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思考

2020-01-18杜勇黑龙江延寿县东明灌区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节水供水用水

杜勇 黑龙江延寿县东明灌区服务中心

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是近年中央1 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正是谋划“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对建设现代化型灌区而言,既要按照中央部署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分析、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和确定现代化建设的分阶段目标和分步骤任务。

一、建设现代化灌区重要性和必要性

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正在经历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模式转变的深刻变革,为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和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就要着力开展灌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采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水、调配水,改善管理设施,提高灌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健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费”财政补助。通过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强化用水需求管理等手段,夯实水价改革基础。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考核,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并通过精简机构、降低成本、提倡农民用水者协会管水等措施,保障灌区改造成果。

二、建设现代化灌区的发展方向

现代化灌区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灌区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具体分析其内涵,首先是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节水、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灌区。其次是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打造灌区设施,用现代科技引领灌区发展。第三,灌区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是实现灌区持续发展的保障,要用现代化理念指导灌区建设,特别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管理到重视管理与服务转变,从工程满足灌排需要到兼顾生态健康转变,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转变。第四是用生态文明、美丽风景来提升灌区形象,建立生态灌区,绿色灌区,维持灌区生态系统是现代化灌区的高级目标。

三、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建设理念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持续落实转作风、破难题、促发展、创一流的工作要求,以建设全国一流灌区,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以建设安全型、节水型、智慧型、美丽型的现代化灌区为重点,以提高灌区服务质量、综合效益和安全保障水平为中心任务,以供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抓突破,全面抓提升,基础抓巩固,整体创一流,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坚持建管并重,为灌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新时期国家水利政策,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高效节水项目、现代化灌区项目等。严格执行“四项制度”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确保项目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用水管理

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转变供水方式为主线,提高灌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立了引用沁河洪水最大化、水的利用率最大化、水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三个最大化”供水方针和计划用水和相机用水相结合,预先调度和适时调度相结合,超前配水和错峰配水相结合,抗旱防汛和调蓄洪水相结合“四个结合”的供水要求,努力做到农业灌溉抓节水、工业供水保连续、发电供水做调节、养殖供水促规范、生态供水要兼顾,合理保障灌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需要,提高供水服务和经营的能力与水平。一是实施渠库联调,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二是严格按方计收,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三是拓展工业供水,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节水高效和生态健康

灌区工程设施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创新能力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节水高效、生态健康和高质量发展。节水高效要求灌溉系统节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有机集成,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型种植制度,优化配置和联合运用多种水资源,形成调动农民主动节水的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灌溉水效益。生态健康体现在灌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

(五)提升水利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强化行业能力建设

加强与专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启动“智慧水利”建设,实现灌区信息测控自动化、数据传输远程化、应用服务智能化。强化科技引领,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增强信息化、智能化在灌区管理服务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现代农业进程的加快,在水环境提升、水资源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都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切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建设灌排工程,采用现代制度与先进手段增强管理能力,打造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和谐、灌溉用水高效的现代灌区。

猜你喜欢

节水供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节水妙想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