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瓦
2020-01-18王彦月
王彦月
三江合流处的钓鱼城总怀揣着一种肃穆,它沉默着任由时光如身边江水滔滔而去,独自记忆着鲜为人知的神话和经历。打下半个江山的蒙古大汗蒙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丧命于这弹丸之地;奄奄一息的南宋不会想到一座城,居然抗金三十六年之久;终投降的钓鱼城城民不会想到三十二位(一说三十六)钓鱼城守将在为了百姓生计向蒙古打开城门后,面对滔滔江流,集体提剑自刎。
此忠义壮烈之举,五千年来不少见,古人有言,称此为“玉碎”。
有玉碎,自然有瓦全。全句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北齐书》。说的是,宁愿为了正义事业牺牲,也不愿意因为邪恶势力而保全自己。我站在钓鱼城城墙上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这句话。
这样坚定、不卑不亢的牺牲,实在太过于高尚。它的感情色彩淹没了人性,似乎只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类的选择才符合政治观。那贪婪、尔虞我诈的故事背后虽然隐藏诸多不堪,可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实宽容些想,他们若是向蒙古投降了也没什么,依旧会在史书上熠熠生光,因为他们挺过了那不可思议的三十六年。但是他们偏偏不肯弯下自己的脊梁,选择昂首挺胸走向死亡。
换个角度看,为义节献身的他们真的玉碎了吗?追逐名利的泥瓦们,又是否保全了呢?
伶仃洋上,至今弥漫着一种沉重。
文天祥是宝佑四年进士第一,为人刚正有气节且满腹才识,品质高洁。可惜南宋没发现他是块好料,将其以讽相之罪贬弃。他散罄家财,招兵勤王,最后被俘,绝食,连忽必烈亲自劝降也未动摇半分,终在大都从容就义。光彩耀人的宝玉跟随主人摔在地上,粉身碎骨,众人皆叹惋。
相反之下,魏国许昌一宫宴上的蜀曲和鸣,蜀舞婉转,欢笑掺着旧忆,有喜有伤。刘禅不同于身旁旧蜀臣,面容上显现不出半分忧悒。
司马昭谓之,思蜀否?
其曰,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无能,身边璞玉尽碎后,他这片瓦也被破于烂泥之中,无人问津。
悠长的五千年,觉得文天祥不懂政治的人也得敬佩他不屈气节;认为刘禅乐不思蜀是权宜之计的还是会感叹他是烂泥扶不上墙。美玉碎裂的,不过是躯体。它惊世的玉质撼动人心,面对强压时坦然自若。那高尚品质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而委曲求全的瓦,舍弃品格,就为了终会腐烂的躯壳。后来,连自己都化于来来往往中,遭人唾弃至体无完肤。
所以,玉碎玉碎,玉不一定“碎”,瓦呢,真不一定“全”。做玉做瓦,选择很重要啊。要是文天祥一念动摇,答应忽必烈的高官厚禄;要是刘禅一霎间没有语出惊人……后世流传什么还真不一定。世上有太多瓦想做玉,享受夸耀,当抨击袭来之时又乖乖变回瓦;而有些琼玉偏偏故意用污秽遮掩质地,装成泥瓦,但碎身一刻绝不退缩。其碎裂之处迸出的光彩,令人瞠目结舌。
汪精卫先前想做玉,没来得碎,被欲来的风雨唬住了,往后慢慢堕成瓦。他开始珍惜生命,名声、革命、国家、鸿鹄之志不如一条命重要。中国有四万万人,我只有我自己啊。于是扯掉革命者披风,穿上卖国者华衣,主动放弃东北领土主权,再把华北送给日本人,一味讲和,无耻卖国如此,空前绝后。可从备受尊崇的宝玉到遗臭万年的烂瓦,汪精卫经历了多少个一念之间?又在多少个一念间彻底踏入泥潭,一去不返?
许多年前,有一个人境遇与汪精卫相似,不过是他自己选择了死亡,义无反顾。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燃起革命者的热血。谭嗣同没有犹豫,平淡生死,不泯初心。
汪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似有谭遗风,但如今再读,虚伪至极。
历史是缄默的旁观者,清楚所有真相。它会伸手抹去你脸上所有粉黛,看清你究竟是玉是瓦。你以为芸芸众生,自己无足轻重,可惜时间记得一切,做玉做瓦,你选了什么,是不会消失的。
钓鱼城上的人,几乎快被南宋遗忘,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放弃成瓦,他们凭借自己能力,在山上设衙门,开学堂,生生息息数十年。南宋朝堂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可他们确是让元朝蒙古把他们当回事了。哪怕最后的殉国,坚定从容,以赤子之心报国,殒身得仁。
我一直觉得玉碎瓦全这个形容很贴切。玉、瓦,名贵、低贱,圣洁、肮脏。还是古人厉害,一句到位,一针见血,让人做事前,都得掂量掂量是做玉还是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