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题材曲艺创作的真善美

2020-01-18赵志伟

曲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长治感人曲艺

赵志伟

好的艺术作品,或可兴、或可观、或可群、或可怨,足以让人们沉浸其中,观察浮世悲欢、了解时代变迁、体味人生跌宕、审视自我命运。在国内,曲艺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说书唱曲劝人方”,至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11月6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山西省长治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成果巡礼展演”之“大美长治——山西长治专场”在北京二七剧场一经推出,即深受好评。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曲艺名城”,地处晋东南地区的山西省长治市历来具有深厚的曲艺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艺事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中国曲协和山西省文联的有力指导和帮助下,长治曲艺事业持续获得繁荣发展,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长治作为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山西省脱贫攻坚重点市。多年来,当地坚持外部帮扶与激发内力并重,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战役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为长治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树立榜样,激发出人们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精神动力。

本场展演荟萃10个曲艺节目,从曲种来看,主要是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潞安大鼓、长子鼓书、武乡琴书、襄垣鼓书、沁州三弦书、沁源说唱等曲艺形式,这些曲种深扎群众土壤,在魅力长治地域上各具特色;从题材来看,绝大多数节目都是直接聚焦脱贫攻坚现实题材,通过深入浅出地说表故事,反映和表现脱贫攻坚这一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这样一台“强强联合”、主题鲜明突出、极具浓郁上党特色的曲艺节目汇演,以真动人、以善感人、以美化人,共同为脱贫攻坚题材曲艺创作绘就一幅不可多得的真善美熔铸一体的壮丽画卷。

以真动人,唯真而不虚饰

以真动人,是本场展演节目的突出特点之一。唯真而不虚饰,尤其对于脱贫攻坚这一实实在在的人类壮举而言,不必子虚乌有地造作空中楼阁,只需要抓取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真人、真事,融入创作者的真情、真感、真体验,将艺术的生命力夯实和深蕴于平凡的人物和故事中,诚如“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便足以动人心魄。

武乡琴书《扶贫队长张宏才》取材于山西省供销社主任张宏才在长治市武乡县包村包队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2016年,张宏才主动请缨到革命老区武乡扶贫,他深入贫困乡村,走村串户了解村民贫困原因和民情后,对症下药帮助村民修猪圈、建鸡场;为患胃癌的贫困户筹集捐款、报销医药费;帮助发生车祸的贫困户争取法律援助、打赢官司获得赔偿;协调帮扶单位为贫困学生捐钱捐书捐物……一件件小事,让老百姓看见了张宏才的真情付出。沁州三弦书《脱贫路上好支书》讲述长治沁县杨安乡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新文在带领群众实现整村脱贫征程中,因勞累过度身患疾病不幸去世,用生命践行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的感人故事……这样的真人、真事、真细节,一如这些节目的标题《扶贫队长张宏才》《脱贫路上好支书》等,朴实无华、淡而蕴丰,进一步用接地气的、深受一方百姓欢迎、各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代表性曲种,如武乡琴书、沁州三弦书、长子鼓书、襄垣鼓书等,通过曲艺人的真情实感,简约而不简单地说唱给更多的人知晓,这也便是长久以来曲艺作为“轻骑兵”生发出的独特艺术魅力之一。

以善感人,唯善而不造作

以善感人,是本场展演节目能够收获广泛赞誉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潞安大鼓《我家不是贫困户》叙述一个有手艺的大龄青年小朱,因家庭是贫困户,其又在婚姻上思想受到挫折,从而丧失了信心。之后,在扶贫干部小舒的精准帮扶下,人生道路发生巨大变化,最终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整个节目曲调明快轻松、语言幽默诙谐,在跌宕起伏的情节推进中,活脱脱地塑造出一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来。这样的人物形象不是生搬硬造,且与当下一些影视节目中寻常看见的“人设”无关,他(她)就是生活里的你我他(她),可亲、可感、可爱,活灵活现。

还有沁源说唱《万紫千红一片绿》,是脱贫攻坚中关于移风易俗故事的呈现。“万紫千红一片绿”是指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是为“万紫千红”,总计15万元;“一片绿”,即50元的绿颜色钞票再洒满一片,意为新郎看着给吧……节目讲述的是长治市沁源县韩红沟里,城中创业青年小柱子、李小兰扎根农村,移风易俗,振兴新农村,不大操大办、不要彩礼、喜事新办等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曲艺节目,真可谓是“说书唱曲劝人方”的典型代表——故事抓取的都是日常生活见惯不怪的人情世故,唯善而不造作,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以美化人,唯美而不媚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艺术作品若想深入人心、走得更远,除了存真、求善,还必须以美示人,润物细无声地以美化人。这些节目美在何处?“在于根植深厚乡情,在于用我乡音抒我情怀,在于用时代精神观照常人的喜怒哀乐,在这里山川风物是美景,面食小米是美食,改天换地是移风易俗是美谈,精准扶贫强心智、扶道德、长本事、除穷根,走新路是美篇……”由曲艺名家常祥霖在观看本场展演后的感受,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山西面食天下闻名。究竟有多好吃?“山西美味多/面食一串串儿/一面百样儿做/样样是招牌儿/蒸饺的 蒸花卷儿/开花馍馍大枣糕儿/石头饼儿 糖三角儿/驴肉甩饼小菜卷儿/凉粉灌肠和碗砣儿/炒饼炉面小扁食儿……”报菜名一样,将各式各样的山西面食和盘托出,仅听听这一个个道地的特色美食叫法,就不禁让人眼界大开、垂涎欲滴。如此多样性、丰富性的美食背后,是山西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折射出祖祖辈辈扎根于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巧思妙想,唯美而不媚俗。外地的宾客听闻后,是否有意尝试一二?至少远方的游子回望故乡时,仅听这一串串食名,便足以牵动乡愁、潸然泪下。而这,就是艺术的美的力量。

本场展演节目虽然不多,看得出都是优中选优。从开场歌舞(潞安大鼓)《脱贫攻坚在上党》到古曲联唱《牡丹花开醉太行》收尾,前后照应、首尾相顾,均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曲艺佳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场10个展演节目中,仅曲艺名家暴玉喜执笔创作的节目就有3个,并且暴玉喜本人还多次斩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这样的创作实力放在全国也不多见,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长治曲艺在创作上的不菲实力。

笔者生于斯、长于斯,自小便听闻长治地域县县有地方曲种、乡乡有曲艺队伍、村村有曲艺演出,经年以来耳濡目染,即便如今远走他乡,始终乡音难忘。以上观感,虽乃一隅之见,亦是真情实感。然纵观全场演出,美中不足仍在于有“高原”而无“高峰”之作。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许许多多的扶贫干部用真情书写下壮丽诗篇,用经年累月的奉献烙印下感人的故事,如何用更加新颖别致的艺术手法呈现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曲艺传世之作,不辜负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还需大家继续努力,共同书写新篇章。

(作者:中国艺术报社编辑)

猜你喜欢

长治感人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抗“疫”感人瞬间
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在长治成立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基于AHP法的长治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一个感人的故事
感人的画面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写人的文章怎样才能做到细腻、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