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0-01-18曾攀
曾 攀
批评家刘铁群有文人气,其文章有人文气。当代中国批评界的女性声音总是显得尤为珍贵。这里当然不仅是某种性别上的强调,而更多的是通过价值立场与批评风格上的认知进行判断。刘铁群的批评文章与研究论文,机锋交碰,其中之灵气,径直婉转,既集束流涌,又可四下漫溢,执拗中有超脱,谨严而不失生气,这是她的处世哲学,也是为文著述的精神脉络。正如黄伟林教授在《铁群印象》一文中所提及的,“十年来,我目睹了许多浮躁、许多焦虑、许多纠结,我自己就置身于浮躁、焦虑和纠结之中。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感觉到,这些浮躁、焦虑、纠结从来与铁群无关。并不是她一路坦途,也不是她春风得意,有时候我想,这可能就是天赋,同时得益于她从小成长的环境和教养。”正是刘铁群内在的正心诚意,使得她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丰富中有至诚,呈现出非常多元的形态,而且在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桂派批评”本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这位女性批评家的风格形态:
刘铁群的《广西现代散文发展述评》以广西近现代的散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探讨广西文学的审美流变的三个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1920年代开始,广西散文创作从无到有,从起步到丰富,到了1930年代,散文作家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跃,到了1940年代出现了井喷,其中,曾敏之、孟超、傅彬然、凤子、王力等人的散文作品,代表了彼一时期广西散文创作的高峰。在对广西现代散文进行盘点和论析的基础上,作者还将之置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中国文学史之中进行考察,从而将广西散文研究引向深处。
曾攀、刘铁群的《广西文学的过去与未来》针对的是当代广西文学的处境与出路,尤其结合批评家刘铁群的研究进行探讨,既立足当下的参照,同时也付诸历史的关注,其中针对如何拓展广西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发展边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譬如在谈到桂林文化城的研究及研究的转化时,刘铁群提出,“文学是艺术,文学教育应该是美的……借助话剧的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可以借助音乐、舞美、表演、台词等综合手段使文学之美得到更生动、更直观、更全面的呈现。”正是这样的多维呈现与多元输出,赋予了表面枯燥无味的史料钩沉与学术研究以新的面貌,也创造出了新的价值。
周引莉的《抉微钩沉 知行合一——刘铁群的桂林文化城研究》专门讨论的是刘铁群的桂林文化城研究,通过其若干重要论文如《沈从文〈芸庐纪事〉的相关史料问题》《关于茅盾“雨天杂写”系列杂文的史料问题》《凤子的回忆录与桂林版〈人世间〉的前身后世》《〈野草〉 杂志定位探析》《欧阳予倩把“小金凤”变成尹羲》《田汉与漓江》等,指出刘铁群在桂林文化城研究史料的发掘与阐析,其将史料置于作者的创作流变以及文学历史的文化脉络中加以考察,并且对许多文学史中似乎已经有所定论的大家名家进行重新起底辨析。1944年,“西南剧展”在桂林举行,数以千计的戏剧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参与其中,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回应,影响波及海内外,这是桂林抗战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手笔;而在“西南剧展”70 周年之际,《秋声赋》《桃花扇》等桂林文化城时期的经典剧目在黄伟林、刘铁群等的积极推动下得以重排重演,是为“新西南剧场”。文章指出,史料的辨析与论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仅仅限于学术研究,刘铁群在此基础上另辟一境,以“新西南剧展”之机进行教学、排演、实践,这是文学精神的延续,也是文化命脉的传承。
杨路宏的《坚守学术品格,回到文学本身——刘铁群和她的文学评论》探讨刘铁群的学术研究理路,指出其在回到文学本体的学术探索过程中所秉持的批评的深度指向、自觉的史料意识与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一名出色的批评家必备的学术与精神品质。事实上,每一位批评家都通过自己的批评实践,廓清文学研究的迷雾,也影响着文学现场的风气品格,桂派批评之所以呈现出众生喧哗的状态,且音准、声色不至于喑哑失准,正源自于像刘铁群这样的批评家的担当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