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向赛场走去
2020-01-19邱骊吉
文/ 邱骊吉
短发,运动衫,
成竹在胸,一览风云的气势,
能让人隐约看出腿上有旧伤的步伐,
眼镜挡不住的凛然眼神。
这是巩俐在电影《中国女排》中饰演的郎平,
郎平本人看了都说,真像,
她看得都有点恍惚了。
大年初一的银幕上,
巩俐向人声鼎沸的赛场走去,
她将诠释一段永不言弃的传奇人生。
你为什么打排球?电影《中国女排》剧照
演教练,当然要打球
巩俐说电影《中国女排》找到她演郎平的时候,她感觉眼前仿佛有个巨大的排球一下子朝她扔过来,“把我给打懵了。”
郎平的排球人生是中国几代人的热血记忆,从1981年作为主攻手为中国女排拿下第一冠,到成为教练后数度将中国女排从低谷带回高峰,她的身影就像“女排精神”本身一样陪伴着中国女排的荣耀之路。要在大银幕上真实呈现这位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纵使演技实力强如巩俐都感到紧张。“能演郎平真的是我的荣幸。”巩俐曾在去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说:“郎平在我心中一直是个非常震撼的形象,所以知道要演她的时候,突然心里有点没底了,压力很大。但真的让我演的话,我一定会用全部的精力把她演好。”
去年8 月,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在宁波举行,郎平率领中国女排以三战全胜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顺利拿到了直通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新闻照片一出,大家在欢呼庆贺的同时,也在照片中的赛场边上发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相传即将在电影里饰演郎平的巩俐,她穿着一身完全融入环境的灰色运动服,手拿纸笔,全神贯注地观察郎平指导队员时的一举一动。这时大家才知道,中国女排在宁波比赛期间,巩俐进行了长时间的跟队观察,接受排球训练,与队员们一起吃食堂,还参加过她们的赛前会议,将中国女排队伍饱满的精气神和郎平的举止习惯一起收入心底。在比赛现场见过巩俐的观众说她全程都在记笔记。在巩俐看来,为角色做这种功课是理所应当的事:“不然演出来就不对呀。”
巩俐认为,只有真正接触过郎平教练和女排队员,看过她们打比赛的样子,才能知道她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也只有自己打过排球,才能演好这个题材的电影。她说:“一旦拿到电影剧本,排球就不能离手了,我要和排球过日子。”一开始,她很担心自己演这部电影会有“技术问题”:“因为我不太懂排球。”因此学习排球成为必修的功课之一,认真的巩俐把球场上每个位置都体验了一遍,一传、二传、自由人……她说这是一个掌控全场的排球教练该有的知识储备。据郎平所说,巩俐相当有天赋,虽然没有系统学过排球,上场后却能发挥得不错。
由于巩俐的观察对象正经历着事关奥运会的重要比赛,她的观察时间由排球队里的日常安排说了算。“我总不能太打扰她们。”为了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动态,巩俐有时也会直接询问郎平,郎平也大方地自我剖析,提供给巩俐需要的表演依据。但在影片的拍摄中,郎平并不插手主创团队的创作,除了教练的工作太过忙碌的原因以外,郎平也相信“术业有专攻”,她由衷地称赞巩俐认真的态度:“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靠细节,不止是临场观察,我相信她之前就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和学习。其实我一直没看过他们的剧本,特别期待这部电影上映的那一天。”
“巩俐和郎指导很像很像”
去年十一国庆节前夕,郎平率领中国女排以十一场全胜的辉煌战绩获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令人振奋的欢喜气氛经过了一整个国庆长假也未散去,而就在此时,“巩俐版郎平”也在电影《中国女排》的预告片里正式亮相了。巩俐征服观众仅仅只用了一个背影—微驼的后背,不紧不慢的步伐,带着那种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竟叫人完全分不出这是巩俐还是真正的郎指导。当她走进赛场,镜头转向正面,观众更加震惊地发现,她几乎是一举手一投足都变成了郎平,无论是手里夹着笔排兵布阵的气势,还是爽朗大笑时身体后仰之类的小习惯,都堪称是学到了精髓。
熟悉郎平的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比观众们早一步看到巩俐的郎平扮相,她都觉得非常惊奇和佩服:“第一次看到演郎指导的巩俐老师的时候,我们集体‘哇’了一声,因为她那个举止神态,包括眼神和手指的动作,都和郎指导很像很像。”
从第一次亮相开始,巩俐就让大家看到了真正的演员拥有怎样神奇的魔力。分明大家之前都觉得巩俐与郎平的长相气质没有太多相似之处,可看到戴上眼镜的巩俐拍着朱婷的肩大笑的剧照,都以为那是从赛场上拍下来的郎平教练的照片。郎平评价巩俐饰演的自己说:“好演员就是不一样,她观察得非常仔细。其实朱婷更有发言权,她熟悉我平时的言行。”
电影《中国女排》剧照
对角色的细致钻研是巩俐坚持已久的习惯,她曾经说:“有的演员可能接到角色几天就能正式演出来,演得还很好,我做不到。我一定要一点一点地过戏,要问导演很多问题,弄明白剧情来龙去脉,然后再回去琢磨,想完了还要跟导演再谈,翻来覆去好几次。”即使是在玄幻题材电影里演白骨精,她也会琢磨白骨精应该有怎样的行为特点:白骨精不是凡人,所以她移动时要吊着威亚轻盈地飘来飘去而不是像人一样用脚行走,白骨精不需要呼吸,所以她说台词时不能让观众听到喘气带来的停顿。她跟导演讨论她演的白骨精有着一个怎样的前世,她说:“每个角色都应该有一个‘前世’,演员必须了解角色经历过什么,才能成为那个角色。”如此执著的探索和用心的演绎,才让巩俐的每一个银幕形象都鲜活得仿若近在咫尺。
这次出演电影《中国女排》,除了一如既往做足功课钻研角色、打磨每一个细节之外,巩俐还带着一股信念:中国女排是世界一流的队伍,所以这部电影也一定要成为能够走向世界的一流作品,郎平和中国女排的精神,值得通过大银幕向着全世界宣扬。全心全意地为自己要做的事努力,如此信念刚好也与坚韧的“女排精神”共通,或许也正因如此,巩俐饰演的郎平能让人看到一种触及灵魂内在的传神。
巩俐眼中的郎平,是一位永不放弃的真正的英雄。“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成为教练,她身上那种强韧的精神一直都在,就是‘一定要让中国女排屹立于世界巅峰,绝不会让中国女排失去光辉’,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优秀教练能够做到的,郎平她真的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郎指导与巩指导
电影《中国女排》里激烈的排球比赛,单靠演是很难演出来的。起初陈可辛导演尝试过挑选职业演员再教她们打排球,发现试拍效果不佳后,便请来了真正的女排运动员们出镜,其中就有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她在电影里演她自己。看女排比赛的中国观众都不会忘记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率领中国女排上演惊天逆转,拿下阔别12 年的奥运冠军。电影《中国女排》将当年奥运会上的关键比赛重现于大银幕,包括朱婷在内的众多中国女排国家队队员也按导演的要求在电影镜头前打起了球。拍摄片场仿佛时光逆流一般,让运动员们迅速入戏。不过,为拍电影打排球和平时打排球的区别还挺大,这时候,巩俐便真的在场上化身成了“巩指导”。
导演给朱婷讲戏:要做的动作是扣球,扣球之后这场球是一个怎样的比分,所以扣球时脸上要表现出相应的表情。第一次拍电影的朱婷对此感到很有挑战性:“我扣球的时候一般没啥表情,不知道‘非常紧张,心跳很快’要怎么表现,虽然表演老师会教我们,但就是很难做出来。”巩俐就给朱婷支招,不知道该如何转换情绪的时候,可以试着在脑子里想想其他的事,把心理状态调动起来。“巩指导”的建议十分有效,一点就通的朱婷表示有感受到表演的乐趣,还开玩笑说以后如果有机会还要来拍电影,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演别人。
巩俐20 多岁就扬名电影界,在许多普通观众的印象里一直是气场强大的明星,而在电影《中国女排》的拍摄片场,朱婷这样来自排球场的“新人演员”们却看到了一个有别于大众印象的“巩指导”。朱婷曾向媒体讲述电影的幕后花絮,提到巩俐会在拍摄片场教初学者表演:“巩俐老师其实很有耐心,非常随和。因为我们以前没干过这行,很多东西都不太懂,不知道面对镜头应该看向哪里,不知道说台词要怎么掐准时间。巩俐老师作为专业演员,就给我们讲解了很多经验。现场有人表演完成得不好的时候,她就会给出她的建议,跟大家交流在表演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做点什么。”
要演好大家熟悉的“郎指导”,在“巩指导”眼里其实也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但在巩俐面对的赛场上,永远有新的角色在等着她,而她总是欣然应战。“我就是喜欢挑战这样的角色。”仿佛就是在说完这句宣言之后,“郎平”朝着人声鼎沸的赛场走去。
电影《中国女排》剧照
电影《中国女排》
郎平的记忆,跨越3 0 余年的传奇篇章
“黄金时代”的女排往事
电影《中国女排》的导演陈可辛,在讲述这部电影之前,先讲起了一段往事。
“1978 年,我16 岁。第八届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对阵韩国女排,我就在现场看她们打比赛。每次回想当时中国队登场的那一幕,就会想到现在新一代中国女排运动员的风采。” 1978 年,18 岁的郎平刚入选国家队,是全队当中最年轻的队员。著名电影导演陈可辛16 岁时看到的恰好是她作为主力亮相国际赛场的第一场比赛。“铁榔头”的强攻频频奏效,中国队轻松速胜韩国队,观众席上的陈可辛与中国女排的缘分也就此缔结。
41 年后,陈可辛执导电影《中国女排》,以当年的“铁榔头”、如今的传奇主帅郎平为切入口,带观众重温中国女排激情燃烧的岁月。1981 年,中国女排破纪录打败排坛霸主日本队和强敌美国队首夺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体育三大球中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站上世界之巅的队伍。而在之后的30 余年间,中国女排已经拿下了5 个世界杯冠军、2 个世锦赛冠军、3 个奥运会冠军。
“大众对中国女排的情感已经远远超越体育本身,它跟整个社会全民的期待、希望和自信都有关。” 陈可辛导演真诚表示,影片选择的题材对于中国观众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拍摄起来也是一种挑战,但电影尽全力做好了每一个细节,希望能让观众看到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和不同年代的质感。金牌幕后组合陈可辛与监制许月珍、编剧张冀,继《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两部现实主义口碑佳片之后再度携手,与新加盟的著名电影导演张一白一起为影片保驾护航,巩俐、黄渤等实力派影星搭配中国女排运动员的演员阵容,也让观众对电影《中国女排》倍增期待。
跟随影片中巩俐饰演的郎平教练的回忆,曾经创下中国女排“五连冠”奇迹的“十二金钗”,在80 年代的漳州体育训练馆一一登场。而她们的饰演者,个个都是真正的“女排姑娘”。开拍前,电影《中国女排》剧组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素人演员,历时半年,才终于定下这12 位演员。其中,饰演队长孙晋芳的陈展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前国手”,曾随中国女排国家队出征2014 年世锦赛并获得亚军。她表示没想到能通过一部电影圆了“冠军梦”。与她有类似感受的还有饰演周晓兰的罗慧和周鹿敏的凌敏,她们都是从省队退役的职业排球运动员,而其他饰演郎平队友的演员们,也都是来自大学排球队的选手,形象气质无比接近当年的女排姑娘。
电影《中国女排》剧照
在剧组选角的过程中,素人演员们先要经过一轮表演培训,期间剧组根据培训的表现对演员进行淘汰和调换。等到各个角色的饰演者定下,新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她们被要求到国家图书馆、网上搜集关于角色的资料,去理解、揣摩角色的性格、打球特点等等。导演陈可辛对最后的结果相当满意:“虽然她们全是运动员,但我拍了这么多戏,从来没有演员演得那么真实,运动员的潜力真的很奇妙。”其中,“还原度”最高的选角,想必还是青年郎平的演员—郎平的女儿白浪,她在郎平本人的两次鼓励下,慎重地接下了这个重担。白浪从小就练排球,而且大学时还是校队里的主力队员,但为了在电影中还原她妈妈郎平的排球水平,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出演这部电影,也成了母女俩之间奇妙的继承,白浪说:“我妈妈从来没给我讲过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感谢《中国女排》给我机会饰演年轻时的妈妈,我终于知道了她和她的姐妹年轻时有多苦、多棒。”
为保证体育方面的专业性,电影《中国女排》剧组从选角、服装再到场景道具,都力求1:1 还原历史。拍摄1981 年女排世界杯对阵日本的决赛时,剧组也请来了日本的专业女排运动员饰演当年的日本队,其中更有前日本国家队成员。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中国队的演员们也仿佛老女排“附体”般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但表演难免有遇到瓶颈的时候,眼看迟迟达不到导演对于“致命一扣”的要求,“队长孙晋芳”吼道:“我们一鼓作气,拼了!”此刻,镜头下的演员们和历史上的女排队员融为一体,在场上完美配合,完成了导演的要求。饰演曹慧英的毛雯回忆说:“这场球我们打疯了,感觉那一刻,我们就是中国女排。”
郎平回忆里的中国女排,走过30 多年风风雨雨,经历过艰难与低谷,但每次都能顽强地重回巅峰。郎平在役时期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21 世纪初陈忠和教练开创中国女排的第二个黄金时代、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夺冠之战、2013 年郎平回国挂帅带领中国女排再攀高峰……这其中的任何一段往事搬上大银幕,都能唤起热血沸腾的全民记忆,电影《中国女排》将在大银幕上,把这些中国女排史上的名场面一一复现。
“白金一代”的光辉重演
女排精神代代相传,女排的辉煌成绩永不止步,郎平打造的新一代中国女排队伍,已在五年之间三夺世界冠军,被海内外媒体称为“白金一代”。当影片的时间线来到有她们活跃的赛场,观众会看到许多与记忆里一模一样的面容,朱婷、惠若琪、徐云丽、丁霞、张常宁……里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队员,将真人出演电影中的自己,再现被郎平发掘、艰苦训练、“逆风翻盘”赢得胜利的历程。
郎平2013 年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时,中国女排已近十年与世界冠军无缘。执教国家队后,郎平逐渐建立起“大国家队”制度并在全国遴选新人。2016 年,郎平带队后首次出征里约奥运会,全队12 人中仅3 人拥有奥运经验,这支年轻的队伍起初并不被人看好。一开始的小组赛,中国女排以2 胜3 负的成绩勉强出线,而后,在1/4 决赛上就遭遇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队。面对8 年对阵巴西女排18 连败的巨大压力,女排姑娘们创造了奇迹。在先失一局后逆转翻盘战胜了巴西队,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击败自己曾在小组赛输过的对手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12 年又一次拿下奥运冠军。这段历程不仅让许多观众至今记忆犹新,对于赛场上的亲历者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在电影里重新打了一回里约奥运会中国对战巴西的比赛之后,她们表示:“由衷地回想起了当时我们有多不容易,我们每个人在重新经历一次后,都忍不住哭了出来。”
从“铁榔头”到郎指导,从郎平那一代人到郎平率领的“白金一代”,中国女排的每一代人都奋战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仿佛中国力量的缩影,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这贯穿几代人的热血篇章,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国女排》将带我们重温每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