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园林》2020年总目次

2020-01-18

中国园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景观研究

第1期主题 乡村景观与乡村振兴

新时代乡村绿化美化的美学途径与科学导则 /王瑞琦 张云路 李雄*(01-05)

转译与输出——生态智慧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 张文英(01-13)

村民参与为主体的美丽乡村环境建设——以湖北红安县柏林寺村为例 /吴雯 张婧 邓力文 王忠杰*(01-19)

基于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识别的北京市乡村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葛韵宇 李方正*(01-25)

乡村聚落景观节约型设计策略探索 / 胡青宇 张宇 史超然(01-31)

场景·人物·精神——文化景观视角下香格里拉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李天依 翟辉 胡康榆(01-37)

第2期主题 城市绿地规划

国标编制相关的城市公园绿地主要规划指标研究 /李敏 童匀曦 李济泰(02-06)

基于生态安全的区域生态空间弹性规划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 /刘颂 刘蕾(02-1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创新趋势 /周海波 郭行方(02-17)

基于适应性思维的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肖竞 曹珂 李和平*(02-23)

中国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 / 吴岩 王忠杰 杨玲 吴雯(02-29)

专类公园发展趋势及规划建设应对的思考 /李云超 王忠杰 刘纾萌 吴岩 张凯莉*(02-35)

第3期主题 后工业景观与首钢复兴

历史对象与后工业景观 / 朱育帆(03-06)

首钢工业景观格局变迁研究(1919—2019) / 李宾(03-15)

碎片复写:高强度再利用背景下的首钢北京冬奥组委总部景观设计营建 / 常湘琦 朱育帆*(03-21)

后现代性想象——首钢群明湖公园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 /吕回 朱育帆*(03-27)

废墟审美下的设计策略——首钢园区冬训中心与五一剧场地块景观设计解析 / 陈跃中 刘剑 慕晓东(03-33)

第4期主题 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

趣水·营城——南宁建设公园城市图径探析 /刘滨谊 陈楠 余露 廖宇航*王红原(04-06)

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中国城市发展之路 /傅凡 李红 赵彩君*(04-12)

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周礼》营国制度中的山水风景意象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 毛华松 程语(04-16)

山水城市视野下的杭绍古城山城关系研究 / 王欣 李烨 冯展(04-22)

无锡近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探索的实践与启示 /郭明友 张海强(04-28)

山水与城市间的锚固点——杭州郊居山寺在山水城市空间营造中的意义 / 王歆(04-34)

第5期主题 风景园林与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新疆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追求 /刘滨谊 姚新辉 王立革 陈威 周江 林沛毅(05-10)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一带一路”遗产廊道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李晖 王巍静 张裕 华翊伶 李亚东(05-18)

干旱区绿洲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以新疆阿拉尔市为例 /魏家星 张昱镇 梁继业 周禧琳(05-24)

“营境”与“再现”——西方语境中的中国风景园林实践与中西设计范式比较 / 高伟 李沂蔓 谢少亮 郭谦*(05-30)

古埃及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研究 / 董杰 杨滨章*(05-36)

第6期主题 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

国际荒野地保护实践评析:基于荒野制图、系统性与连通性的视角 /曹越 杨锐*(06-06)

生态与生存智慧思辨——兼论海绵城市的生态智慧 /成实 成玉宁*(06-13)

棕地再生中的生态思辨 / 郑晓笛 吴熙(06-17)

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城市公园绿地韧性测度体系构建 /王忙忙 王云才*(06-23)

江西洞天福地景观营建智慧 / 吴会 金荷仙*(06-28)

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态实践智慧探究 / 陈梦芸 林广思*(06-33)

第7期主题 风景园林推动公共健康

原野旷奥感应健康作用机理研究 / 刘滨谊 梁竞(07-06)

“绿康城市”论 / 李树华 康宁 史舒琳 杨荣湉 姚亚男(07-14)

由当今疫情出发思考未来风景园林 / 马晓暐(07-20)

以社区单元构建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风景园林体系 / 朱玲(07-2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公园绿地运行管理研究 /付彦荣 贾建中*王洪成 刘艳梅 李佳滢(07-32)

防御传染病的风景园林应对策略设想——基于打破传染链的视角 /钟乐 邱文 钟鹏 沈辰庆 薛飞*(07-37)

第8期主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试论生态文明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之基础性地位 /赵智聪 钟乐 杨锐*(08-06)

中国自然保护区现状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征分析与管理分类建议 /张书杰 庄优波*(08-14)

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关系研究 / 王应临 赵智聪*(08-20)

基于时空尺度差异性分析的中国国家公园社区规划框架优化研究 /廖凌云 赵智聪 杨锐*(08-25)

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分析和改革建议 / 张引 杨锐*(08-31)

中国国家公园社区移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荣钰 庄优波 杨锐*(08-36)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人为噪声分布预测及其对黑颈鹤的潜在影响 /许晓青 冯婧婕 孔德军*(08-41)

第9期主题 信息技术与风景园林

我们来自何处,去向何方?——针对CAD与BIM/LIM应用理论的比较研究 /(美)艾丹·阿克曼 撰文 农丽媚 李韵冰 译(09-06)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应用体系 /郭湧(09-17)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实践探究与应用实证 /舒斌龙 王忠杰 王兆辰 孙明峰(09-23)

智慧BIM乔木模型:从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 /(德)安得烈亚斯·卢卡 郭湧*撰文 高昂 张璐 译(09-29)

数字地面模型新进展:TIN2.0、3D表面塑型线和自由形态建模工具 /(葡萄牙)何塞·米格尔·拉米拉斯 (葡萄牙)保罗·法里尼亚·马克斯撰文 原茵 李傲雪 译(09-36)

成都独角兽岛启动区景观设计LIM实践 /潘越丰 佟昕 李靖婷(09-42)

第10期主题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保护的环境哲学溯源 / 韩锋(10-06)

“连接自然与文化”:西方哲学背景下的全球议题 /(澳)史蒂文·布朗 撰文 韩锋 程安祺 译(10-11)

文化景观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香山遗产价值构成多维度认知 /傅凡 姜佳莉 李春青*(10-18)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棕地再生策略研究——以开罗阿兹哈尔公园为例 /徐青 瞿伊乔(10-23)

巴拉瑞特2.0: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遗产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杨晨 韩晓蓉(10-29)

“景观记忆”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刘珂秀 刘滨谊*(10-35)

第11期主题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

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回顾与对比研究 /宋峰 周一慧 蒋丹凝 石春晖 陈昱阳(11-06)

生态文明视野下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研究与思考 /陈战是 于涵 孙铁 贾建中(11-14)

基于公文分析的风景名胜区制度建设历程研究(1978—2018) /宋霖 严国泰(11-19)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应对与探讨 /李晓肃 邓武功*李泽 康晓旭(11-25)

“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评价模型研究 / 沈员萍 刘东兰 罗毅 黄萌 兰思仁*(11-29)

第12期主题 山地景观

山地城镇在地景观研究:缘起、发展与展望 /杜春兰 贾刘耀 林立揩(12-06)

绿网城市理论的丘陵山地实验——以襄阳市尹集文教特色小镇城市设计为例 / 万敏 王之羿 徐瑾文(12-13)

基于山地特征的城市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能力评价与优化——以承德市为例 / 张云路 徐拾佳 韩若楠 马嘉 李雄*(12-19)

山地公园景观建筑参数化选址研究 / 袁旸洋 成玉宁*李哲(12-24)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三峡库区山地城镇沿江风景演变探析 /罗丹 潘崟 杜春兰*(12-29)

道在山林,周弥六合——浙东天台山“洞天福地”的山岳景观流变及文化意象研究 / 郑青青 金荷仙*(12-35)

专题 诗意的风景园林

高桐轩年画作品中的风景园林观 /许家瑞 杨森 赵忆 刘庭风*(03-40)

圆明园四十景景名的诗意表现 / 史英霞 赵丹青 孟祥彬*(03-46)

风景的人文化进程——桂林山水园林审美历程之解读 /吴曼妮 郑文俊*胡露瑶 王荣(03-50)

专题 城市困难立地绿化研究

气候障碍因子对城市绿化适生树种选择的影响——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 / 张冬梅 张浪*有祥亮 崔健 曹福亮(05-94)

天津滨海新区重盐碱土高效生态绿化研究 /张金龙 田晓明 王国强 李静平 张清*(05-99)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肥力变化分析 /马想 张浪*黄绍敏 张琪 韩继刚(05-104)

专题 数字景观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及保护创新 / 郭晓彤 杨晨*韩锋(11-84)

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遗产地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 李渊 高小涵 杨林川 郭晶(11-90)

时空数据融合的自然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管理平台设计方案研究 /项波 温婷 郭汉 刘红纯 刘智*(11-95)

数字化时代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基于福州复园路的观察 /林轶南(11-100)

视角系数能否预测景观认知——以东京文化遗产庭园为例 /施佳颖 陈格 夏宜平 (日)古谷胜则*(11-105)

风景园林理论

云南彝族传统聚落微气候特征分析 / 杜春兰 林立揩(01-43)

城市积极老龄化的探索——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社区花园对

上海社区养老的启示 / 陈静 刘滨谊 沈洁*(01-49)

多学科视角下的恢复性自然环境研究综述 / 刘畅 李树华*(01-55)

夜空公园:演变、实践与启示 / 张继力 杜雁 高翅*(01-60)

基于BD-GIS耦合模型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 /李发明 李娜*王婷婷 李相逸(01-65)

以提升空间热度为导向的上海花木-龙阳路绿道选线及优化研究 /姜佳怡 戴菲*章俊华(01-70)

自然价值的保护与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15年 /吴正旺(01-75)

基于因子分析的森林康养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晏琪 刘苑秋 文野 潘洋刘 古新仁*(01-81)

风景园林学视野下生态伦理的应用范畴辨析 /许愿 朱育帆*(01-8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山地公园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 /石亚灵 黄勇*肖亮(01-91)

界壳理论视角下城市滨水空间开放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以大连黑石礁—星海湾滨海空间为例 / 钱芳 奚冠东(01-97)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规划与管理现状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吴妍 刘紫微 陆怡帆 马建章*(01-102)

城市公园绿地供给的公平性定量评价——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杨丽娟 杨培峰*陈炼(01-108)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旅游公路路域景观现状与生态敏感性研究 /程逸楠 苏光 秦晓春 崔胜男(01-113)

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研究进展 /谭少华 杨春 李立峰 章露(02-53)

历史城镇形态演变中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以比利时运河小城达默为例 / 林岩 (英)克里斯·特威德 王建国(02-59)

城市河堤的多目标弹性景观修复途径——以四川省富顺沱江为例 /李倞 路杭 邢露露 吴丹子(02-65)

景观保护设计——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部景观保护设计项目案例 /祝明建 吴莹 尚媛 陈风名 孙源(02-70)

温哥华公园公众参与机制的借鉴 / 范俊芳 文友华(02-76)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研究——以成都为例 /李露 张大玉*(02-80)

鲁中山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研究 / 吕桂菊 刘大亮(02-85)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佛山古村八景的“地域性”解读 /刘书安 李凡 杨俭波 刘冬梅(02-91)

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及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福建永泰为例 /官紫玲 陈顺和(02-96)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避雨设施可达性研究——以福州沙滩公园为例 /戴忠炜 洪昕晨 潘明慧 李霄鹤 兰思仁*(02-101)

上海与香港公园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比较研究 /吴承照 贾虎 王铁飞 臧亭(03-55)

山地墓园地景化设计策略探讨 / 米满宁 王胜蓝(03-60)

基于多规合一的太湖风景区木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相西如 盛方明 王钰倩(03-65)

重塑城市公园开放性——“开放街区化”的理念和启示 /吕圣东 严婷婷*周广坤(03-71)

北京市中心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的影响(1992—2016) /李方正 韩依纹 李凤仪 李雄*(03-76)

苏联模式影响下的绿地资源管理——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之“路径依赖”解读 / 冯歆 金云峰*(03-82)

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的科学性探索研究——Woolley & Lowe评测工具及其应用 /王霞 (英)海伦·伍莉*张菁 (英) 刘孝仪 王倩娜(03-86)

严寒城市不同类型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模型构建与比较分析 /陈菲 朱逊*张安(03-92)

基于适应性的乡土景观认知与研究视角探讨 / 张晋(03-97)

美国城市公园评价体系的内容、应用及启示——以ParkScore指数为例 /余思奇 朱喜钢 孙洁*何谦 周家宇(03-103)

城市街区形态对PM10、PM2.5的影响研究——以武汉为例 /戴菲 陈明 王敏 朱晟伟 傅凡(03-109)

梵净山世界遗产提名地环境问题空间分布及整治研究 /曹杰 熊康宁*陈丽莎 肖时珍 陈起伟(03-115)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喀斯特山体公园空间承载力及提升策略——以黔灵山公园为例 / 张瑾珲 王志泰*邢龙(03-120)

城市公园环境对老年人日常交往活动的影响研究 /谭少华 何琪潇 陈璐瑶 刘李(04-44)

城镇历史景观的层积规律解译及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 李和平 付鹏(04-49)

汇水系统绿地雨洪调蓄研究——以武汉港西汇水系统为例 /叶阳 裘鸿菲*(04-55)

基于空间图解及基础转译的山居空间模式探析 /李旭 钟稀阳(04-61)

基于共生理论的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研究 /周建华 邹顺兰 周晓成(04-67)

气候变化下中国生态适应性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策略及本土化:定义、理念框架与解读 / 李鑫 张琰*(04-73)

健康视角下影响城市游园使用的环境特征识别研究 /郭庭鸿 董靓*刘畅(04-78)

日本国家公园入选相关特征研究 / 金荣(04-83)

基于多源物理环境数据分析的生态城市设计探索 /朱骁 章飙(04-88)

永康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与胡公信仰耦合发展研究 /袁珂 王声菲 陈楚文*(04-94)

基于老年人冬季健身行为特征的寒地城市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 / 郑春宇 冷红*袁青(04-99)

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健康增益评价研究 /岳桦 赵景伟 岳莉然 胡尚春(05-42)

DIVE四步分析法在城市尺度内风景园林规划的应用——以漳州南山文化生态园为例 / 陶勇(05-48)

全尺度林地景观的创造性管理——基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阿尔纳普风景实验室项目研究 / 刘楠 (法)卡德琳·桑铎(05-53)

基于GVT的公园游憩偏好分析及管理对策——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 /龙学文 陈丹 车生泉*(05-59)

基于减缓热岛效应的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研究 /赵秋月 刘健 单浩林 余坤勇*(05-64)

城市双修背景下社区道路步行舒适度评价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 /郭炼镠 汤晓敏*(05-70)

基于古诗词语义解析的乡村景观认知——以成都平原为例 /李春玲 李绪刚 赵炜*(05-76)

基于联合分析法的城市住区绿地雨水设施居民喜好度研究 /武文婷 施泰隆 张善峰(06-39)

基于GPS数据与空间统计的城市森林公园景观偏好研究 /翟宇佳 吴承照*(06-45)

旅居体验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社区景观风貌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 柳燕 丁美辰 兰思仁*(06-51)

新时期中国城市绿地管理方式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季珏 许士翔 安超 柳絮 李昕阳(06-56)

基于网络点评的城市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为例 / 王琳 白艳(06-6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风景园林空间与人类福祉分析框架 /李光子 蔡君*(06-66)

生态文明价值范式转换下的城市生态空间绩效研究 /李兰 侯全华 陈晓键(06-72)

城市高压输电走廊线下空间作为游憩绿地利用的安全性研究 /李云超 吴岩 王忠杰 周曦*(06-78)

嵩口古镇小气候与游览路径空间特征之关系研究 /程惠珊 尤达 刘群阅 李霄鹤 兰思仁*(06-83)

风景名胜区与传统村落规划互适性影响研究——以贵州楼上古村落景区为例 / 高蛤 余压芳*曾增(06-89)

“西为中用·顺势利导”——生态雨水机埠与合流制特点的老旧城区海绵改造 / 邹舟 何俊超 孙晨 王琦 白伟岚(06-95)

基于游客体验分析的山体公园服务设施研究——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例 / 王菲 王志泰*邢龙 宋龙凯(06-101)

半湿润地区内源径流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社火公园为例 / 李舟雅 霍锐 戈晓宇*(06-107)

基于InVEST-MCR复合模型的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格局构建研究 /王丽容 冯晓蕾 常青*刘华 王剑(06-113)

基于生态风险空间识别的城市山体生态修复与分类保护策略研究——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 / 肖华斌 安淇 盛硕 况苑霖(07-43)

风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创新研究——以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公厕改造为例 / 陶昕 宝剑辉 王子萌 张铭远(07-48)

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 / 孙歆韵 高翅*(07-54)

建立“中国风景园林”专类遗产体系刍议——以园林遗产为例 /徐桐(07-58)

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可达性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公共交通评价与优化策略 / 周广坤 胡英盛*吕圣东(07-64)

后工业滨水码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以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改造为例 / 董世富(07-70)

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策略 / 刘晓阳 曾坚*曾鹏(07-76)

日本枯山水嬗变过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熊川 邓舸 金荷仙*李胜(07-82)

基于MSPA的市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四川省主要城市为例 /谢于松 王倩娜*罗言云(07-87)

基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城市新区湿地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铜陵西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钟嘉伟 吴韩 陈永生*(07-93)

水声景与人的感知研究 /(俄)莫尔科夫基纳·达莉雅 刘海龙*许晓青(07-99)

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关联性设计实验研究——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实录 /崔柳 赵宇婷 李东宸(08-47)

以空间句法方法探寻传统村落的深层空间结构 /戴晓玲 浦欣成 董奇(08-52)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陈冰 姚臻 张华 (比利时)诺尔夫·克里斯蒂安(08-58)

浙江诸葛村山水意象的转译与变迁研究 /刘祎绯 梁静宜 黄子薇 南晶娜(08-63)

基于低碳理念的景观全生命周期碳源和碳汇量化探究——以天津仕林苑居住区为例 / 冀媛媛 (意)罗杰威 王婷 梁雪阳(08-68)

基于大规模街景图片人工智能分析的精细化城市修补方法研究 /郑屹 杨俊宴*(08-73)

大运河上的塔“院”:遗产理景中的价值解读与景观提升 /戎卿文 沈旸*(08-78)

俄罗斯“博物馆保护区”的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 李文墨(08-84)

Park-PFI制度在日本都市公园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以南池袋公园为例 /宗敏 彭利达 孙旻恺 张建林 杜文武*(08-90)

湖南省资兴市城市湿地资源网络连通性的生态水文水质效应研究 /曹宇弛 沈守云 肖澎 廖秋林*(08-95)

江山八法: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山水城市设计探索——以杭州钱塘江两岸地区为例 / 杨俊宴 熊伟婷 沈旸 朱骁(09-47)

寒地城市儿童不同季节住区户外活动特征及空间规划启示 /冷红 高竹青 袁青*(09-53)

园林工程EPC模式下总承包商的风险与控制——以深圳前海环境和绿化双提升工程为例 / 谭广文 叶劲枫 路秉翰 邓鹏 黄玉(09-59)

南京市夏季垂直绿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探究 /陈宇 宋双双 侯雅楠(09-64)

基于SWMM模型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滨水地区内涝防控方案——以厦门市杏林湾选区为例 / 丁锶湲 曾坚*(09-70)

自然区域景观特征识别及其价值评估——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孙乔昀 张玉钧*(09-76)

城市公园供给社会公平研究——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刘艳艳 王泽宏(09-82)

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绩效评价 /陈思锶 杨岗 梁荣 刘磊*(09-87)

四种校园绿地景观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王茜 张延龙*赵仁林 牛立新(09-92)

从21世纪第二场瘟疫反思中国人居环境 / 李金路(10-40)

基于开放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使用活跃度时空特征研究 /何仲禹 李岳昊(10-45)

原生文本次生化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方法研究——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滁州园为例 /贾艳飞 朱怡*杨逸 赵纪军(10-51)

高度城镇化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镇域空间演变——以苏州为例 / 邵大伟 吴殿鸣*(10-57)

基于MSPA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对PM2.5的影响 /陈明 戴菲*(10-63)

地表温度与城市空间分布结构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 / 包瑞清(10-69)

基于扎根理论的世界遗产标准vii运用表征及演化趋势研究 /赵烨 许晓青*(10-75)

基于eCognition影像解译技术的风景环境植被景观遥感量化研究——以云南鸡足山为例 / 张学玲(10-81)

洞庭湖区堤垸景观研究 / 夏甜 郭巍*文斌(10-86)

华南植物园藤本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 /张雅慧 廖景平 张容妹 宁祖林*(10-92)

基于扎根理论的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 /段皓严 张沛*张中华(10-98)

基于多种保护特征协同与权衡的区域自然保护地网络规划——以北京为例 / 欧小杨 王婧 吴佳霖 郑曦*(10-104)

基于MSPA与混淆矩阵的绿地系统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以伦敦为例 / 戴菲 毕世波 陈明 郭晓华*(11-34)

晚明江南造园中黄石叠山的兴起及其原因探析 /周向频 吴怡婧(11-40)

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下的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以吴江张鸭荡片区为例 / 丁金华 纪然(11-45)

基于街景地图数据的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绿色空间正义评估研究 /裴昱 阚长城 党安荣*(11-51)

“插件式”修补在城市更新中的双重维度解析 /孙远赫 胡纹*石欣欣(11-57)

建成环境如何影响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基于可达性和吸引力双重视角 / 王小月 杨东峰*(11-62)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园林空间非透视性探究 /王梦琦 沈实现*(11-67)

城市森林步道个体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福道为例 / 黄雅冰 傅伟聪 翁羽西 王敏华*(11-73)

景观环境常用有机地表覆盖物的吸水性能研究 /陈超萍 乔丽芳 韩阳 贾浩然 张毅川*(11-79)

基于语言分区的海南岛民族民系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分析 /潘莹 蔡梦凡 施瑛*(12-41)

可持续理念下的交互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韩宇翃 高世敏 齐羚*王铮(12-47)

公园绿地规划的“公平性”内涵及衡量标准演进研究 /周聪惠(12-52)

基于建设用地和人口标准的中国公园配置演化特征分析 /刘志强 张莹 王俊帝 洪亘伟(12-57)

基于无线生理传感器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复愈性环境注意力恢复作用研究 /李同予 薛滨夏*杨秀贤 张丽颖 王梓懿(12-62)

基于IPA分析的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张斌 吴国源*马皎(12-68)

长三角大都市区文化景观特征评估 /谢雨婷 (比利时)克里斯蒂安·诺尔夫*(12-73)

生态文明下乡村共同体的重构——基于罗尔斯顿“荒野”生态哲学的视角 / 乔晶 吕宁兴 耿虹*(12-79)

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的乡村聚居景观演化及影响机制:以新疆村落的适应性循环为例 / 孙应魁 翟斌庆*(12-83)

泉州海丝文化史迹风环境舒适度评价 / 王泽发 刘庭风*(12-89)

北京园林寺庙景观的公众认知与体验评价研究——以潭柘寺、八大处、大觉寺和红螺寺为例 / 李源 李险峰*(12-95)

风景园林植物

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修复思想探索——以颐和园写秋轩为例 /张冬冬(01-118)

基于台风危害的厦门地区园林树木受损原因研究 /郭子燕 柯雨沁 李海燕 耿红凯 李庆卫*(01-122)

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季相风貌研究 /王涵 王成 张昶*(01-128)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的园林树种选择方法——以上海为例 / 张德顺 刘鸣(02-106)

不同生境行道树香樟生长特性及其对冰雪灾害的响应研究 /刘青 刘苑秋 古新仁*(02-112)

不同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张嘉琦 龚梦柯 吴建平 南海龙 董丽*(02-118)

基于高山生境特征的岩石园植物造景设计研究 /张雪霏 刘宏涛*邢梅 吴映华夏(02-124)

城市花境景观特征及其公众评价 /王嘉楠 储显 刘慧 张恒 何晴(03-126)

中国菊花主题花展及其对行业发展的作用 / 宋利培 张树林(03-130)

夏季竹类植物冠层结构对其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 /吴仁武 晏海 南歆格 史琰 包志毅*(03-134)

校园行道树对夏季室外行人热舒适的影响研究 /许敏 洪波*姜润声(03-139)

水生植物组合培植对水体中重金属富集效果研究 /陆东芳 魏凌伟 沈钦炜 熊慧锦 郑郁善*(04-105)

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理念下的城市墙体自生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 / 刘瑞雪 许晓雪 袁磊*(04-111)

基于景观适宜性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以贵阳黔灵山公园为例 /杨婷 王秀荣*张钤森 杨磊 张元康(04-117)

新加坡立体绿化管控模式及启示 / 萧蕾 季桐(05-110)

凝练地域特色,营造水上森林——宁波植物园湿生木本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及营建解析 / 饶显龙 黄若之 史琰 吴仁武 包志毅*(05-116)

基于SBE分析法对滨水植物景观的量化研究——以南京滨水公园为例 / 王晓玥 高欣怡 梁漪薇 高擎天 赵佳钰(05-122)

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的视觉质量评价及因子分析 /杨阳 唐晓岚*(06-135)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06-141)

模拟道路种植环境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李科科 李延明 丛日晨 张德顺 孙宏彦*(07-117)

畅春园植物考证及植物景观营造 /郭灿灿 朱强 尹豪*姜骄桐 唐予晨(07-123)

不同植被结构校园绿地对空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研究 /路琛 张祥 邱玲 高天*聂帅(08-113)

南京市公园绿地中自生草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及园林应用策略研究 /张明娟 李青青 李竹君(08-119)

植景设计视角下的植物绿色空间美景度数量化模型 /唐晶晶 姚崇怀*(08-124)

强台风后城市园林树木的风灾损伤及其抗风能力研究——以深圳大学后海校区为例 / 刘瑞雪 许晓雪(09-116)

土壤种子库在生态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 /毛君竹 郑卫国 王定跃 曾鹏飞 王业春*(09-122)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滨海河口景观植物选择策略研究——以珠海西部河口湿地为例 / 孙丽辉 彭逸生 丁浩虹(10-110)

世界“六大”洲国花设立现状研究 / 陈冠群 李洁 申晓辉*(10-116)

台风“山竹”对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树木的影响 /余光灿 周光益*郑芬(10-122)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桂花种植与景点题名意象研究 /杨晓东(11-123)

“山竹”台风对广州市滨江园林树木的影响——以临江大道及带状公园为例 / 黄颂谊 陈峥 黄桂莲 何少云*(11-127)

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植被层次制图量化研究——以北京西海和庆丰公园东区为例 / 薛飞 张君宇 崔岳晨 贺利平 钟乐*(11-133)

北京园林绿地6种树木的叶片和一年生枝中5种重金属含量比较 /程佳雪 巫丽华 任瑞芬 李青秀 刘燕*(11-139)

城市攀缘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效果及重金属累积研究 /吕晓倩 张银龙*(12-101)

基于园记文献的传统乡村园林植景营造研究 /章婷婷 李沛 朱建宁*(12-106)

皇家园林群中的田园景观探析——“园外园”一期两山片区种植设计 / 刘玉英(12-112)

风景园林文史哲

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以宁波天童寺为例 / 严明 金荷仙*(01-134)

辽代游牧行营景观的空间布局及人地关系特点解析 /刘文卿 刘大平*(01-140)

千年冷泉亭景观变迁考析 / 洪泉 唐慧超 金荷仙(02-134)

北魏洛阳西林(西游)园研究 / 郭建慧 蒋鹤 袁江洪 田国行*(02-140)

结合自然山水格局的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营造研究 /王吉伟 刘晓明*(04-134)

近百年拙政园平面测绘精度评估与研究 /朱灵茜 张青萍*李卫正 江文力 李昊阳(04-139)

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中的园林山水图像及其风格演变 / 王毅(06-119)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公园功能变迁研究 /张亦弛(06-125)

畅春园匾额楹联及造园意境探析 / 王钰 朱强 李雄*(06-130)

古代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群的“相地”“立基” 研究 / 梁仕然(07-129)

基于《姑苏繁华图》的苏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探究 /吴净 许浩*张宇婕 李诗韵 赵进(07-134)

“天一阁”园林及“一法多式”现象研究 /何嘉丽 王欣*林清清 吕东方(07-140)

清代小汤山汤泉行宫园林探析 / 曾洪立 薛然(08-129)

建章宫“一池三山”之仙山形态试探 / 高宁(08-135)

诗意地栖居:昆明古城传统景观探析及思考 /尹露曦 孙波 赵鸣*(08-139)

都城水系营建及其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汉魏洛阳为例 /张诗阳 王向荣*(09-127)

环秀山庄假山理法研究 / 孟凡玉(09-133)

清前期浙江总督李卫的杭州西湖治理与公共游赏体系建设 /洪泉 唐慧超 金荷仙 王馨羽 胡杨(09-139)

“西园雅集”的图文解读与园林空间范式研究 /毛华松 李越 王飞(10-127)

园亭流芳:中国古典园林海外传播的文化学概述 / 李畅(10-133)清代常州意园复原研究 / 邢启艳 陆琦*梁欣颖(10-139)

基于图式语言的清同治《桃源洞全图》文化景观空间营造研究 /崔陇鹏 胡平 张涛(12-129)

从建筑宫苑到山水宫苑:唐华清宫总体布局复原考证 /张蕊(12-135)

中古时期文人园林的观景模式变迁——从谢灵运、陶渊明到柳宗元 / 龚珍(12-141)

风景园林论坛

常青谈营造与造景 / 常青(02-41)

避暑山庄写仿杭州西湖辨析 / 贾珺(02-45)

“绿色绿地”概念及评估体系构想 / 汪辉 任静 赵康兵*(02-48)

略论应将人列入景观及景观设计之要素 / 吴硕贤(04-40)

风景园林教育

岭南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早期发展 / 林广思 黄雯雯(02-129)

绿色基础设施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绿色廊道系统规划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刘华斌 杨梅 李宝勇 过仕云 古新仁*(04-122)

城市游憩绿地可达性优化研究 / 徐承栋 王锦*(04-128)

民国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研究及启示(1926—1949) /李宝勇 吴春生 刘牧 张绿水 古新仁*(08-101)

基于时空路径的城市绿地享用公平性研究——以成都市新、旧城区为例 /张凌菲 徐煜辉*谭少华 喻冰洁(08-107)

综述

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方法综述 / 赵晶 曹易*(05-82)

国内外都市可食用景观研究进展及趋势 /李自若 余文想 高伟*(05-88)

湿地美学的研究方法与进展:从心理物理范式的视角考察 /邹萍秀 曹磊 王焱*(美)珍玛丽·哈特曼(07-105)

原真性原则在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评述 /祁润钊 周铁军 董文静(07-111)

风景园林生态

武汉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量化评估——缘起绿色基础设施供需错配 / 吴雪飞 谭传东(05-127)

基于鸟类生境修复与营造的湿地生态设计策略 /李相逸 崔冬瑾*马超 刘瑞雪(05-133)

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生境的影响研究——以北京浅山区为例 / 邹天娇 倪畅 郑曦*(05-139)

基于生态服务-生态健康综合评估的城市生态保护规划研究 /吴远翔 陆明 金华 潘晓钰(09-98)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视角下的澳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管理研究 /许超 孟楠 逯非 刘晓明*欧阳志云(09-104)

基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倪永薇 刘阳 阎姝伊 艾昕 郑曦*(09-110)

国外风景园林

日本园林“走出去”的经验及启示 / 孙楠 张墨研(11-111)

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刘思雨 王玏*(11-117)

意大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策略——以米兰广域市为例 /蒋怡辰 卢航(12-117)

美国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 郑江 杜雁*(12-123)

封面

第1期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传统客家村落——大桥镇大坪村 / 燕大立 摄

第2期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 郝钰 摄

第3期 从冬奥组委花园望向首钢三高炉(后)与热风炉(前) / 陈尧 摄

第4期 古典与现代:杭州西湖 / 张圣东 摄

第5期 泉州东西塔 / 陈文丕 摄

第6期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 郝钰 摄

第7期 千岛湖珍珠半岛中轴溪 / 罗云 摄

第8期 西藏阿里 / 廖凌云 摄

第9期 基于遥感计算的北京市冬季常绿植物分布地图(2018—2019) / 蔡凌豪 绘

第10期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茶场 / 杨晨 摄

第11期 峨眉山金顶风光 / 袁士洪 摄

第12期 福宝古镇 / 田琦 摄

猜你喜欢

景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