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和声乐舞台表演的艺术特点及相关性
2020-01-18陈可可
陈可可
(淮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随着音乐舞台表演的不断发展,逐渐将戏剧表演艺术融入其中。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达了其对戏剧艺术的看法,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而在2个世纪以后,印度的《舞论》也认为“戏剧就是模仿”。随着戏剧表演的逐渐成熟和沉淀,戏剧在模仿的基础上延伸了更丰富的内容,其本质在于演员要通过表演表达出每个角色的特性,能够让观众真实理解其中的表达内容,演员就是表达艺术的核心,音乐舞台的表演吸收戏剧表演的精华,让音乐舞台的表演情感更加丰富,使声音和形式统一,更深层次发挥音乐舞台的表演。
一、戏剧表演艺术与舞台音乐表演特点
(一)戏剧表演艺术特点
戏剧表演艺术的角色形象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创造而出。演员需要出现在舞台中,将设计好的一些情节、身段表现等在舞台中展现出来,赋予角色灵魂,并且在不同的舞台中,对于同样的情节和设定,演员的每一次表演都是新的创造,需要重新将整个表演过程从头至尾进行一遍。戏剧表演艺术在于每个演员对于角色的扮演,将每个表演人物创作为艺术,所呈现出过程的同时是同步于观众欣赏过程的,当演员的表演结束之后,也就意味着观众欣赏的结束。
(二)舞台音乐表演
1.舞台音乐表演特点
舞台音乐表演是将视觉艺术以及听觉艺术相互结合的表演,因此,其对于演员有音乐专业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两项需求。音乐表演具有多种风格和形式,对于音乐表演的理论古今中外都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包括不同时期的不同表演风格。舞台音乐表演要同时满足观众的听觉与视觉,需要音乐演员在整个过程中掌握好表演的度,所展现出来的表演内容需要与音乐相符合。并且,其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表演也需要根据音乐的不同形式来变化。
2.舞台音乐表演的渊源及其发展
从古至今,音乐表演都将舞蹈融入其中,而发展至今,逐渐地形成了舞台的音乐表演。从过去的音乐表演发展到如今的音乐舞台表演,这对演员的综合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演员在表达音乐的同时,需要让肢体以及表情相配合,从而提高音乐表演艺术的美感。音乐舞台表演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之处是所有的表演都是建立在整个音乐之上的,并且对演员的动作、肢体和神情有着很高的要求,使整个表演呈现让人感到舒服、舒适,将舞台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演员的演绎将音乐中的语言展现出来。
二、舞台表演的类型
可以将舞台表演分成两个大体类型:一是再现性类型;一为表现性类型。
(一)舞台表演的再现性
“一切艺术都是模仿”,舞台表演的再现性可以理解为一种模仿,这些模仿主要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抓住某一事物的特性,然后转变形式来进行表达。比如,在舞蹈中,人们通过观察孔雀,然后抓住孔雀的一些特质,将孔雀的走动、点头等整体的形态特征融入舞蹈中,孔雀舞因此诞生。
(二)舞台表演的表现性
表现性类型的舞台表演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传达,是一种比较写意的形式。其运作机制主要借助于将生活中的感受、情绪、思想通过艺术表演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因此,可以说舞台表演这种通过使用动作符号、情感符号的表现形式来表情达意的方式比较直接,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显然其作用也不言而喻,即通过一些形式化的表演,让表演者内心感受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丰富的生态和形体让观众产生共鸣。目前,我国舞台表演中,大部分表演都是这种表现性类型的表演,特别是在一些音乐舞台以及舞蹈的舞台中,这种以写意形式动作为主的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表演,将人们生活中的日常进行研究提炼,是对一般表演的一种升华[1]。
(三)动作类型
1.动态舞蹈动作之审美
动态形式一般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运用灵活的动作完成整个表演。好的动作设计是表演中的节点,具有推动表演剧情发展的作用。并且,好的动作设计往往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比如,演员在某个情节会做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这个动作配合整个剧情的节奏而去设计。
2.静态舞蹈动作之审美
静态形式并不是说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形体动作,而是指一种相对静态的形式。在演员表演过程中,会有停顿性的动作,这些短暂的动作停留,是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表演,也是一种表达造型艺术的形式[2]。通常演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会将两者融合,动静结合,使表演的完整度更高,节奏更好,从而呈现内容丰富的舞台艺术。
三、戏剧表演艺术及对声乐舞台表演的影响
(一)声乐表演形象化
1.声乐表演形象化的内涵
音乐舞台表演主要是以表达音乐为主,因此,演员在相对的形体表演上,所占的分量其实并不多,但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让音乐形象化,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需要塑造相应的人物形象和角色。然而要塑造符合的形象,需要演员具有塑造角色的能力,对于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形象都能去分析、判断、模仿等等。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将音乐中所设定的一些人物进行分析,准确地找到定位,从而将这些人物形象能够准确地创造出来。总的来说,声乐表演的形象化就体现在不管演员在音乐表演的舞台中所表现的是什么类型的音乐,都需要恰当运用符号艺术。
2.戏剧表演影响声乐表演形象化的要求
在角色塑造方面,戏剧表演艺术对声乐舞台表演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其主要表现在戏剧表演艺术对演员的基础要求上。戏剧表演艺术要求演员创作与生活结合、体验与表现结合、敏感与控制结合。也就是说,演员与角色是矛盾的统一,任何舞台人物形象都是演员与角色的矛盾统一体。当然,这些要求对于音乐舞台表演的演员来说同样适用。并且,在近年来的音乐舞台表演中,演员的平时训练,在表演方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按照戏剧表演演员的要求进行的,这使现在的音乐舞台表演越来越形象化,表演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化。因此,现在的音乐舞台表演人员在表演过程中也需要完整地再现舞台,结合音乐去表现角色性格,将内心与外在统一。现代舞台戏剧表演要求的变化同样有利于挖掘演员的潜质,因为优秀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需要音乐演员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能力,还需要演员同时具备理解力、观察力、感应力、表现力及想象力,要求演员能够将形象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统一。不仅如此,演员在整个音乐舞台表演过程中需要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以人物的生活目的为风向标,选择与组织最恰当准确的舞台动作和台词,从而使整个音乐舞台表演更形象化[3]。
(二)美学意义更深刻
1.加深肢体及语言符号的美学意义
戏剧表演的整个表演过程都是直接面对观众的,这样的艺术呈现需要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具备强大的表演能力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要求演员在正式演出之前,提前将自己演绎的角色进行分析,反复揣摩然后进行多次排练,才能保障表演呈现的效果。演员通过反复排练,将自己的肢体及语言和神态做调整,在这一过程之中,表达能力也逐渐得到提升。尤其是肢体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反复的排练,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形成表达的另外一种语言,而当戏剧表演艺术应用到音乐舞台表演时,这种艺术就成为一种肢体动作的表演。演员在整个音乐表演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不一样的肢体动作,将音乐舞台的乐感和美感表达出来,从而推动音乐的剧情。
2.丰富视听双重美学享受
音乐舞台表演者在结合戏剧表演艺术来表达音乐作品时,能够给现场的观众带来双重感受,也就是除了听觉之外,还丰富了视觉的感受。这种视听的双重结合,能够将音乐的感觉从内向外显现出来。因此,在有了戏剧表达后,音乐舞台的表演可以更好地带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理解到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使观众与音乐表演产生共鸣,将观众打动,从而使整个音乐舞台的表演美感更加深刻,让音乐的艺术和魅力,以及音乐想要表达的情绪都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
3.升华舞台表演艺术
音乐舞台表演从艺术角度看就是一件美丽的作品,表演者通过音乐的演绎,结合优美的形体动作、神态等,借助演员与音乐相结合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眼神,观众就能更好地体验到充满美感的艺术[4]。怎样让演员在音乐舞台的表演过程中更完美地将艺术的美展现出来,需要表演者像戏剧演员一样,做好上台前的准备。音乐舞台的演员可以根据戏剧表演艺术的要求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深刻地领悟美学的意义。首先,演员需要做正式演出之前的排练工作,从而避免正式表演失误。其次,对要进行表演的音乐做提前分析,理解音乐的表达内容,做好相关的肢体设计及神态设计等来配合音乐的发展。另外,所有的表达及设计都应该从音乐的本身出发,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之上,演员的所有表演设计都需要与音乐相符合,将剧情的设计合理化,使得剧情发展与音乐相贴切。最后,音乐舞台表演的演员需要具备戏剧表演演员一样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正式表演之前,需要演员做好心理建设,现在很多音乐演员的心理素质还比较低,面对一些临场情况的发生会变得慌乱、不知所措及紧张等,而导致表演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演员需要做好心理建设工作,在演出中遇到情况或是出现失误,需要灵活应对,完成音乐舞台的表演[5]。
(三)丰富内心情感表达
1.内心情感表达诉求的变化
社会情感诉求的变化在要求和指引演员变化内心情感表达方式。现在的音乐表演从戏剧表演中吸取了戏剧表演的精华,让从前比较木讷的音乐表演变得更加生动化,以前的音乐表达对于演员的要求更多是对演员的音乐能力上的要求,演员只需要将优美的音乐传达出来,对于其他表演,并没有过多要求。但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成熟,音乐出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并且表演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要满足现在观众多方面的需求,在应对不同音乐类型时,需要有不同的表达。
2.内心情感表达的丰富多元化
戏剧的表演对于演员的表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整个剧情的体现需要通过演员表演去完成。但要将剧情顺畅地展现,并且体现其内涵,这对直接面对观众的演员来说是很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因此,需要演员具备表演能力的同时,还要有精湛的演技和极强的心理素质[6]。在日渐发展的音乐舞台表演中,也需要将音乐融入表演,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更加丰富,让观众能够走进音乐的世界,同时也走进观众的世界,让音乐结合情境,将音乐的灵魂表达出来。
3.内心与外在情感的和谐统一
音乐演员将自己对于音乐的认识和构思,从人物的形象设计转化到自己的身上,就像戏剧演员将剧本的故事分析,将剧本中的人物角色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实的情感一样,从而创造性地在演员的机体之上激起相互对应的人物感觉,在舞台上对一切舞台情境所给予自己的刺激与自己要表达的音乐相统一,从而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内心情感[7]。
四、结语
戏剧表演对于音乐舞台表演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人们通过舞台演奏乐器,借助歌声表情达意,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将表演完美地呈现,这就是音乐的再创造活动。声乐舞台表演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艺术形式,物化人们内心的情感、领悟,具有洗涤观众心灵,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作用。作为一种审美艺术,戏剧表演及声乐舞台表演将在艺术史中持续地放射光芒,带给万千观众美的享受及心灵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