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源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研究
2020-01-18朱瑞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朱瑞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危险源的识别
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的民生工程。由于它具有工期较长、任务量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要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最大的特点在于有较多的危险源,所以更需要我们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水利工程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第一是工程处于室外环境,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条件恶劣,这样就使得工程所花费的时间更长,工程围堰受到的压力较大,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利于工程施工;第二是工程受到地质、地形环境的影响,有的地质条件较复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影响深基坑的开挖工作;第三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爆破,对爆破的管理具有难度;第四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众多,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交叉操作,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第五是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工序环节众多,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第六是因为水利工程多处于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员流动性大,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坠落等安全问题,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些都属于是水利工程的危险源,它们不仅仅与水利工程本身的特点相关,还与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相关,在实际施工中,要求人员对危险源准确识别,及时建立起危险源防范体系,对水利工程加强安全管理。
二、基于危险源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危险源识别不当
对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先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这可以为后期的安全管理操作提供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水利工程中存在危险源识别不当的问题,影响了对危险源的全面预防和管理。具体表现在:对危险源识别不准确,危险源的识别要结合整个水利工程,对每一环节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基于此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和判断,有时候会受到环境或者工期的影响,所以人员对危险源的识别不准确,识别工作较片面,难以保证安全管理的全面性;没有建立完善的清单,清单的建立是在识别危险源之后,根据危险源列出其具体情况,这可以为安全管理提供方向。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危险源清单,或是更新不及时,同样会影响危险源的管理;危险源识别工作缺乏组织保障,单位中对危险源的识别工作重视度不够,参与识别工作的人员积极性不足,识别危险源时,人员也不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准确判断,导致危险源识别不准确。
(二)危险源管控缺乏先进的监控技术
对水利工程的危险源进行管控,需要建立在先进的管控技术基础上。但在当前安全管理过程中,因为危险源的识别工作不足,使得安全管理意识低,效能不能完全得到发挥,而且缺乏先进的管控技术,危险源大多来自工程过程中,比如工程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如果在这些方面不能做好技术的管控工作,就会影响安全管理的效果。另外,水利工程的危险源数量较多,种类较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控技术对其监管和预防,在当前的技术面前,安全监控技术是比较缺乏的,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的技术还未完全得到推广和应用,也未与危险源的监控结合起来。
(三)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缺乏动态性监管
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它对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存在偏低的现象。尤其是在安全动态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对危险源进行管理时,没有将工作落到实处,安全管理的效果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安全管理处于静态过程,缺乏动态性,因为危险源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具有偶发性特征,这就要求安全管理工作也应是动态性的,但因为危险源识别不当,所以难以建立起动态的监管机制,不能对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所以,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动态化的安全不管理机制,将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基于危险源的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立动态化的危险源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中危险源的数量较多,应该增强监控危险源的意识,加强对其的动态化管理。首先要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全面准确地判断危险源,构建危险源清单,方便人员更好地管理工程全过程。其次,应该把危险源的识别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动态监控,可以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最后是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成立危险源识别小组,保障监控质量,全方位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危险源的识别和动态管理,需要狠抓落实,成立监控管理小组,作为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支撑,最终提高管理水平。
(二)完善危险源评价工作
危险源识别后,要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评价。这是确保危险源管控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危险源评价体系,对危险源进行分层、分类,进而进行评价,确保做出管理措施。水利工程的危险源具有差异性,人员可以通过危险程度、条件、特征等进行导入,便于提高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管控。
(三)建立危险源信息库,打造专业化管理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立危险源的信息库,促进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尤其重要。一方面根据工程建设情况,不断优化危险源信息库,以便其为安全管理工作服务;另一方面,在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方面,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方面,能够熟练操作,具备较好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以满足安全管理需求。
四、结语
总之,危险源识别工作的准确化和完善化是为了给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保证,利于创建全面的安全管理机制。水利工程危险源本身数量较多、类型复杂,需要人员准确识别,优化危险源的评价工作,推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