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效 打造浙江矛调中心建设“示范区”

2020-01-18张逸龙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示范区纠纷矛盾

张逸龙

宁波是浙江省矛调中心建设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市。去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盯节点、高位推进,矛调中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宁波将如何圆满完成“做优县级中心、做强镇级中心、做实村级平台”的工作任务,形成“矛盾纠纷三不出,化解纠纷跑一地”的宁波矛调特色品牌,为全面展示宁波社会治理成果经验、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就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记者:宁波的矛调中心建设已走在全省前列,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完善?

金伟:矛调中心建设作为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姊妹篇”、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内容,市委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全市上下围绕“三做三不出”(做优县级中心、做强镇级中心、做实村级平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中心全部建成,进入规范提升阶段,134个镇级中心初步建成,村级平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力量有待加强。县镇两级力量配备不足,还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村级平台还处在摸索阶段。二是中心运行机制有待完善。部门联动、网上网下衔接和内部流转等机制仍在磨合完善,“六大运行机制”尚未真正落地。三是上下协同还是做得不够。联系、指导、协同不多,有些乡镇存在“单打独斗”,部门存在着“人到心不到”的问题。四是调解力量不足。调解员未足额配备,整体能力水平不高,队伍流动性大,组建培育力度不够,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还未全入驻中心。五是信息系统尚未完全整合。由于前期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内部业务信息难以流转,个别单位因各方面原因,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六是分析研判工作需要强化。对中心的“三大定位”把握还不够精准,尤其是对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的功能运用不够多。

记者:围绕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姊妹篇”、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内容这“三大定位”,下一步,宁波将如何对矛调中心建设工作进行深化?

金伟:我们将继续按照打造“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深化诉源治理的大平台、防范风险隐患的指挥部”这一要求,加强规范建设、狠抓质效提升,全力把宁波从矛调中心建设“先行区”打造为“示范区”。

一是抓组织功能健全。县级中心重点推动相关部门、平台资源全要素、全链条入驻,进一步配强中心的矛盾纠纷调解力量。镇级中心在理顺组织领导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相关基层站所、基层资源,有效执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制度,着力形成有分有合、联调联动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对复杂纠纷的调处化解能力。村级平台全面整合、有效激活各类资源和力量,通过“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各类自治手段,充分调动普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切实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二是抓运行机制完善。在运行机制层面推动中心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以“六大运行机制”为基础,建立落实首问责任、AB岗、情况通报、教育培训等制度,确保中心运行高效顺畅。按照“矛盾纠纷三不出、化解最多跑一地”三级协同工作流程图,强化县镇村三级的工作联动、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通过三级视频联调等手段,推动矛盾调处化解的资源、力量、机制逐级下沉延伸。尽快做好省矛调中心协同应用系统软硬件适配,进一步促进中心运行的规范化、信息化、协同化,切实发挥部门协同处置效能。

三是抓调解力量建设。积极培育和推广品牌调解工作室,对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予以大力扶持,以点带面提升各级调解工作的实际成效。通过“品牌连锁”、“老潘带小潘”、跟班学习、巡回调解、技能交流等形式,在全市培育更多有群众口碑、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品牌调解室,让各类矛盾纠纷能及时有效解决。加快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加强对物业管理、房地产等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多发领域的调解工作探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调解,鼓励引导政法战线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高校法律专业师生、农村乡贤能人、社会专业人士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探索公益性律师调解政府购买服务,多渠道解决律师调解服务经费问题。

四是抓工作质效提升。加强矛调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围绕公共服务需求预测、社会问题研判、社会风险预警等功能,完善应用模块搭建,为党委政府决策研判提供数据支撑。对于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领域,及时开展专项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社会等手段分类施策,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前、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强化信息系统,推动“E宁波”信息系统与省相关系统的融合对接。加强基层网格培训现代化手段支撑,提升基层实务能力。强化考核考评,将矛调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综合评估各地中心建设进度、软硬件水平、运作机制体制、成效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加强对中心和入驻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尽快建立科学系统的考评体系。

记者:目前,全市10个县级矛调中心已全部建成。作为走在该项工作全市前列的镇海和余姚,在县级矛调中心实质性运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许佳男:近年来,镇海区探索形成了“全链式闭环、全程式响应、全景式反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构建起了以區矛调中心为“枢纽”、6个镇街中心为“干渠”、89个村社议事中心为“支渠”和680余个调处网格驿站为“毛渠”的三级中心、四级平台矛调全域协同工作体系。从矛调中心运行情况看,我们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一是部门融合度需要进一步加深。区中心具有明显的力量集中、资源集聚优势,但各部门受制于条块本位影响,密切协同、无缝衔接和同向发力需要进一步破题。二是运行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区中心是全区社会治理的综合体,工作涉及基层社会治理方方方面,如何“握指成拳”、优化提升中心运行效能,有关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大数据应用需要进一步提升。各条线、各部门间的信息化系统间端口没有打通,信息壁垒、数据鸿沟仍普遍存在,影响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抓取提炼和研判分析。

钱瑛:余姚市矛调中心通过理顺四种关系,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机制的切实完善。今年以来,中心已接待群众来访7249批10467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830件,矛盾化解率超过96%。可是,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完善提升。如根据“矛盾宜散不宜聚”的规律,把重点放在了做强镇级、做实村级矛调中心(平台)上,市级矛调中心的单位进驻情况与上级要求的“多中心”集成为“一中心”的大整合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强化资源共享、信息化运用、综合治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镇海和余姚有没有具体的举措,从而真正把县级矛调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终点站”?

许佳男:针对上述问题,镇海区将树立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围绕“功能融合再提质、效能联动再提速、智能系统再提效”工作目标,努力打造矛盾调处化解“生态圈”。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矛调中心组织领导和运行管理体系,强化各级各类调处化解资源的统筹和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心运行机制和窗口管理、服务评价、督查督办等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中心的整体运行效能。同时,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設,切实做好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的试点运用,提升数据汇集和分析应用能力。

钱瑛:未来,余姚市将从三个方面工作入手,切实提升矛调中心建设质效。一是进一步强化社会协同力。抓紧出台《关于积极融入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余姚市人民调解协会实体化运作,重点推广“阿良工作室”“金凤婚调”等专业性、行业性品牌调解做法,创新开展基层治理“代表一起来”工作和“政协委员+乡贤”包片联镇带村活动,持续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力。完成智慧城管三期建设,发布平安余姚预警,推进“全息感知”“智安小区”等数字化工程,加大对政法信访部门“互联网+”政务项目的投入,丰富“阿拉一起来”“微法院”“余姚解纷直通车”“掌上检察”等小程序的服务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社会治理服务事项联动互补。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力。完善市级部门下沉镇乡(街道)行政资源和管理责任清单,动态调整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的工作事项。

记者:镇乡(街道)作为党的群众工作“桥头堡”,是基层社会稳定的责任主体,又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战场”。在矛盾调解中心建设过程中,镇乡(街道)将如何发挥自身主动性,推进该项工作向基层延伸?

朱华鑫:今年9月,石碶街道矛调中心正式成立运行。中心整合街道各方力量,通过常驻、轮驻、预约等方式,入驻16个部门32人,成为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基础。今年以来,石碶街道共调处各类案件578件,化解5起重大不稳定事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当然,街道矛调中心刚刚成立,也存在部分问题。比如,基层调解队伍力量有待加强,缺少有经验的优秀调解员,信息系统有效反映群众诉求功能仍需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石碶街道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基层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利用网格长(员)对网格内“人地事物”底子清、情况明的特点,加强网格长(员)巡查走访,让网格长(员)多在走访中倾听群众诉求,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挖掘一批志愿者、热心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二是突出部门联动,实现部门联动沟通快、行动快、处置快。在街道干部联村联社的基础上,整合路长制、河长制,并切实下沉到村社网格。夯实“警网融合”工作,强化“警格”与“网格”互联互通,切实发挥社区民警作用。建立流转交办、协调联动、研判预警等机制,规范联动处置流程。三是强化力量整合,确保矛调中心团队灵、方式灵、成效灵。集成平台资源,培育矛盾纠纷“三好调解工作室”,打造基层矛盾化解方阵。对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探索“共性+个性”考核评估机制。依托“E宁波”系统打造“数字石碶”,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快速处置化解。

朱海成:爵溪街道是“中国针织名城”,外来务工人员高达3万,是本地人口的3倍,分布在辖区500余家企业。数量多、流动性大、不稳定因素多是基层治理的难题。目前,街道矛调中心由人社、自然资源规划、综合行政执法、民政、公安、信访等多个县级部门进驻集成办公,“一窗受理”群众纠纷化解、信访诉求、投诉举报、民生服务等事项,分类导入办事程序,准确分流落实群众接待工作。同时,特别设立“新爵溪人”办事窗口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乡音驿站”,提供居住证办理、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此外,街道矛调中心还集合了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劳动仲裁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驻了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社会帮扶、公益服务等社会力量,确保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到位。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3起,化解调处31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受理涉及外来人口矛盾纠纷72起,同比下降21%。辖区社会治安环境安全感群众调查满意率超过98%。

目前,街道矛调中心建设工作仍在路上,中心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做到资源上更集成,机制上更优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行业性调委会等社会资源、各类公益组织等帮扶资源进驻中心,强化“一窗受理”的源头分类功能,规范办理流程,实现登记、流转、响应、受理、办理、答复等全流程再提速。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最多跑一地”改革,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猜你喜欢

示范区纠纷矛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误帮倒忙引纠纷
矛盾的我
纠纷调解知多少
“矛盾多发”可怕吗?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