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2020-01-18陈虹
陈 虹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大学语文是一门在全国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教育部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 的出版前言中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1981 年重新开设至今30 余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大学语文”的存在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作为基础课,它没有大学英语的尚方宝剑,也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似乎总是游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边缘。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达,信息渠道的增多,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功利性价值观的蔓延,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处境变得更为艰难。特别是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更偏重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年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占据了较大优势, 大学语文的课时只能一再被缩减甚至被取消。那么,如何彰显大学语文的特色,优化其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及主要任务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传播方式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信息主要传播途径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一个总体趋势。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以传授母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若因固守人文性而忽视了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或若坚持其工具属性而偏离其人文性的特点,恐怕都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使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凌空蹈虚、形同虚设。因此,我们应首先对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所处的教学语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 概括来说,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承担的任务有以下方面。
(一)网络信息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人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突破时空以及传统教学表现方式的束缚和限制,教学内容大多依靠教材和教师的讲授来体现。 而“互联网+”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使人们能轻松打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手机等移动设备迅速搜集到自己想获取的信息: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影视作品、专家讲座等等。 从教学角度来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可通过网络向老师咨询和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和寻获语文课程资源,与同行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课程资源的互动, 如教师引导学生去进行某个专题资料的查找、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作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 翻转课堂、MOOC、微课、讲座视频等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大程度地拓展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和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 因此,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当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以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居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学资源, 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亲近母语经典,传承民族文化,这样的编排自然有合理而必要之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优秀的经典作品也会由于时代久远而具有认识上的局限性,与当代青年在思想情感上有些许隔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或推荐一些富有时代气息、或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优秀篇章,以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社会便捷的信息传递条件和海量的课程资源,整合教材内容与即时信息,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快餐阅读”时代深度阅读的引导
紧张的工作节奏,资源信息的海量接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态度,古人那种“读破万卷”式的慢读细品式阅读方式已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专业书或需要备考的资料之外,他们中的多数人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对一部经典作品进行细读和品味。相形于纸质书本,他们也更愿意选择手机、IPAD、电脑等新型阅读媒介,在“车上、床上、路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阅读,“碎片化”阅读、浅阅读、轻阅读、“快餐式”阅读……等名词应运而生,反映出当代人阅读的特点和取向:时间上“短”、程度上“浅”、情感体验上要轻松,信息接收要快速……总之,其特点是文本的方便获取性和快速完成性[1],就好像是人们生活中临时补充营养吃“快餐”一样。然而,如果以这种快餐式的浏览来代替对经典的品读,无异于浅尝辄止、暴殄天物,读者只能停留在对作品内容最浅表的感知中,而无意去探究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到的人生体验。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了一定语文基础和文学修养的青年,是社会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除了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在阅读中深度思考、归纳抽象、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大学语文中有很多主题严肃而深刻的作品,阅读时必须要有一定的专注度和持续性,才能达到提高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也就是说,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长阅读”“深阅读”,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之上, 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的能力,方能体现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大学语文教学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是值得每位大学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
(三)“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来培养学生语言感知、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课程,更是一门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培养人、塑造人的课程,它不仅关心语言文字的表达内容, 更注重如何去表达,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关注是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本质属性。 因此,语言应用能力自然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语言表达、文字书写是当今社会最必须、最基本的应用能力,对语言表达、人际沟通、文书撰写等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理应重视。 但“言为心声”、修辞立诚,再巧妙的表达、纯熟的写作技巧也代替不了真诚的心灵、良好的修养、健全的人格所散发的魅力。 在强调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绝不可忘记“培根固本”“以文化之”的使命。华中师范大学杨建中先生曾就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体制一方面表现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又适时地向职业化教育靠近;一方面创建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光环吸引着高校不断扩招、升格、求大、求全,另一方面市场化和就业率也越来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挥棒。 而市场化、功利化倾向直接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实用与功利取向。 ”[2](P2)这段话虽有愤激之处,但却发人深思。 大学语文相形于一些技能型课程,可能确实见效缓慢,与市场立竿见影的需求并不能完全吻合,但“无用之用”未尝不是“大用”。 孔子曾将学习分为“为己”与“为人”两个方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为己”之学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道德境界,而非取用于人、夸饰于人;“为人”之学则包含着很多功利的目的:教化黎民百姓,获得经济利益,博取政治功名等等。 他认为,“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并非截然可分,而是本末关系。 无论从事经营活动还是政治事务,都应以个人的德性修养为基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一个德性醇厚、修养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贯彻自己的观念、实现自己的抱负。孔子的“为学”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国家的振兴、民族生命力的绵延与强健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看护与传承,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树立“看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理念,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实现个体的精神修炼和成长,避免因单纯追求“应用型”而形成理性实用、技术至上的价值倾向,努力成为识见通融、目光深邃、情怀博雅的人才。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其人文课特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激活其人文内涵,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由之可见, 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追求便捷与实效的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教师不但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素养,还要与时俱进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移动设备广泛普及的有利条件, 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使大学语文课堂重焕生机。混合式教学作为近年来在信息化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是教师借助网络教学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它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启发、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混合式教学将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混合:网上教学资源与教材资料的混合;教师课堂讲授与录制微课、观看慕课视频的混合;教学评价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配合等等。
大学语文课程一般一学期安排32 课时。 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对文本语言、情感、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挖掘;另一方面课堂上也难以有时间充分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混合式教学方式则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拓展到课外,充分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探索与探究式学习提供可能。 同时,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让教学信息的传递克服了时空限制,变得更加便捷,从而更容易形成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因此,混合式教学方式在弥补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不够、信息量不足以及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偏少等方面,显然存在着较大的优势。 具体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主要可分为下文所述三个阶段。
(一)课前利用资源自主学习
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便捷、有效地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 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3](P15)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和QQ 群建立班级的“大学语文群”,还可以设立班级信箱,在课程开始时就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预先告知学生, 上课前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网络链接、PPT 课件、视频等资料上传网络平台;或是发布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去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下阅读或观看,初步完成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理解。对于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在线上有选择地给予解答或是发起讨论。 这种课前的线上学习,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网络上信息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内容的相关背景材料有所了解, 开阔了知识视野;另一方面也让课堂教学从单纯知识传授的任务中部分地抽离出来,教师可以集中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已有观点进行评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等等,深度阅读、能力训练都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上语文课不再是茫然而被动的,而是要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到学习中,成为课堂教学的“合作者”,这也正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超星开发的“学习通”、清华大学的“雨课堂”等移动端教学工具的诞生使混合式教学如虎添翼,它不仅可以让师生通过手机即能轻松分享图书、视频、慕课、期刊杂志等海量资源,还设计了一些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沟通和评价。因此,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布置预习任务,而后全凭学生自觉自愿完成的被动状况,这些教学工具的开发为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课堂合作探究深度研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有效利用优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还保留了传统实体课堂的优势,并通过二者的翻转和融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语文课程以对母语“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为其核心内容,而对于大学语文而言, 不应满足于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在提高学生对母语感知、理解、表达、运用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和善于将知识化为人生智慧的能力。
总体来说,大学语文课堂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阅读与表达。 这里的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鉴赏性阅读、分析性阅读及批判性阅读;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论文报告的撰写,而课堂则主要提供学生口头表达的舞台。 相形于传统语文课堂 “口传身授+PPT”的单一模式,混合式教学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或嵌入MOOC、微课、短小的影视视频,实现知识拓展,创设问题情境;或是教师就文本设计问题,单刀直入,步步追问,启发讨论;或布置课题,推荐书目,要求独立研读,撰写报告,发表演讲;或就热点问题,采取小组分工协作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 总的来说,课堂是文本阅读的深入与延伸,因有前期网络教学的基础,课堂面授时间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口头表达的能力。 而这对教师的学识素养、 教学智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力求释放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思想桎梏,大胆表达,敢于质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确有所得。
一方面,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论题,找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围绕青年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学生在平时表达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让问题开启学生“头脑风暴”,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文本中读出自己、读出世界、读出人生。 另一方面,教师应将教学时间合理规划,适当配置,尽量实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 在组织学生活动前,课下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目标要明确,路径要清晰,结构要完整。不能止于课堂表面的热闹而无视知识点的连贯和重难点的落实,既要有明确的难度区分来保证学生成就感的获得,也要有完整清晰的教学线索使学生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 此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因过分依赖信息媒介而忽视自己专业素养和表达技巧的提高。因为“文学课堂教学是需要情感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需要吸纳知识,而且需要获得启示和快乐,因此教师的激情和体验非常重要。 ”[4]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既是思想的碰撞,也是情感的共鸣和及时的回应,这是任何网络上的名师课堂所代替不了的。 由之,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把文学教育的魅力与信息技术的便捷生动有效结合, 从而达到课堂信息最大化、课堂功能最优化的目的。
(三)课后知识迁移多元评价
大学语文的实体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可以完成听说读思的训练, 而作为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写”,则由于时间的限制主要靠课后完成。 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在课下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或文本鉴赏材料进行网上提交,让作业不仅是教师判分的依据,也成为大家交流和共同评判的成果,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单向以分数作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鞭策和学习方式。也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更为便捷、全面而客观。 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体系构成可分为“线上学习”“课堂表现”“期末考察”三部分,“线上学习”包括是否完整地学习了在线视频和资料,在线讨论、发帖答疑的频率和次数,有无推送或上传有价值的资源贡献等。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发言、互动情况等。而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课堂教授,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关注与评价, 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促使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由消极被动倾听的浅层次学习,向分析、评价、创造为主的深层学习转变,将新故知识联系贯通,灵活运用;使知识点、能力项、素质类有效连接,全面落实大学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
总之,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形成学生“自主、协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力求让大学生“在知识串联和能力并联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5]同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对信息化时代大学语文的改革和创新多有裨益。 因此,新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让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