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地合作的旅游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以“襄阳文化与旅游”为例

2020-01-18朱运海崔俊涛龙雨萍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地襄阳育人

朱运海,崔俊涛,龙雨萍,祝 铠

(湖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旅游产业实践表明,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球地方化(globalizing the local)和地方全球化(localizing the global)的对立统一中激荡前行[1].旅游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分别为旅游发展和人才培养划定了天际线和地平线:如果没有全球化的视野,旅游高等教育就容易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全球化的关照之下,如果没有对地方化的深刻把握,就丧失了旅游发展始于此(在地性的文化)亦将终于此的地平线,旅游的发展必将会无根地漂浮在空中.旅游文化类课程既是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中较为重要的一类课程,也是培养旅游人才在文化方面的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选择和解说等能力的重要课程支撑[2-3].近年来,旅游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为了更好地推进旅游高等教育在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提升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对此做出了因地制宜的回应.我校旅游专业通过多年的校地合作积累,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以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类课程“襄阳文化与旅游”为例,来梳理校地合作课程建设的策略,以推动校地合作育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社会发展呼唤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建设

服务地方是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基本职能的必由之路,也是旅游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落实到一门门具体的课程之中,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落脚点,因此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校地合作是学校与地方共同探索、协同建设、共赢发展的新模式,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4].校地合作是培养符合行业新时代技能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的重要关键之一[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人才培养要求.

校地合作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呼声的日渐高涨,近年来校地合作育人被教育界学者们广泛关注.校地合作也被称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等.这些概念的内核较为统一,但其内涵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持续深入而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校地合作的具体含义是指教育部门协同地方部门,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互补,在相互信任与合约保障的前提下,以“服务地方经济、协同培养人才”为核心,实现教育与地方之间各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是一种多方共赢、通力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6],它的实质是学校与地方(企业或产业)之间的制度和文化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技术创新、价值创造等方面的深入融合协作[7].还有学者研究总结认为,校地合作是教育与生产两者之间交叉演变形成的创新模式[8],旨在推动“价值与创新”“教育与人才”之间的有机结合,打造“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四位一体发展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在各个要素之间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入融合[9].

校地合作是高校育人和地方用人“合谋”的必然产物,是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需高效对接的必然产物.在校地合作的背景下进行课程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成果而组织的有序教育活动[10],高校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都必须依赖专业课程进行实践,是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核心,在从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一个高校是否可以向社会输出优质的人才,就取决于该校的课程建设水平.但一门课程的建设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受到社会背景、行业动向、科学技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多个因素的制约.

2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落实到精心设计的一门门课程中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旅游行业人才的后备军,通过加大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地合作的范围,能够促使这些准旅游从业者们在进入行业前就深入了解到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更好地促进他们在校学习和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尽管校地合作已成为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的一致选择,但有不少校地合作仅停留在少数教师的横向课题上,少数学生参与教师项目的层面.至于将校地合作向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推广依然存在问题.

当前备受社会诟病的企业“招人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人才供需关系错位问题就与人才供需双方了解不够、合作不深入,未能形成人才培养校地有机合作之共同体有关,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问题[11].现有高校的课程设置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985”“211”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层次感和地方差异化,明显地跟地方发展和行业需求脱节.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具备旅游企业对从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因此,建设一套既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又适应行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是校地合作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从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来看,旅游专业校地合作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尚不能满足日益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的需要,只有进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构建既符合当前旅游经济转型发展目标,又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从业需求的特色课程教学体系,才是当前高校教学研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学校教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通过培育教师科研团队、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及推进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方能有效推进校地融合与课程建设的更好结合,拓展了校地合作的师生覆盖面.我校旅游专业一直以服务地方为专业发展方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在大二时让学生和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双选,让教师以项目为抓手指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一起做社会调查,培养他们的科研动手能力.在大三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取好的竞赛成绩为目的,增强了学生对旅游行业和地方经济的认识和了解.

3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建设需要确立协同育人目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使人才输出与行业发展相匹配,必须依据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性.只有紧扣当地区域特色及发展趋势,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和人才需求,才能明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建设好校本课程体系.校地合作型校本特色课程《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定位为一门展现校地合作成果、传承襄阳历史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乡土文化类校本课程.目前,主要作为传统文化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旅游资源开发类专业方向课面向校外慕课学习者、校内师生和旅游专业开放.课程育人目标直接决定了课程内容的编排、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程考核评价等.该课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坚持协同育人课程导向,确立了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目标.

2017年学校提出了“协同育人337工程”方案,即“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协同育人体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协同育人体系”等3个育人体系,“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文化凝心铸魂育人行动计划”等3个行动计划,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7个育人模式[12].在校地合作建设《襄阳文化与旅游》校本特色课程的过程始终贯彻协同育人的目标,并按照协同育人的要求制定了知识、能力和育人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

首先,在知识层面,确立了“触摸历史,感受现实”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充分了解襄阳的“前世今生”,深入掌握“一城两文化”和“千古帝乡 智慧襄阳”的文化内涵,了解襄阳历代的历史名人及其纪念传承地.

其次,在能力层面,确立了“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能力目标.认知和了解襄阳历史文化,能够以现代人的视角向他人讲解、传播襄阳历史文化,能够从专业视角发现襄阳旅游发展种中存在的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对襄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符号化、有形化、产业化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在课程思政层面,确立了“明白责任,勇于担当”的育人目标.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拥抱未来,读懂现实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过学习襄阳人文历史,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通过介绍乡土民俗地方风物,激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社会包容心;通过解读襄阳历史名人传奇故事和襄阳大好河来激发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怀.

4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内容宜模块化设计和动态化更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积淀的地方具备发展旅游的潜力.襄阳是滨江型历史文化名城的杰出代表,文化底蕴深厚.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学生为本位,使教学能够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和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的课程开发模式.这要求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优化和整合所能利用的所有资源,持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内容来源方面,采用“拿来主义”和“自力更生”相结合.1)坚持拿来主义,站在前人的肩上,充分吸收和借鉴校内外学者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如《襄阳耆旧记》《三国志》《临汉文史考析》《临汉居丛稿》《三国人物在襄樊》《历代诗人咏襄阳》《襄阳民俗大观》《话说襄阳》《汉水文化论纲》《汉水文化史》《楚国历史文化读本》《汉水文化调查》《汉晋春秋通释》等,网络和广播电视台公开发行的视频资料,如《美丽襄阳》《天下襄阳人》、旅游宣传片、各种纪录片,襄阳市图书馆的《汉江讲坛》),襄阳市社科联的《博雅讲坛》等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讲座与视频资源,整合到该门课程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使得本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2)坚持自力更生,问题导向,需求引领,系统总结课程团队成员近10年来服务地方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笔者及课程团队,多年来通过校地合作完成了20多项横向课题,其课题成果大都转化成了科研论文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进一步转化成为专著和教材,如《襄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专著,2014年)、《会展旅游》(教材,2016年)、《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专著、2017年)、《襄阳文化与旅游》(教材、2018年)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材、2019年)等.这些积累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内容设置以襄阳市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为特色课程量身定制特色教材,在具体内容选择上主要从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承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襄阳乡土文化教育,让这些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念大学”的学生了解襄阳历史、热爱襄阳土地,成为襄阳文化的传播者、襄阳旅游的宣传者与建设者.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坚持模块化、碎片化原则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最早于2008年以“襄樊旅游资源”的名称开课,当时的内容设置是以襄阳区域旅游发展为基础,编写了襄阳概况、襄阳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三国文化旅游、襄阳荆楚文化旅游、襄阳汉水文化旅游、襄阳军事战争文化、襄阳诗词文化、襄阳历代名人文化、襄阳民俗文化和襄阳旅游资源开发等专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时代发展需要对课程内容不断地优化.2016年,为建设慕课,将课程名称正式定为“襄阳文化与旅游”,并按照“一城两文化”对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形成了慕课第一次开课时的5章(襄阳文化旅游导论、襄阳古城文化旅游、襄阳三国文化旅游、襄阳汉水文化旅游、襄阳历史名人文化旅游)32节的格局.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从旅游推介的角度,按照文化叙事的要求,坚持所有教学课程内容的虚(无形的历史文化)与实(有形的物资载体)相结合,统筹历史时间线索和空间分布状况,遵循游客旅行游览的行为规律,让人物故事与地理空间相结合,文化资源与旅游景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对襄阳旅游能够做到“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所有课程内容采取了知识点化处理——将每一章的内容细化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节,对每一节撰写讲稿,内容以8~12分钟为宜.既充分满足了智能手机碎片化阅读的需要,也方便了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传播,易学易记.

今年为了适应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需要,对第三次开出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和扩充,形成了6章58节的格局,内容上有了大的扩增:1)全新修订章节测试题,每一节的测试题由4增加至8-15道,每一章新增一套单元测试,不低于30道客观题和10道讨论题;2)大量扩充课程视频内容,除在每一节增加最新的视频资料外,还以章节的形式增加专题讲座和纪录片.新增的视频有襄阳市社科联“博雅讲堂”系列40讲,襄阳市图书馆“汉江讲坛”系列27讲,今日播报“美丽襄阳”“天下襄阳人”选集42集,三国文化专题片14集,湖北旅游纪录片36集、美丽汉江行20集,以及其他视频若干.改版前视频总数142个(视频总时间1991分钟)、测试题382道,全新改版后的视频数达到596个(视频总时间16228分钟)、测试题达到1012道,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多样性的需要.

5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要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与在线化改造

校本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难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关键突破口.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代表参加到课程目标设计、内容编制与具体决策中去.其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要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适应学生的主观需求和群体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赋予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利,形成以学生为主、高度开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教学,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

以前,该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外在线学习为辅的方式进行,最大优势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就在身边,学生随时可以到课程所涉及的地方去亲身体验.也正因此,课堂上师生互动起来比较容易,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激发和增强学生对了解襄阳、感知旅游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反馈说:“上这门课就犹如看照片中的自己,换一种视角看襄阳,总能发现许多平时被忽略的细节,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尤其是看了那些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后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襄阳也可以这么美.”课程组认为“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的重要不是教授学生多少关于襄阳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是激发学生重新认识襄阳的热情和教会他们“看”襄阳的视角和方法.为此,要高度重视四个结合:课程讲述与精彩视频播放相结合,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讲授与学生专题研究相结合,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理论讲授与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以激活课堂学习氛围;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研究相结合,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当然,这“四个结合”也可以充分运用到其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去.

在此次疫情期间,我们采用了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为主,在线辅导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了增加学习粘性,采取了以下措施:1)每周通过学习通“通知”功能,发布学习指令,加强学习提醒;2)利用学习通“签到”功能,每周课表时间会利用学习通进行签到,考虑到网络问题,一般将签到时间定在上午9:00—10:00或者晚上20:00—21:00,持续1个小时,兼顾签到点名和在线学习两个方面;3)通过学习通“活动”中的“问卷”功能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了“在家抗疫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对疫情的预期、疫后出行意愿、旅游业恢复预期、在家常干的事情、在家期间最想干的事情等5个选项,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4)单元小测试及“考试”功能,每一节有10道左右测试题,每一章都会通过“考试”模块布置3~5个开放式的“论述题,规定在1周内完成,考试时间2小时,学生提交后可以有一次重做的机会,批改论述题,在“评语”栏进行简单的文字评述,内容包括工作量大小、态度是否认真、答题是否准确、应该如何思考等;5)通过慕课线上教学手段,弥补线下课堂教学痕迹化管理不足的问题——通过学习通“讨论”功能,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话题,如当前的疫情话题:“从旅游基本特征和人的需求层次角度,分析此次新冠病毒对区域旅游业有哪些影响(要求通过与疫情前同期的相关数据比较说明);疫情对我国旅游转型发展提供了哪些挑战与机遇;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旅游供给侧改革,从而应对疫后旅游产业振兴.请各位认真准备,直接在本帖下方跟帖回复,欢迎其他同学对做出的回答进行点评点赞.”6)每周公开班级在线学习排名前10~15名的学生名单、各考核项分值以及总得分情况,让其他同学形成压力感和差距感,形成比学赶超的在线学习氛围,更好地在家自主学习.在批改讨论题的论述情况过程中,表扬做的好的同学,批评和帮助应付差事的同学,以督促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依据每周考试、章节测试、在线反馈等情况,安排灵活多样的辅导答疑活动.

6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建设需畅通校地合作机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说得十分清楚,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将会使科研与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那么,如何畅通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机制,让校地合作可持续化的发展.

“襄阳文化与旅游”就是学校多年来推动的“三进”“双百行动”“111行动计划”等服务地方举措的直接受益者.我校历来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近5年来持续开展的“三进”活动——组织师生“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有效促进师生了解襄阳,服务襄阳,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服务襄阳建设“一极两中心”的新格局,学校于2018年制订《湖北文理学院全面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校党文科[2018]1号)和《湖北文理学院服务襄阳乡村振兴战略“双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校党文科[2018]2号),并明确提出了“四个襄阳”(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的服务理念.“双百行动计划”是指按照“带着理论下乡村,深入乡村解难题”“带着技术到企业,深入企业做研究”的工作思路,组织100名博士(教授)对接100个村(企业),开展科技文化服务.“111行动计划”是指组织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主体的教师,深入襄阳10个乡镇、100个村、1000个农户开展广泛的经济社会调查,以“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为载体,紧密围绕襄阳市委市政府关心的社会热点方向开展专项经济社会调查,按照“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襄阳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理论参考.

旅游专业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博士教授,组建高校师生服务地方团队,积极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凝练课题,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内容大多来自于课程组成员近10年来所完成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该课程是旅游专业推进科研教学相互转化促进的一个尝试,内容直接来自于校地合作课题成果,内容的完善和拓展伴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化而深化.教学的自身规律又对科研提出新的要求,倒逼科研团队成员补充新资料、发现新课题,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良性发展.近5年来,课程团队老师撰写的研究报告被省市领导签批6次,学生发表科研论文20篇,获得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和各类学科竞赛奖项10次.这些持续推进的服务地方项目不断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不断地向后来学生展示了学长学姐和老师的服务地方成果,增强了学生开展双创活动、学科竞赛和服务地方的信心和能力.“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从2017年上线以来已经开放了三期,校内外累计选课3 390人.目前,该课程除满足湖北文理学院的教学之外,还被用于培训襄阳地区导游的襄阳地方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

校地合作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是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专业更应该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作为,通过课程建设更好地推进校地合作和研究成果的转化,进而实现服务地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发展.“襄阳文化与旅游”课程建设的实践,表明“校地合作研究、理论指导出课题、科学研究促教学、课程建设育人才、教学科研优学科”是校地合作特色课程的一条可行路径.

猜你喜欢

校地襄阳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