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020-01-18孙竹梅

管理学家 2020年20期

孙竹梅

[摘 要] 在国民经济成分中,国企占据重要位置,国有企业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三重一大”事项而言,其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资金运作,以及人事任免等,在决策管理过程中能起到核心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决策制度,文章对落实不到位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如何有效落实这一决策制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决策体制;决策范圍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通过“三重一大”制度,能对相关人员的用权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有着较大的意义。结合实际实践情况来分析,该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企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经营问题。接下来本文对落实不到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落实不到位的因素

对于落实不到位的因素,文章主要从领导者作风缺乏民主、决策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监督与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领导者作风缺乏民主

在影响这一决策制度执行的障碍中,领导者作风缺乏民主是最为主要的障碍。若对该决策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以及健全,部分领导者担心会对自己的权威造成影响,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违背民主决策原则,不配合监督工作的开展;针对较为重要的问题,若依据实际程序走一遍,部分领导人员认为会对决策效率造成影响,容易丢失市场上出现的机遇,由此常常违背决策,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决策,擅自进行一系列风险较高的业务,比如从事股票业务,擅自对外进行投资等,最终导致资产大量的流失。在执行这一决策制度的过程中,部分领导人员没有给予积极的配合以及大力的支持,甚至出现官大标准的现象,所以在进行集体决策的时候,往往只是过过形式,在此情况下,致使集体决策失去了意义[1]。

(二)决策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决策制度不科学、不合理,进而给这一决策制度的落实提高了难度。部分国有企业在执行这一决策制度的时候,系统性并不是相对减弱,需对集体决策有关内容进行明确,比如事项程序;针对集体决策,部分企业在对事项范围进行明确的时候,表现得较为笼统,未对相关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对于同一类型的事项,有时候是由个人来进行决策的,有时候是通过集体的形式来进行决策的;不管事项是大的还是小的,部分国有企业都会走程序,由此对于重大事项,导致领导人员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部分企业并未事先向参会人员通报情况,也没有事先提供相关的资料,促使参会人员得不到足够的研究,难以把握决策事项,无法确保判断的准确性,个人的看法以及建议得不到积极表达。

(三)监督与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

针对该决策制度的执行状况,由于监督与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进而有碍于这一决策制度的推进。对于部分国有企业而言,在同级之间的监督力度是不够的,监督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得不到充分的参与,有关的渠道并不通畅,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部分国有企业中,缺乏足够的民主监督,企业中并未建立工会,同时基本上不举行职工代表大会,在此情况下,导致民主监督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部分领导人员公然违背这一决策制度,当出现重大失误时,不易对责任进行追究,更不用说处理相关责任人,这是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2]。

(四)治理机构不到位

在执行该决策制度的的过程中,应加以重视部分问题,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处理好问题。由于存在治理机构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这一决策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现如今,企业制度正在不断发生转变,已经构建的治理机构不够规范,形成的一系列机制,比如监督机制,以及决策机制等,达不到相互制衡以及协调的效果;在部分决策机构中,甚至存在人员高度整合的情况,有关机制的架构较为模糊。

二、有效落实决策制度的策略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健全这一决策制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责任。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需充分结合现有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促使该决策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获取较好的执行效果。对于有效落实这一决策制度,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要深化、决策范围要明确、决策程序要规范、决策体制要理顺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思想认识要深化

有效落实这一决策制度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紧迫的,相关人员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国企发展过程中,有效执行这一制度是内在的需求,这一点需要领导人员充分认识;将该决策制度落实到位,能更好满足以人文本的原则,达到执政为民的目的;对于民主集中制的推动,以及企业领导班子的组建,落实好这一决策制度是必然的要求;在加大运行监督力度方面,更好建设防腐倡廉,认真执行这一决策制度是有效的途径。不断对认识进行加深,对重大意义进行明确,针对这一决策制度的执行,不断提供相关人员的自觉性[3]。

(二)决策范围要明确

对组织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针对“个人说了算”的情况,要将这一问题处理好。借助于一系列的组织行为,比如决策方式与权限的明确,以及决策程序的规定,在相关的组织行为中融入个人负责,比如集体决策行为,以便能将“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处理好;此外要充分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这一制度的事项范围进行明确规定。若对决策事项进行了规定,或者对于一些重大事项,而且是满足有关法律要求的,都要纳入这一决策制度的范围,将该制度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来。

(三)决策程序要规范

需对有关阶段的规范加以重视,比如决策形成阶段,构建并完善相关的程序,当对决策进行酝酿的时候,在正式决策之前,需将有关的程序建立好,并进行相应的完善,比如通报程序,以及提议程序等,要严格遵守程序,不能将决策事项随意体现出来;针对决策事项,需构建并健全有关的论证程序,比如经济论证程序,避免出现随意决策的现象,或者草率进行决策;对于决策形成阶段而言,针对于决策的整个过程,需对议事规则进行建立并完善,大力推行票决制,要积极接纳不同的意见;应当定期举行员工代表大会,并在企业中构建及完善工会,确保个人的意见得到积极表达,提高企业管理的参与度,要保障好员工合法的权益,比如建议权以及参与权;对于决策执行阶段而言,需对评价程序进行建立并健全,及时对纠偏进行反馈,以此确保能获取较好的决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