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李良玉先生的研究生教育思想
2020-01-18王玉贵
王玉贵, 胡 波
(1.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2.合肥瑶海快乐学习教育培训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41)
李良玉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研究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和中国当代史等诸多领域。他不仅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硕,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学有成就的知名学者,为中国学术事业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人才的长期实践中,李良玉先生形成了一套系统、成熟且早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独特做法,并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学术界,泽惠学林。他指出 :“(将这些资料)集中公布出来,希望能够为怎样指导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读书提供一份参考,或者说,为这些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从事研究提供一点借鉴”[1]1。像李良玉先生这样将培养研究生的相关规定、具体做法及所思所想系统、生动、详细记录下来并公之于世的,在当代中国史学界是绝无仅有的,极具示范意义和研究价值。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李良玉先生研究生教育思想的内涵做些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李先生及学界同行指正。
一、坚持制度化学习
所谓“制度化学习”,是指师生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逐渐形成的一种按照进取的学术精神、严格的学术规范、统一的学术风格、既定的学术路径完成学业的锻炼过程。[2]2一般来说,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环节主要就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及撰写学位论文,但是,李良玉先生却对其进行细分,制定出一整套制度化的学习流程,除了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包括举办读书会、确定论文选题、开题、写作、修改、定稿、参加答辩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闪烁着李老师的真知灼见。
首先,制度化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举办读书会。在李先生指导博士生期间,总共举行过55次读书会,每年平均4次,每学期两次。李先生主持的读书会主要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读书会,其具体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
第一种是邀请非历史学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讲座。李先生曾邀请过卞孝萱、济群法师、陈世强、陈慰中、王向东等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家给学生们作过报告,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2005年9月,李良玉先生还邀请曾在台湾陆军总司令部任职过的刘以善为学生介绍当时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直选的有关情况。之所以邀请他来作报告,不仅是刘因其独特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堪称台湾问题专家,通过他的报告,听者能够了解关于台湾地区国民党党主席直选的真实情况;报告人的分析和思考,则可以为听者提供一种参考。而且,刘以善作为退休公职人员自费读博的学生,这种终身学习、追求知识的态度,也能够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第二种是指定同学作有关学术问题的专题报告。2002年12月,第4次读书会是由李宁作题为“对‘启蒙与救亡’双重关系的注意和评价”的报告。第7次和第11次是由台湾同胞刘方仪分别作关于“教会教育与普通大学教育”和台湾地区选举方面的报告。第8次由韩国同学李京来作关于宗教研究的报告。举办这类读书会,通常是为博士论文做前期准备。
第三种是围绕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而举办的专题讨论会。2003年12月的第9次读书会,李良玉先生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肖爱树、黄家信、叶扬兵、李刚、魏晓阳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这种读书会对论文作者来说可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对其他同学也有借鉴启发的价值。
第四种是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的预答辩会。在2004年4月的第12次读书会上,李良玉先生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汤兆云、魏晓阳、张学强、贾艳敏的博士论文初稿,为下一步的修改完善、正式定稿进行指导。
除了这四种主要类型外,2007年11月举行的第29次读书会,由即将毕业的杨永兴、罗长春、王艳芳三位同学进行试讲。其后,毕业生讲课练习也属于读书会的内容。这类读书会主要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找工作而举办的。
每次读书会上,李良玉先生都要发表经过精心准备的讲话。这些讲话或对报告内容加以分析拓展,或进行总结提炼,或加以归纳升华,是读书会的“点睛之笔”。李先生的这种做法,既是对专家、同学辛勤付出的尊重,也是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办法让同学们养成严谨做事(治学)、真诚待人的良好习惯。例如,在2003年12月举行的第8次读书会中,来自韩国的李京来作关于基督教方面的研究报告后,李良玉先生总结了关于宗教研究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强调了博士论文的技术规范要求。十天后,李良玉先生据此进一步制定了详细的博士论文基本规范:对论文结构、注释、标点、数字与年代表示方法、参考他人研究成果、校对质量等方面都作了详尽说明,以免论文中出现不规范问题。又如,在2004年4月举行的第11次读书会中,李良玉先生先是分析学生关于台湾地区选举方面的专题报告,然后发表他自己对于台湾地区选举的看法,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再如,在2013年8月17日举行的最后一次读书会上,李良玉先生总结出办好读书会的最主要的两条经验(一是严格执行的制度,二是始终坚持以诚相待),并表达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重在立志,贵在坚持。”[1]54-56
李门的读书会始终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少表扬,以挑毛病为主;任何人、任何严重的批评意见都可以自由发表;不需要事先报告导师,不需要和导师保持一致。”李老师认为,“有了这三条,就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就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保证读书会是有效的活动,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摆拍”[1]39。这些做法,对于当代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来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读书会制度陪伴李门学子度过了紧张、充实的读书时光,在学习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各有所获;其次,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的报告,可以使学生们开阔学术视野、有所启发;再者,李良玉先生的总结发言犹如指路明灯,为学生引领方向。简而言之,读书会的意义在于使学生们得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术训练。
其次,李良玉先生多次强调毕业论文尤其是博士生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李先生曾把博士论文比喻成博士生毕业后的“名片”。他多次说过,要想写出一篇像样的博士论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通常只要求几万字,而博士毕业论文则一般都有一二十万字,甚至更多。如何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以便让其顺利毕业?李良玉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治学心得、教学经验,对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1)关于论文选题,李良玉先生有独到的看法。他在第18次读书会中,从选题的缘起、性质、选题与论文作者学术背景之间的关系、确定选题并将其做好的作用、圆满完成选题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他鼓励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综合能力,自主确定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论文选题。[3]
(2)选题确定之后,就要着手准备详细的开题报告了。“所谓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不一定准确地说,就是说明博士论文课题计划的研究性论文,或者,是关于博士论文选题可行性计划的研究报告。”开题报告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博士论文作为一种高规格的学术产品,规范化的训练是必须的,开题报告就是一种制度性的高规格学术训练;二是,通过做开题报告,同学们一起论证选题,可以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效果,能提高大家的整体水平;三是,对做报告的同学来讲,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的前期训练。通过做开题报告收集资讯,打开思路,练习写作,培养讨论的风气,是一个实际锻炼的过程[4]。因此,李良玉先生对于学生的开题报告向来十分重视。他在指导第一批博士生举行开题报告会时,就请了历史、法律、中文等专业的几位教授来论证。之后他做了改革,组织本方向同学一起讨论开题报告。
怎样才能写出一份好的开题报告?李良玉先生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研究型思维的能力。也就是指学生要多思考,善于积累知识,培养分析能力。第二,要有资料基础。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基本资料后,才有可能做出一份好的开题报告。第三,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要根据课题的总目标,对开题报告进行反复推敲、改善,直到成为较成熟的博士论文计划。
李良玉先生对学生开题报告的高度重视,并不只是停留于思想层面,而是贯穿于指导博士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之中。为此,李良玉先生经常在读书会上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某个(些)同学的开题报告。他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指出问题,然后他再进行详细讲评。李先生的点评总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且语言犀利,有时甚至会让同学“下不来台”。在第27次读书会上,李先生对一位学生说 :“你的问题是理论混乱、思维混乱、提纲也混乱。你搞了那么多理论,没有一套理论是有用的……你再看看我和你的两次谈话,这些话都白谈了。”[5]442严厉批评之后,李先生也会给学生一一指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反复修改,一直修改到符合李先生所提出的“四个标准”为止,即“有卓越的学术眼光;选题正确;熟悉课题的学术史;有完善的思路和提纲”[4]。
其中,完善的思路和提纲又显得特别重要。李良玉先生认为 :“提纲就是作者为了安排论文内容而遵循自己的思路所拟定的章节体的写作方案。”[4]它是论文的框架。因此,李先生要求每位研究生都必须反复修改、完善提纲。据钟霞在其《博士论文札记》中记载,其论文提纲的修改完善前后经历了3个多月的时间。钟霞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从李先生和其学生的邮件往来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位同学的提纲都经过反复修改。陈肖静的博士论文提纲改了7次,陈国庆改了4次,贾艳敏改了3次,李宁“已经弄了两次提纲,好像还没有找到感觉”[2]50。李先生认为,一份完备的提纲必须要满足“五个要求” :“一是扣题性强。提纲必须紧扣主题,不能偏离主题。二是层次性强。要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说清楚,最好有节奏感,结构紧密,区分又很明显。三是与资料完全匹配。四是文字明了而且优美。五是根据选题、体裁的不同,文字风格多样化。”[4]23-24
(3)开题报告和提纲打磨完毕后,紧接着就是撰写论文。在博士生培养工作中,指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博士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论文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导师指导水平,甚至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学生来说,博士论文是他们本阶段学业的主要成果。对培养单位而言,博士论文的整体水平,是该单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6]121。一旦论文成文,也就意味着其质量已经定下来了。
为了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李良玉先生指出,除了要做好开题报告和反复打磨提纲外,还必须高度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术态度要端正。也就是要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博士学位的质量要求进行研究并写作的态度”。第二,应该注意巩固基础、拓宽知识面,为完成博士论文建立更完善的知识背景。第三,“选择高价值的研究课题”。第四,“建立科学的解释体系”。“所谓科学的解释体系就是运用恰当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方法来说明和归纳。”第五,坚持学术规范。遵循原创性原则,不窃取他人知识成果;不犯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注释不规范等低级错误。第六,要花费一番工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李良玉先生认为,“无论写什么文章,吃透材料,吃透选题,是最基本的两条”[7]143。他一再强调要“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论文的前期准备,即阅读论著、收集史料、构思、讨论、拟订提纲,把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论文的后期写作”[6]124。
(4)初稿成文后,必须反复修改。博士论文是一种学术含量较大的专题论文,且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因此在初稿完成后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学生论文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李良玉先生总是抱着理解的心态,加以客观看待和冷静处理,强调要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完善。
李良玉先生在《怎样修改博士论文初稿——以历史学为例》一文中指出,论文初稿可能出现15种问题,诸如 :“中心问题阐述不够,核心观点没有建立起来,主题不明确”“结构上有缺陷,需要增加、压缩或者调整内容”“各章之间,或者有关章节的内容,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不明显不紧密”“史实的表述不准确”“对某些特定的材料缺乏必要的说明、提炼或论证”“引文有错误,需要重新核对”“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问题”“注释不规范”“参考文献的列举有瑕疵”,等等,并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8]121-123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普遍容易犯的,没有细心认真的严谨态度,是总结不出来的,至少是总结不到位、不全面的。
在李良玉先生的严格要求下,李门弟子通过反复修改论文初稿,不仅提高了论文质量,还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并能够掌握修改论文的技巧。
(5)参加毕业答辩。博士论文答辩,是博士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李良玉先生看来,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也“是一个重要培养环节”[1]2。从他为每一篇答辩论文所写的介绍词中,能够明显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用心、对博士论文答辩的重视。
李良玉先生撰写的博士论文介绍词,主要是向答辩委员们详细介绍同学们的论文写作和学习情况,既有利于委员们更好地了解答辩学生,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导师对自己的重视。在几乎所有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李良玉先生都会致一篇内容充实、热情洋溢的介绍词,只有一次例外。在一位同学准备论文答辩的时候,由于李先生母亲病危,作为孝子的他于仓促之际赶回家乡,同时将有关事宜委托给一位南大同事(也是他门下弟子)代为处理。虽然已经委托他人办好了这位学生的论文答辩会,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先生也确实是分身乏术,同学们都能理解李老师的不易,但他自己却一直认为“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1]2。由此,也可见李先生对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的重视程度。
对于博士论文介绍词的写作,李良玉先生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许其中难免流露出老师看见学生成长进步后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但是就学术角度而言,这些介绍词都是公正、客观的。那些没有达到李先生要求的论文,是绝不会被允许参加答辩的。曾有位同学论文“做成了夹生饭”[9]457,无奈之下李良玉先生只好让他推迟答辩。
李良玉先生之所以始终认为论文答辩是一个重要培养环节,是因为在答辩中,各位委员的发言对论文作者都大有裨益。委员们对论文中存在的技术性、方法性、规范性等方面的缺点,所提出的纠正意见,对作者来说是有益的。为了让学生能在答辩会上最大程度地得到老师们的指点,就要保证各位答辩委员可以畅所欲言。为此,“每次答辩,李老师介绍词一念完,一言不发,随便大家讲”,因此“参加答辩的专家,心情都非常轻松,有啥说啥”[10]119。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真正能做到允许并接受别人批评也不是太容易的。因为导师们并非无名之辈,自己的学生当着导师的面受到批评,有人会觉得被驳了面子,有的竟会当场争论起来。李良玉先生也曾亲自碰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当他的学生参加答辩时,他一定会确保答辩委员们各抒己见。如果有学生对答辩委员有意见,李先生一定会找他们过来专门开会,进行严肃批评。博士论文答辩是学生在学校里最后的学习机会,李老师希望他们能够抓住这一机会,在学术上更进一步,在做人上保持低调。
二、能力训练与道德培养
在李良玉先生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除了教学生提高学术水平外,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他也毫不放松,始终坚持人文素质与科研素质并重。
人生活在社会里,都知道“学会做人”的重要性。但是,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被称为“会做人”呢?李先生从来不抽象、空洞地要求同学学会做人,而是要求同学通过学会做事来学会做人。因为在他看来,“做人不做人是通过做事体现出来的,一个人事情做得很缺德绝不能说他做人很高尚”[11]475。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李良玉先生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提高做事的水平和能力。
李先生要求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弄清楚办事的流程,要明白做好这件事的关键一环是什么。其次,要考虑自己做的事情需不需要别人帮忙,会不会涉及别人的利益,应该谨慎做事,并要善于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不摆架子,不怕受委屈。再次,要养成细致的工作作风。最后,事情做完了,要及时总结,获取经验。此外,李良玉先生还一再叮嘱学生要多做事、少说话。也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增强动手做事的能力,而不是只会耍嘴皮子。这种通过做事来培养做人的办法,是相当有创见的,实践证明也是相当成功的。
在2012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李良玉先生严厉批评了一位同学。因为他让这位同学把有关资料转发到其他同学的邮箱里,该同学虽然完成了转发的任务,但却没有发短信提醒一下,导致部分同学没有及时打开邮箱看到材料,从而影响了会议的进程。李良玉先生认为“这件事做得不及格”[7]147,因为这位同学只把事情完成了一半。
由此可见,李良玉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非只限于学习问题。他经常告诫同学,读书做学问很重要,但在学习做学问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事。“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事,不懂人情世故,学问也很难做得好。一个处处碰壁的书呆子,很难有大的出息。”[2]316为此,他对每一届学生都有基本的培训。诸如接电话的方式,和人打招呼的态度,开会通知的发布,讨论会发言的准备,和招聘单位打交道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当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时,李先生一定会在学生出发之前仔细嘱咐注意事项,提醒他们要谦虚、勤快、有礼貌。
除此之外,李良玉先生还认为做事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比如,有同学要去高校试讲,李先生就会召集在校的学生先行听讲。不光如此,学生参加试讲的讲稿,他都会过目,并提出修改意见,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地做到万无一失,试讲成功。
在李良玉先生的耳提面命下,绝大多数李门学生都能很成功地处理“做事”与“做人”的关系,将抽象的“做人”有机、巧妙地融于具体的“做事”之中,并通过“做事”体现出来的。在学术上,所有李门学生都会“做好该做的事”,遵循一套学术传统,那就是办读书会、写专栏文章、讨论开题报告、修改论文、准备预答辩、参加答辩,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风气,包括正派的作风、诚实互信的原则以及营造读书、治学的良好氛围。
李良玉先生告诉学生,“正派的作风是良好风气的基础。没有正派的作风,为人鬼头鬼脑,很难养成良好的风气”[11]453。所谓正派的作风,就是不做那种“背后专门给人下套子”的小人。此外,李良玉先生还提倡要有是非观念。他要求学生不能是非不分,而是要遵守学生应该遵守的规矩。他认为学生需要遵守的规矩主要有两个 :“一是受管束”,“二是对老师、对学校、对长辈的一些严格的教育,不能抱有怨恨心理”[1]42。这就是希望学生要遵守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矩,理解老师及长辈严格教育的良苦用心。他希望学生了解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明白出发点是什么。明白了这些,也就懂得了是非。在李良玉先生的学生中,有一些已经有一定年龄及社会地位了,但他们仍然“责之严而不怨”。李良玉先生认为,对待该批评的同学就要及时提出批评。曾经有学生向李良玉先生说,自己读硕士时经常被表扬,到了李老师这就啥也不是了,老吃批评。对此,李良玉先生的解释是,如果学生论文写得不好还表扬的话,那就是误人子弟。当然,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李良玉先生也从不吝啬表扬。
除了要有正派的作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还应该坚持诚实互信的原则。李良玉先生反对撒谎,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培养说真话的习惯”的文章,号召大家不说假话。在他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总是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形成诚实的品格。曾经有位同学为了“帮”自己的同门,对李良玉先生撒了谎,但她前脚刚走出门,后脚又回到了老师办公室,承认自己刚才没说实话。回到宿舍之后,这位同学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教诲,又给李良玉先生写了一封道歉信。对于这封道歉信,李良玉先生看后就删除了(只保留学术意见),随即他措辞严厉地批评道 :“我坚持提倡做诚实的人,反对虚伪,反对撒谎,反对用欺骗的手法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袒护错误,蒙骗老师,是不能容忍的品德。”[12]247他用“不能容忍”来表达他对虚伪、撒谎、欺骗这一类行为的深恶痛绝。他始终坚持虚心、诚实、不撒谎是底线。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诚实的品格。
李门子弟良好的风气还体现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虽然来自于现实社会的各种诱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尤其是历史学这一冷门学科的学习,但是李良玉先生却怀着学者应有的良知和责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气息的有利环境。他反复叮嘱学生 :“要营造自己的小环境,与有些现实风气保持距离,不要和那些市侩主义、庸俗哲学、拉拉扯扯的东西搞在一起。”[2]151
在李良玉先生的示范带动、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李门特有的诚实互信、互相批评、专注学习的正派作风流传了一届又一届。除了为学生营造适合学习的外部环境外,李良玉先生还十分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物质第一性的观念也渐渐蔓延到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质疑“学这个,有什么用”等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师也在想怎样把职称、工资提上去。当然,有这些想法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被物质主义紧紧包围的现实世界里。但是,如果对事物不做是非、善恶之分,只是一味地执着于物质方面的利害得失,只重视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小团体的利益,那么,即便拥有了高学历,也与他们应有的文明程度与个人修养不成正比。纵观李良玉先生的教学生涯,他始终着力贯彻这样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使同学掌握技能,甚至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包括培养对于生活、社会和人类的正确价值。这就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勇气,对生命和自由的尊重与理解,对朋友、家庭、父母和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对科学、道德、良知、秩序的尊重和捍卫。”[1]169这一理念正是他在教学中高扬人文精神的思想依据和集中展示,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文学者必须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李良玉先生反复告诫学生要追求真知识、善知识、美知识,要懂得“创造知识很艰难,必须付出代价,不可能轻易成功”[12]254,一定要有“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勇气”。博士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既是追求知识的过程,又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李良玉先生的鼓励、支持下,有的同学怀着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多次长时间深入乡村社会做实地考察,有的跑了20多个市县档案馆搜集资料,有的放弃原有的研究领域,努力实现学术观念、方法的转换。
对于学校强制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数篇论文才能毕业的做法,李良玉先生早在2006年就公开反对过:应该“取消硕士博士生必须发表多少论文才能拿到学位的硬性规定”[9]273。在他看来,与其强制发文,还不如加大对低劣成果和抄袭现象的惩治力度。
在《匡亚明:大学的荣誉、大学的伤痛》一文中,李良玉先生对匡老担任南京大学校长时,校园里宽松、自由、浓厚的学术氛围,评价甚高。在他看来,“自由是大学最根本的精神”[10]228。不分国籍,不分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在这里都能有展现的机会,都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正是这种对自由的尊重与理解,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各抒己见,专注学术,不必担心会有矛盾出现;即便暂时出现了矛盾,也不愁没有消解之时。
除了鼓励学生追求知识与真理,为学生营造自由的氛围之外,李良玉先生要求学生必须有捍卫科学、道德、良知、秩序的勇气。曾经有一位同学选择颇具争议的储安平作为研究对象,李良玉先生认为这“显示了该同学的学术追求具有非功利性、非世俗性的品质,包含着不避艰险、崇尚真实的科学倾向”[2]124,让他非常欣赏且欣慰。
不单纯追求学术上的进步,而是坚持能力培养与道德进步齐头并进,这是李良玉先生一直向学生传递的价值观念。在李先生的教导下,李门弟子多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一时俊杰,随便翻开一本本当下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每每能见到李门弟子的活跃身影;获得的各种项目和奖励,出版的高水平学术著作,更是目不暇接;李门弟子中,截至2019年9月,已有7位博导、19位教授、19位副教授(不包括入学时的教授、副教授),其中从事学术工作、教育工作的占总数的92%[1]55-56,使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李良玉学派”得以薪火相传。
三、师生相处之道
业内皆知,李良玉先生与学生们始终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师生反目成仇已经屡见不鲜的今天,为何李良玉先生能与学生们建立起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李良玉先生曾归纳出师生之间有三种关系:一是油水关系,油浮在水面,互相不搭;二是猫鼠关系,学习有难度,学生有畏难,甚至产生怨恨老师的情绪;三是鱼水关系,师生有互动,关系很融洽,学生有进步,老师有成就。[1]45虽然李良玉先生说过他的学生们刚进校时,对他多是感激有余、亲近不足;进入训练阶段时,学生们经常被批评,渐渐有了对立情绪;到了答辩后,学生才亲近老师,师生相处愉快。但是,在了解他和学生的相处过程后,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相处融洽的“鱼水关系”。
李良玉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师。只要说到做学问,他就会展现出严格、专业、一丝不苟,甚至是不讲情面的一面。对此,他曾说过 :“对自己的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作为老师,需要这样做,但是也有难度,不一定做得到。为什么?因为父母亲站在父母的角度,多半是疼爱子女,而老师除了关心以外,还要把你培养出来,所以光疼爱解决不了问题。”[10]161为了把学生培养出来,李良玉先生愿意成为一名严师。他对学生的批评从来都是一针见血,毫不委婉。因为,在他看来,“教育是一个真实的过程,其中包括严肃的批评。这是科学的需要”[1]4。
一次,李良玉先生在看了一位学生发来的第三轮论文修改稿后,仍很不满意,他在给学生的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说 :“仅仅一个数据的使用,有这么多问题需要你回答,你的论文有价值吗?假如我说你的论文是垃圾,你能否认吗?”[1]108针对这样的同学,李老师每每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替他们着急,有时甚至急得摔了眼镜。即使是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哪怕是已经成为教授的学生,如果在论文中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李良玉先生依旧会不留情面地提出批评。他曾对一位毕业后已晋升为教授、在学界颇有名气的学生说 :“这样的错误,恐怕也不是教授的文章中可以出现的。”[1]306
李良玉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事例,不胜枚举。他认为,“严格要求应当体现在过程中”。但是他的这种严格要求,并非是不讲人性的绝对性高要求,而是相对的。他会在做论文的过程中严格要求,但是如果学生虽经过顽强努力但学术水平却实在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他也会让同学参加答辩,并且主动承担责任。他曾说过 :“无论什么样的论文,只要我点过头,我绝对不会把同学卖出来。”[2]121这样质朴的语言,流露出的是李良玉先生对学生的真情,绝不是庸俗、市侩的做法,更不是无原则的“放水”,而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是对个体差异的客观承认。
李良玉先生虽然严厉,经常批评同学,但他的这种批评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刻意贬低学生,而是以平等、耐心、理解、尊重的姿态向学生指出问题。在李良玉先生与学生的邮件往来中,几乎每一封信都会以“好吗”、“可以吗”之类的用语作为结尾。他以商量的口吻和学生沟通,而不是独断专行地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他。哪怕是在学术问题上,他也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听他的意见,他经常对学生说要“择善从之”。在他写给学生的一封邮件中,有这样一句话,“有用的你把它们吸收进论文中去,没有用的就不考虑”[1]310,充分体现了李先生在学术问题上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和气度。
不仅如此,李良玉先生认为老师也会有缺点,不一定各方面都值得学生去盲目学习。他十分欢迎学生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在他看来,“这是对老师的尊重,特别应该提倡”。一次,有位学生小心翼翼地指出李老师的发言整理稿中多了一个“来”字,话刚说完就十分担心李老师和其他同门知道后会认为他是在找茬,让老师难堪,但李老师非但没有误解他,还认可了他的建议,并当众表扬他这种认真的精神“不仅对于学术研究不可或缺,对于做好任何事情都是十分有益的”[12]337。李良玉先生的这份表扬,肯定了学生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也激励着学生将这种严谨、认真的风气坚持下去。
从这些和学生相处、互动的生动情节中,折射出的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师面对学生时谦逊、平等的态度,以及尊重学生的友好姿态。在李良玉先生看来,“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是一种知识、道德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过程,它既是学生的提高过程,也是老师的提高过程”[11]1。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知识、思想、情感全面交流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对老师来说,同学的敏锐、勤奋与活力,是那么的宝贵;对于同学来说,每一类学术题材的发现,每一种学术思路的开拓,每一个细节问题的解决,都会带来学问启蒙和心灵震撼的作用,甚至包括对人生意义的新认识”[2]2。这种师生之间积极、友好的互动,并不会随着学生毕业离校而中断。
某位已经毕业的博士塞给李老师四篇文章,让李老师帮他改改。李良玉先生笑着说 :“你都毕业两年多了,还要我给你改文章啊!”这位同学大胆地向老师“施压”,说 :“李老师啊,我在外面如果混得不好,可是你的责任啊!”[9]452
师生之间的玩笑话恰恰反映出来李良玉先生和学生之间联系紧密、关系良好的真实状况。正是他们互相支持、彼此衬托,才能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把南京大学的当代史这一块做出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已由原来的‘二国并雄’(太平天国史、中华民国史)变为‘三国鼎立’(加上当代中国史),而且当代史的研究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在国内史学界也以其注重实证的研究风格、严谨扎实的治学传统、十分开放的学术体系、日臻成熟的研究技巧、独具特色的学术思路、不断拓宽的研究视野、独辟蹊径的研究路径、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迅速增加的学术成果而影响日大且声誉日隆”[13]128。可惜的是,南京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繁荣局面在李良玉先生等荣休后似乎没有能持续下去。
正如李良玉先生所言 :“教书易,教人难;得人易,得人才难;相逢易,相处难。”[9]452透过李良玉先生和学生的日常互动,我们会发现他们被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老师的氛围包裹着。在《柳叶集》中收录了一些学生记述学习过程的文章,常常饱含着学生对恩师的感激、赞美之情。对于这些赞扬,李良玉先生坦言有点诚惶诚恐,并把它们视作为学生对老师的鼓励。他曾深情地说过 :“我深深地知道,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衬托的关系最为珍贵。同学的诚挚感情,我将铭记在心,永不忘记。”[2]3正是由于师生之间能够做到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衬托,因此也就能够做到相处融洽,他们之间的师生情分既不会因为老师的严厉批评而趋向淡薄,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意见不一而形同陌路,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流失。
四、结语
常年专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课题,丰富和深化了李良玉先生的教育理念。他根据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这套独特的制度,包括办读书会、做开题报告、写专栏文章、进行论文写作和修改、组织答辩等一整套程序。其中读书会既有益于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又有利于培养优良传统,具体说来就是追求真实的科学精神、平等讨论的基本立场、知无不言的学术原则、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最佳结果。至于做开题报告则是为正式动笔写作论文做前期准备,写专栏文章则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完成学校对毕业生发表论文的相应要求。总体看来,李良玉先生的这套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以完成毕业论文为核心,帮助学生在知识、道德、能力三方面均获得提高的成功制度。在道德培育方面,李良玉先生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输人文精神,反复强调学历高低和文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要求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十分注重对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
李良玉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可谓是呕心沥血、面面俱到,他将自己学术生命的黄金期完全奉献给了学生。他所构建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虽然针对的是历史学方向,有着鲜明的学科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教育实践和理念对所有人文社会学科学生的培养,甚至对当代中国的整个研究生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