
正是在上述层面上,马克思认为应当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这样才能实现人的类本质。诚然,此时的马克思哲学思想还具有人本主义的批判色彩,真正体现马克思哲学思维变革的,就在于对实践的独特理解。以往的哲学家也谈论实践的内涵,例如亚里士多德把实践视为一种追求“善”的目的性活动,康德和黑格尔将实践理解为理性精神层面的存在。马克思的对实践的创新理解就表现在,实践应当从社会关系变革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生产实践是最为关键的。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也就是说,全部社会生活的内容都能找到实践的依据,人类理论思维的正确与否都能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也就启示我们,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通过实践对社会进行变革,从而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了马克思哲学思维变革的关键一环。
最为重要的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立足现实社会生活,在对以往哲学家理论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了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范式。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哲学思维变革的把握,就是要从马克思哲学史的发展演进中,探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化过程,这样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总而言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区别于其他哲学家哲学思想的显著标志,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创新的本质表现,真正彰显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创新意蕴。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的几重维度
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的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视角。总的来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有着独特的理论维度,这些理论维度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具有现实之维、批判之维、实践之维、价值之维等多重维度。不难发现,这些维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探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而且还能进一步夯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现实之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阶段。通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和文明输出。在当时社会的发展中,资产阶级的文明占统治地位,迫使其他落后民族接受资本主义的文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迫使除它之外的一切民族,如果想保持自身的发展,就必须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是因为这些资产阶级要变成资产者,就需要推行他们所谓的文明。总之,一个新的世界被资产阶级按照他们的面貌创造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36页。。此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先进的生产力,不仅掠夺落后地区的资源,而且把资产阶级所谓的文化输出到这些地方,迫使他们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企图从精神上对落后民族进行统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的古老文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的资产阶级文明让农村从属于城市,文明的国家应统治开化和半开化出的国家,资产阶级的民族也应让农民的民族归从,东方社会也必须从属于西方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在殖民掠夺的同时,也进行着文化的掠夺,试图让资产阶级的文明成为人类普遍遵守的文明。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文明的传播有其有益的一面,也有其弊端。马克思正是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虚伪的精神实质,认识到了只有阐释资产阶级的文化观,才能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做好准备。依据马克思的观点,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是一种虚假的文化,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知,其实马克思也是非常支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鼓励多种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但是对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持批判的态度。
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传承已是不争的事实。马克思已经看到,所谓的西方文明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政治史和宗教史的传播。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对观念和现实的历史性叙述的关系,都表明文化史的全部内容是政治史和宗教史[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页。。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都是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宗教观念向外兜售。从本质上讲,这是资本主义哲学文化的诸多外在表现形式。然而,不能否定的是,马克思也对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交往的普遍化对文化的传承持肯定态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深刻认识到,各个地区建立的贸易关系,除了取决于交通工具和政治关系,同时也取决于交往地区的文化水平。这也就是说,建立在交往发展水平之上的文化联系,对于民族地区摆脱落后的发展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面对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哲学思想永远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在这种哲学发展背景之下,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人更多的是一种资本化的人。马克思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之后,通过著书立说宣传服务于无产阶级之觉醒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在行动实践上,马克思也积极参加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工人运动,不断提升工人阶级的文化理论素养,为积极反抗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做准备。马克思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阐释如何反抗被奴役、被剥削的状态,这就把无产阶级的进步提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生存论的高度。
第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批判之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虚假哲学观的批判。反过来讲,对资本主义虚假哲学思想的批判,其实也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在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意识只是居于从属性的地位,对抽象思辨的哲学本身的批判,不能以某种形式和某种结果的意识为根本依据。就是说,对意识文化历史的批判不能从外部现象和观念进行分析。批判的内在本质在于将事实同另外一种事实相比较,而不是把事实和观念相对照[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这就告诉我们,对文化意识本身的批判,不能从某种意识为出发点,也不能将观念和现实作比较,而是要在现实的内在矛盾中去把握。其实,这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立场,是我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批判的前提。
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是一个异化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在异化劳动的促使之下,人的类本质出现了异化。建构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人的自我发展的异化,其实是社会异化的外在表现,并最终导致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丧失。对于受压迫的工人而言,在工厂里进行机械化的操作,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精神文化提升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中世纪社会,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是僧侣,这部分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历史转折的重大影响。商业发展的兴盛和书报印刷业的发展需要,打破了诸如僧侣对读书写字的垄断,同时比较高层次的文化事业的垄断也随之被打破[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虽然说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垄断被打破,但是在分工日益细化的时期,工人接受的文化也只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而被迫接受的,这种文化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的,是已经被异化了的文化。
进一步思考可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而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政治的、法律的等等,这些都被称为意识形态的形式。毫无疑问,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势必要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这种虚假性就表现在满足少部分人的利益,从而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幸福。马克思认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是由这个统治阶级本身所决定的。总而言之,每一个社会发展特定时代的具有统治性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0页。。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在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地位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手段来实现的,尤其是通过哲学理论的精神力量来支撑的。
所以,马克思要批判的就是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虚假的社会共同体。正是在这种虚假意识的统治下,资本主义鼓吹的民主、自由、博爱等口号,仅仅是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满足。进一步讲,这些意识形态是通过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主观臆断而完成的,是通过思想意识来决定意识形态,并非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来思考的。很明显,马克思所要批判的就是这种“天国”的上层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反映无产阶级真实的哲学意识形态。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精神的资本化,资本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日益加深。一旦将资本引入到意识形态领域,资本就会左右哲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就会牢牢拴住所谓思想家的思想观念。在马克思看来,要破除这种局面,还哲学发展一片净土,就应该对资本异化进行积极扬弃,科学看待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实践之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明确说明了包括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的。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类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且还在于人类有自身发展文化的积淀。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从最开始的人从动物界分离来看,动物和人在根本上是不自由的,然而人类迈向自由的每一步,都是人类文化的进步[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很显然,文化上的真正发展,才在本质上把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在这里,文化的进步其实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有助于实践智慧的创造,反过来,生产力的进步拓展了文化的发展领域。不论是中国的华夏发明,还是西方的希伯来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本质上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实践之维,还体现在劳动在哲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之前,由于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黑格尔就尝试着把人的意识和社会的发展看成是劳动的结果。之后,马克思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的劳动理论,称赞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黑格尔劳动的本质性特征。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劳动的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指出了黑格尔忽视了劳动的消极一面,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当中劳动所产生的消极后果。马克思指出,历史上任何社会的前进都不能离开劳动,包括任何财富和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源于劳动。从对立面来看,我们发现离开社会的任何“有益的”劳动都是不存在的[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9页。。很明显,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可知,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哲学精神文化。对于何谓“有益”劳动,马克思指出能够达到预期有益结果的劳动即有益劳动。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分工的条件下,人们可以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内涵。明确的分工应该在所有人中进行,所有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充足的物质储备都是通过分工所生产的东西来完成的,并且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去获得历史发展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包括艺术、科学、社交方式等在内的历史遗留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8页。。在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马克思把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看成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其二,分工是保证人们有闲暇时间丰富自身文化的基本保证。分工本身就是劳动产物,只有生产力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化,人们才会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自我安排。归结为一点,劳动是文化的源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保障。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无产阶级备受欺压,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受到了限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谈到,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异化劳动制约了无产阶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工人生活要素的需要,主要涉及肮脏、堕落、腐化等被称为文明阴沟里的东西,然而工人真正的需要并不是阳光、空气以及动物层面简单的爱清洁的生活习性,即工人的生活要素主要是由违反自然规律和日益腐化的自然界而组成。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不会以作为人的真正方式,而是以非人的方式、动物式的方式而存在[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从这段话可知,人们在异化劳动中,走向了文明的阴沟,走向了腐化堕落的深渊。其实,这也就是马克思较黑格尔对劳动的认识更科学的地方,马克思看到了劳动消极的一面。正是以异化劳动所表现出来的消极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方式也变了样。
第四,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价值之维。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命运,通过变革旧的社会生产关系,积极构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共同体。在马克思晚年,他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世界的东方,提出了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从当时的社会发展来看,东方的俄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然而这里的无产阶级运动却很高涨。对于俄国能否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公共占有形式,马克思认为,对于这个层面的问题,从目前可能进行的回答就是,当今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想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就必须使得俄国自身的革命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信号且二者能够进行相互补充[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页。。对于俄国而言,需要坚守的是自己的特定的文化传统,需要补充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这二者相互补充,俄国才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
除了对东方落后地区的关注,马克思也十分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经由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步过渡到工业文明,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文化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就体现在人类文明形态的不断演进。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发展三形态说,即以人为依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的以物为依赖的阶段,再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无疑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的活动只能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发展程度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然而,在第二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普遍交往的确立,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才得以提升。对物的依赖性的阶段,其实主要是以工业社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
第三个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实现。这个高级形态的人类文明,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那里才会实现。原因就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绝对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地丰盛,共产主义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资本主义异化的哲学已经得到了扬弃,随之而来的是共产主义新哲学。当真实的社会共同体被建构,就没有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压迫,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不难发现,马克思从全人类的高度出发,不仅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走向,而且力争构建一个能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高级人类文明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人们能够根据内心真实的想法去从事某种职业,而非为了维持生存被迫牺牲自身。
总而言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是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向往,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所在。马克思站在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推进人类文明形态不断演进。应当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科学内涵绝不止上述的几重维度,深刻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深邃意蕴,最重要的是能从实践的高度去把握,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理论的东西再美好,如果不能从改造世界的角度出发,那就只会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
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哲学发展在理论上创新的表现。马克思启示我们,走出精神哲学的误区,抓住社会发展现实,以实践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本质所在。有鉴于此,应当继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核,秉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立足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实践创造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从而彰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当代生命力。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应当创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形态,为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和理论支撑,进而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指导地位。具体而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对当代中国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众所周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整个思想的核心,最根本的就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这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始终。不难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具有理论的现实性,而且具有实践层面的运用,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性张力所在。面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了防止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教条化,就应当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立场上,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形态。这不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歪曲,而是对其在新时代现实社会中的创新,这样才能体现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时代特征和理论魅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1页。这也就是说,哲学发展实质上离不开特殊时代,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精神内核。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要继承其理论内核,同时也要结合当今时代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从中国的时代现实来看,中国社会的进步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指引,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页。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新的时代表现,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诊断同样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发展。有鉴于此,就是要在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双向发展中,在继承马克思哲学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秉承哲学创新的思维方法,真正推动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其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无疑,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我们的认识工具,同样是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工具,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历史和实践表明,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本质上都是在积极践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精神。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从习近平的讲话中可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色,这是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显著标志。换言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就在于吸收其重要的理论内核,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坚持,贵在创新其理论发展的形态。概言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不仅在于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同时还在于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果,这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提供理论源泉。
必须指出,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能在丢掉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而是要本着全面辩证的理论态度。正如戴维·麦克莱伦所言,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就在于这部分人没能剥去和撕开历史的外壳,使得马克思的思想能够被运用于证明不同政治类型存在的合理性,进而马克思真实的思想被差异性的解释所遮蔽[注]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5页。。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之间耦合性到底是什么,最重要的就在于哲学的创新,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哲学理论生命力的本质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推动实践的向前发展。因此,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一方面,要继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也要真正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中的作用。
最后,助推中国实现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本质,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也就是说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这一理论目标上,历史唯物主义也在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自由而全面的人。这也就进一步启示我们,应当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当今中国的理论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实践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进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毋庸置疑,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性,同样也具有超越现实社会的理想性,即为了人真正意义的解放。然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也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推动。正如卢卡奇所言,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是一种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
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开创性的事业,只有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才能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丰富内涵,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新的实践来源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已经迫在眉睫,这是衡量中国发展内涵的重要体现,同样也表征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独特思想境界。众所周知,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的建构是启蒙理性推动的,而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理论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这是东方和西方在发展道路上的本质区别。事实证明,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是对启蒙理性中资本逻辑的扬弃和超越,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独特理论魅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最根本上体现的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这才能真正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真实内涵。
总而言之,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内涵的探究,一定要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脉络中考察。唯有如此,才能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现实之维、批判之维、实践之维、价值之维。只有立足现实社会生活,以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才能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内涵,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和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价值指引。因此,要在继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的基础上,以创新推动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彰显马克思哲学在新时代实践中的现实意蕴。
Marx’sHistoricalMaterialismPhilosophyInnovationandItsContemporaryEnlightenment
Sun Min,Diao Lil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Abstract:In Marx’s classic works,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as not been put forward directly, these classics contain ric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ha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innov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reform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has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is at this level that the article then discusses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he innov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that is, the dimension of reality, the dimension of criticism, the dimension of practice and the dimension of value. The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novativeness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help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of Chinese Marx doctrine in the new era, and helps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science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philosophy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theoretic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