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2020-01-19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规划》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占全球50%以上。
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能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因此,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都纷纷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加快向新能源车的转型步伐,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据最新消息,英国将在10年内禁售汽油和柴油车。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加快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车转型的步伐。疫情成为欧洲电动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欧盟从今年1月开始执行最严碳排放政策,2020年碳排放需要比上年下降2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欧盟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87万辆,较上年增长290%。为此,德、法、英等欧洲各国今年都将电动汽车补贴作为疫情后复苏计划的核心,推动了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大暴发,今年前10 个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92万辆,同比增长115%,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销售市场;预计全年将销售新能源汽车120 万辆,较上年增长120%以上。在碳排放政策的倒逼下,欧洲汽车电动化激励政策将持续发力,新能源车销量将持续向好。最近的一项来自环保组织的研究表明,在欧洲电动汽车平均比同类汽油车的清洁度高数倍,能够有效改善欧洲的环境污染。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目前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吸引了全球新能源车领先者的投资,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一家超级工厂去年在上海投产,生产的Model 3电动汽车今年已经销往欧洲;大众汽车集团投资170亿元的MEB(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工厂最近在上海竣工投产。在占新能源汽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领域,中国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生产的动力电池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1/3。据华盛顿非营利环保组织SAFE发布的报告,全球正在建设的142个超大型锂电池工厂中,中国有107个。全球汽车制造商未来5至10年在电动汽车开发和生产领域的投资将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的投资将在中国。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地,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主导权,由大变强,成为最大的课题。
为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规划》提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迎来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良好历史机遇,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