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改革发展稳定辩证关系的论述
——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域
2020-01-18邹琪
邹 琪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由特定的要素、结构组成的有机开放系统,是运动着的、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充满矛盾、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复杂的有机系统。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沿着马克思研究社会有机体创设的理论路径,依据对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关于改革、发展、稳定辩证关系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和具体展开。邓小平把改革、发展、稳定看作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障,它们之间是统一和谐的互动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并且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强调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整体的、协调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102社会有机体是变化发展的,有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恩格斯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
在社会有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机体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是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等方面来揭示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一个社会有机体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矛盾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范畴,“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上升到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和全面推动社会有机体向前发展的高度,从而凸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有机体整体构成和发展中的终极意义,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实质内容和运动变化的根源”[3]。毛泽东指出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概念,他指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5]214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其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它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5]213-214,“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5]216。这些情况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动力的理论[3],同时也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但是毛泽东并没有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甚至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动力,不仅没有解决好社会基本矛盾,反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6]181-182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僵化的体制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基本矛盾的方法不是通过激烈的政治革命,而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秩序的改革来进行。“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7]23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7]11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7]370。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手段,并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直接动力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7]266, “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7]138。在邓小平的视野中,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7]237。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原来体制中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自觉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激发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创造活力。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7]368。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的科学性。改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7]131,“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7]149-150,“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370。改革同时也创造了稳定的政治局面,“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7]371。可见,改革进行与否,成功与否,不仅会影响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有机体的稳定。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就是关于发展的理论。发展是“社会有机体”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穿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线。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就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的历史。
发展,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还包括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类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全面进步。未来理想的社会最终要实现的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8]107-108,从而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294,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邓小平在考察和理解社会有机体时,非常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总是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7]116。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2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它的产生和发展,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都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列宁也指出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0]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力也是着眼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必然选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生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116。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没有完成生产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任务,而且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落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所有矛盾的解决都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7]377。“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7]130,“从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7]237。
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 :“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6]249-250“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208。这些论述充分表达了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极具远见的社会发展理论。
邓小平始终把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最终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优越性的体现。他指出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7]10“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7]63。只有发展好了,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7]265。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深化改革;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这些都要靠发展,都离不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靠发展而不断巩固和推进的,“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11]。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邓小平指出 :“要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保持比较好的速度,我们深化改革的风险就小得多了。”[7]268同时,他还指出,“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如果实现了翻两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团结是肯定的”[7]89。邓小平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辩证关系[12]。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中,发展是目标,发展是硬道理,实行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发展不仅提高了综合国力,也改善了人民生活,这些又会进一步推动改革、促进稳定。
三、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根本保障
马克思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各种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他指出 :“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9]143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包含“一切关系”,这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这种“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就是要求社会有机体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相对有序的、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稳定。社会有机体只有处于稳定之中,才能健康地发展。
稳定包括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等。邓小平考察的稳定主要指政治稳定。他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7]331,“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7]286。因为“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7]124。“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要发展起来,要实现四化,政治局面不稳定,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不成功”[7]249。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稳定这个大局。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推动改革和发展,否则,不仅改革难以进行,发展也难以为继。所以,邓小平说,“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7]313,“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7]212。“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7]284。
在社会有机体中考察稳定与改革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时,邓小平强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关键作用。“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局面,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7]208。他指出 :“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7]331“我们必须排除干扰。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些都搞不成。……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7]199。“发展经济要有一个稳定的局势,中国搞建设不能乱。今天来一个示威,明天来一个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精力搞建设”[7]332。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内部,改革很重要,发展也很重要,但改革和发展都是以稳定为前提条件的[13]。有了稳定,改革和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失去了稳定,就失去了改革和发展的条件,也根本谈不上搞改革、求发展,而且整个社会也必然会陷于混乱。
同时,邓小平强调,稳定依赖于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和维护稳定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在论及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时,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化大革命’就是内战”[7]371,“现在中国局势稳定……再一个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7]368。 发展影响着稳定,不发展无以求稳定。邓小平指出 :“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我们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7]89
邓小平的论述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把稳定作为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精心处理好稳定与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防患于未然,维护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促进改革和发展,使社会有机体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处于有序、平衡、和谐的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既是一切要素、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辩证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原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原理都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具体展开。邓小平依据时代特征、具体国情和新的实践,形成了关于改革、发展、稳定辩证关系的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动力、目标和保障问题,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深化了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认识,和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一脉相承,从整体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一个有机的动态发展历史。
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邓小平也从根本上纠正了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局限性。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过分关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忽视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也就忽视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3]。邓小平深刻地吸取了历史教训,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7]116,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的 :“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读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稳定辩证关系的论述,对于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视野,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