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研究
2020-01-18苏团
苏 团
(龙岩学院 科研处,福建 龙岩 364012)
当前,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自从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后[1],高校正式进入协同创新国家战略。随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区域经济逐渐呈现经济圈、产业带、集群化等形态,这对协同创新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双一流”建设及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高校如何在创新体系建设中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协同发展,使高校真正成为区域内发展的有效动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研究协同创新的各类因素之间的关系、协同创新的模式以及评价保障制度等。而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缺少关注。本文旨在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融入地方区域发展提供建议。
1 协同创新的背景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2050年我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也紧跟战略,2050年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就突出了国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上,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模式。从理论上讲,协同创新的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彼得·葛洛提出的,他认为:协同创新就是指具有自我激励品质的人员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人们共同的愿景,通过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和工作合作来实现共同的任务和目标[2]。协同创新与传统的创新不同,它将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汇聚,打破人、财、物、信息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通力协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这样使创新价值得到最优化及最大化边界。沟通、协调、合作、协同可认为是协同创新的整个过程。
协同创新颠覆了原始的产学研、产业群合作等创新模式,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新途径。协同创新从广义上说,是科技与经济的协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依赖于粗放、效益低下、附加值低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导向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协同创新也是科技与教育的协同。科研机构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整合相关资源,为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提供优质的知识资源和人才储备。科技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基础和核心,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壮大创新梯队,整体提升创新链,促使协同创新体系主体间能够深度融合,达到最终通过依靠创新人才推进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其中,拥有知识来源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实施者,而且是区域创新的主要来源,主要负责协同创新攻关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地方政府是软环境的保障者,主要发挥促进创新,促进管理、技术与知识扩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各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形成互动耦合、共生协调的动态整体,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资源的行为协调和整合,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的效果。
2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意义
2.1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是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协同创新体系各主体构成来看,各主体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均有不同的职能定位、职责分工,且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3]。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有赖于体系中各主体创新能力的建设,通过协同创新可推动知识的创新、扩散和应用,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地方高校基本职能的演变,高校在产教融合越来越能彰显出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科技进步的情况下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洪流,能够在推动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彰显其社会价值,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发挥引领作用。
2.2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是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选择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贯彻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密切相关,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其角色定位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准确把握其办学功能和使命,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利用高校智力溢出效应和产业带动转型效用,通过开发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推动新文化建设等手段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充分发挥高校特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地方高校立足于区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成为区域创新发展强力推手,相应还能获得区域内资源、人才、资金和政策的反哺。
2.3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是地方高校提升内涵建设的现实需求
地方高校所处的区域一般是非省会城市的地级市,是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地区民众对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的高等学府。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融入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为区域经济服务是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提出了“双一流”的国家战略,为做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高校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的联系,广泛听取各主体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制度等的意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全方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3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
3.1 地方高校对区域协同创新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
部分地方高校对区域协同创新的认识不够到位,甚至存在一定偏差,片面地认为协同创新只是落在协同创新的申报过程中,主要就是为了获得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格,从中获取建设经费。申报过程中也只是按照报项目或者报平台的思路实施,没有重视区域内发展的重大需求。也有一些地方高校认为协同创新主要是为了政府和企业,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意识到协同创新有利于高校本身获得更多办学资源。还有一些高校虽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但是并没有把握自身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协同创新成效不足。
3.2 办学优势不明显,学科定位不精准
由于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学科结构和布局与部属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办学优势不够明显和突出。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照搬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模式,没有根据学校本身发展明确学科之间的关系,忽视了重大行业或区域社会需求,设置的专业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学科定位没有紧密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方向,未构成学科建设布局,无法形成学科群,这就导致地方高校在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学科专业背景支撑,制约了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
3.3 外部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内部推动力不足
一方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不能以统一的科技创新为目标,无法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进行科学优化整合,难以高效凝聚相关的创新活动,不能实现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激励教师的制度中存在不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导向,使得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教师为了职称评聘或是完成科研任务,大部分存在重视研究论文及专著,忽轻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现象,横向课题的重要性远远低于纵向课题,高校老师更多在努力争取纵向课题,往往无法承担于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项目,成果转化方面更是较少关注,缺乏转化动力。
3.4 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紧缺,人才培养结构单一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从师资队伍来看,地方高校由于所处地域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缺陷,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较弱,通常以教学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及缺少有诱惑力的引进政策等原因,地方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非常有限,许多重量级的知名学术专家无法引进,这就导致高校要形成有实力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存在很大困难,无法适应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从培养人才来看,部分高校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人才培养没有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关联度不够,致使部分专业的培养规格单一,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契合不够紧密,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远远不能胜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4],无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3.5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技术成果转化难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高校科研方向和重点主要注重理论类,对于区域内重大或急需解决的应用性问题缺乏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跟生产实际脱节;二是科研团队能力较为薄弱,尽管有心往应用型高校转型,但由于科研水平不高,申请大项目经常无能为力;三是缺乏科研成果中试平台,很多研究成果还处于“实验型”状态,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改进才能达到试用的要求,但因中试平台不成熟,使得成果转化较为困难。基于以上原因,有需求的企业认为直接购买可立即投产的产品技术更加实惠便捷,不愿意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需要较长周期的研究中。
4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
4.1 转变思想认识,树立主动协同创新意识
地方高校要转变思想认识,通过创新理念的加强改变旧观念,充分认识到协同创新对于高校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机遇,对于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对协同创新的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在科研项目、平台、成果等方面合理定位。摒弃高校使命就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人才培养的误区,而将专注力转移到如何将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树立主动协同创新意识,增强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创新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树立“合作才能发展,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才能提高”的意识,坚持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实现有机互补,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4.2 推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找准社会需求切入点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从而使得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社会文化方面等发生变化。高校的学科发展方向与区域经济变化息息相关。地方高校在设置学科方向时,要具有一定前瞻性,考虑引领社会创新与进步,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目标及产业政策导向,突出重点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以学科辐射专业,破解区域发展中的特有问题、技术难点或政策难题。与地方政府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学科管理科学化;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凝练科研优势,打造特色科研,以项目为载体,汇聚学科队伍,重点承担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产业方面的项目,构筑学科高地。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开展跨学科研究,优化与创新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积极探寻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协同创新[6]。
4.3 推进制度和体制改革,有效集成协同创新要素
地方高校要完善顶层设计,理清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体制机制。首先,不能忽视政府这一协同创新的主体,政府要在建立和完善协同机制中扮演“红娘”的角色,高校和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产学研合作[7]。政府可通过项目或者智库为纽带,促使高校充分调动优质创新资源,与企业或高水平学校确立协同关心,围绕地方协同创新任务开展科技创新,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在内部管理中做文章,结合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大胆开展改革探索,改变学校职称、绩效、科研业绩等评价指标,将服务成效、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纳入绩效评价范围,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从外部利益驱动转化为自我发展驱动,着眼长远发展[8],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4.4 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质量
地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人才是根本,高校强化协同创新,首先必须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通过与地方政府联合,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尤其是在国际或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依托这些拔尖人才在其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人格魅力,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鼓励学校广大教师走向企业,深化全方位科技服务,引导教师根据区域特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从车间找课题、从田野找课题,提升服务地方区域的水平。同时,符合区域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当今就业市场的“抢手货”。高校要梳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调研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定期将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调整和行业企业沟通,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和企业的协同上升到对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协调[9],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4.5 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与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一是加强自身实力,争取机会选派优秀的青年博士参与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丰富青年人才的科研能力;积极协同高水平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大项目,获得重大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利用科技特派员、挂职等模式,选派教师前往地方政府或企业参与技术咨询、技术合作攻关,这不但锻炼了科研队伍,而且通过选派人员可获得地方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有利于学校科研成果准确投放市场。三是加强科研中试基地建设,发挥大学科技园或者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代表学校和科技人员的利益对外进行推广、营销学校科研成果,切实将高校成果转化。
5 结语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协同创新,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深度融合是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高校、企业、政府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重大需求与契机,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作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对接的重要抓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紧密对接产业创新链,加强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合,有效集成资源,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