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学视角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2020-01-18李亚萍王晓华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区雕塑师生

李亚萍,庞 琳,王晓华,李 美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公共艺术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高校校园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且与高校办学理念共存共融。

一、高校公共艺术内涵

(一)公共艺术界定

公共艺术(public art)不是某种特定的艺术流派或风格,它是以公共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美学功能属性作为研究目标,和公众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审美交流,藉此满足视觉美感享受,提升社会的审美水平,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为民众提供公益性质服务的艺术运作和存在形式。公共艺术一般是以雕塑、园艺、广告、绘画、景观设施或与音乐、舞蹈、多媒体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装置等实体形态呈现,直观地反映着当代社会民众的心理需求、思想感情,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内涵。作为一个自主、开放、多元、共享的交流平台,人们能够借此表达个体对和谐社会理想的憧憬,对复杂社会问题的批判。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公共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综合社会效应。

(二)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特点

校园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与气质的显现,是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存在形式[1]51-53。不同于社会其他开放场域的公共艺术,高校公共艺术因其主要依附于、存在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因而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是我国高等人才培育的场域,是传承当代文明,前沿思想和先进技术的空间,它所面向的主群体是活力蓬勃的大学生群体,大学师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这些因素决定了校园环境与一般的商业环境、居住或工业环境有着极大差异。在这里,公共艺术除了满足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之外,主要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化元素的传承与体现上。就某种意义而言,存在于校园文化语境中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它担负着以物化的公共艺术作品美化提升校园环境气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涵养人文艺术情怀的责任;它肩负着彰显校园文化,激发师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生活体验中去,引导大学生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其社会化需求和自我确定需求,建立个体与学校息息相关的纽带意识的责任;它承载着营造洋溢学术氛围的场域空间,塑造不同高校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位,打造学校独特的性格名片的责任。

二、对河北省内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调查分析

对象的选择:河北省内三所知名大学校园。调查的方法:实地走访拍摄,结合问卷调查形式。

(一)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市的行政区域内,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 高校,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异地办学”的211 大学。河工大目前主要由红桥校区、北辰校区和廊坊校区三部分组成,红桥校区坐落于北洋大学堂旧址,毗邻穿城而过的海河,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富有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团城”四合院被完整保存。北辰校区为目前的主体校区,位于天津市北辰区西平道。截至2019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学校总占地4000 余亩,建筑面积87 余万平方米。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课题组在不同的校区内向师生共发放调查问卷60 份,收回有效问卷58 份。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注意选择不同年龄、性别、专业的师生,确保被调查对象的随机性。问卷内容包括: 校园内公共艺术的布局安排情况;校园内公共艺术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校园内公共艺术的功能设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师生对于北辰校区的公共艺术认可度比较高,学校正门口重达几十吨的泰山石,稳健有力,象征着百年工学院的厚重底蕴。广场中央辟雍形态的喷泉水景,辅以厚重方石环绕,水型、灯光及色彩的变化和音乐完美融合,生动体现了水之艺术。熙园是校内的特色文化园,是师生休憩交流的主要场所。标志性的建筑工学楼位于地势起伏的园区最高处,下有滴翠湖贯通其间,将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并举的百年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尽显人文精神传承。另外,红桥校区校史馆集中梳理了校园的传统和文化精粹,是进行人文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北辰新建图书馆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附近,设有多位学校的开创者和前贤雕像,为校园营造出肃穆浓厚的学术氛围。

总体而言,河北工业大学校内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包括了主题水景、纪念性雕塑和人物雕塑。大部分的公共装饰和景观节点点线成面,整体导向性明确,布局相对合理。在满足师生审美需要的基础上,较好地凸显了理工科高校的文化内涵的价值。

(二)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明古城河北省保定市,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属于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层次高校。学校占地为2430 亩,建筑面积为133 万平方米,目前主要由三个校区组成,分别为原校区、新校区和医学院。其中新校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区域,整体规划上巧妙运用活跃动态设计理念,将开放性、流动性及人文性融入其中,建成后内部环境宜人,人文景观众多,为全体师生营造了舒适和谐的校园氛围。

对三个校区发放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具体类别及其分布;校园内的公共艺术样式、形态及其深层内容;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应用的色彩及材质。共收回63 份问卷。在与调研师生的沟通中了解到,多数师生对于新校区校园公共艺术设置的艺术性感受评价较好。主教学楼前有一座高2.5 米花岗岩材质的名为“脉搏”的意象雕塑作品。外圆为平滑简洁的抽象体,圆环内为具象的生命单元。它如同人体磁力共振后的截面照一般,使人体会到表里不一的对抗性和对立统一的和谐性,以此鼓励师生钻研学术如生命脉搏一样不断有力延续。教学楼前的“经纬”雕塑,同样采用花岗岩材质,以抽象的圆体构成,表现物体运动轨迹的相同方向、形态不同的相对性规律,青年人的发展亦如星球一样,无论所处什么样的位置,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运动轨迹自会闪光。校园中还有其他一些景观雕塑,都是通过抽象或具象的形态来表达一定的期冀,为整个校园增添更深层次上的实事求是之精神和笃学诚行的人文情怀。

通过这些校园公共雕塑可以看出,该校公共艺术形式以雕塑为主,包含了主题性雕塑、纪念性雕塑等,主要是以花岗岩等石质材料进行雕琢。这些雕塑起到了砥砺师生,提升校园公共艺术建设水平等积极作用。

(三)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内重点大学,坐落于有“天堂之城”美誉的秦皇岛市,办学历史悠久,以厚德、博学、求是的精神见长。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000亩,建筑面积106 万平方米,现有东、西两个校区供师生学习生活。对其学校进行了一定师生人数的调研,调研的内容为: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划分种类及造型特点;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具体数量及其分布形式;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与周边的景观环境能否融洽统一。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燕山大学校园以流畅简洁现代风格建筑为主,古树名木荫翠,四季花木扶疏,从别开生面之角度见证着学校悠远的历史感。校园公共艺术以雕塑为主要形式,广场中心的“孙中山先生”雕塑与燕山大学校训“因真理、得自由”相呼应,于无声中向全体师生昭示着革命、自由、祖国、理想、信念的价值;若干学院以或抽象或古朴的石雕作为学院名称的标志物,在充分考虑造型、材料等要素的基础上与周围景观绿植形成一个和谐整体,营造自然风景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的意味。

总体上看,燕山大学的公共艺术分为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两种。透过这些作品,人们不难领会设计者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崇敬,对各个学院文化内涵的表达意图。公共艺术以隐性知识传播的方式激励莘莘学子向先贤名家学习,同时将鲜明的时代审美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蕴含其中。

三、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和整体性规划

当下阶段,国内多数高校借鉴沿用的是20世纪以来西方以功能分区为宗旨的校园规划模式。一般而言,功能分区常包括校园入口的公共空间景观区、行政办公区、专业教学区、体育场馆区、绿化休闲区、学生生活区、家属公寓区等多种功能分区。校园入口的公共景观区是城市公共空间向校园范畴过渡的场域,为大多数高校所重视并予以着重表现。一般共性的表现形式为在校门口的公共空间景观区设置开阔的中央广场,广场中设置象征性和主题性比较明确的旗杆、喷泉、雕塑等,希图给进入校园的每一位观者以深刻的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进一步地深入,校园内部空间的公共艺术形式处理的则较为潦草,有的是景观石随意乱放,有的是公共标识不清、指向性不明确,有的以简单绿化遮掩未经规划的狭窄空间,有的是公共艺术品造型设计存在色彩美学缺陷,更为突出常见的是,各个学院门前的公共空间,缺乏合理规划,多数沦为教职工的停车场,乏美可陈。

另外高校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并不是一日之功,多数是随着高校的发展建设而逐步完善和不断增加的。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原有的部分公共艺术作品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审美功能和教育价值。特别是一些老校区,已经破败损毁而未及时翻新清理的设施和雕塑甚至成为视觉污染和视觉垃圾。而新增加的公共艺术作品形式一般依据当下的意识形态和理念加以设置安排,既缺乏对原有公共艺术作品风格的考量延续,又缺乏对后期的前瞻性安排,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缺失状况比较突出。

(二)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形式单一雷同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它所承载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学校建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艺术形式。它们不光见证着一所高校的孕育成长,同时也会作为历史的草蛇灰线,伏脉于校园之中,成为校园文化内涵独特可辨识的特征。

走访国内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突出的问题之一在于千人一面,各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在选材、造型上无甚新意,雷同单一,无非石雕,水景、喷泉、椅凳,主题陈旧,造型呆板,难以激起人们基本的审美感受。作为象征着文明集散地的高校,其设计理念有的甚至不如主题公园,先进的海绵城市理念,多媒体交融的艺术理念等鞭长鲜少及至高校校园。又或者新老校区建设在精神内涵层面产生断裂,新校区建设一味追求前沿风格,缺乏对校园自身历史内涵的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缺乏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启迪和熏陶力量。

(三)缺乏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传达对于人性的深切关怀是公共艺术重要的内涵。公共艺术设置的初衷是为人服务的,但是校园公共艺术设施被荒废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设施的材质或尺寸缺乏人性化尺度,如石料材质的长凳在秋冬季节乏人问津;酷夏季节曝于烈日下的木椅形同虚设;装饰性的雕塑置于三点一线的距离直线上,如芳兰当户,令人难生亲切之感……凡此种种,不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的设计使公共艺术的功能和效果大打折扣。

(四)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缺乏互动性

公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形式,其特征包含公共性、公众性、参与性、互动性,艺术性、功能性、多样性等,核心的公共性属性决定了它不能脱离与公众互动的环节,“社会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表现为作品、设计师、公众与环境之间良性的相互交流、沟通、选择和影响。互动是作品的延伸,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公众对于作品的反馈也是检验公共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指标。”[2]22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普遍存在着信息传达不到位,部分作品同质化的情况,例如很多作品的表现内容是一些教育理念雷同、代表着普世价值观的巨匠伟人雕像。这些作品的内容本身往往与学校的文化气质或历史沿革无关,他们或疏离、或高高在上地存在着,只是单纯地在表达艺术家自己的认知或者施教者的教育意图。学生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对其缺乏了解,缺乏审美兴趣,缺乏认同和共识,难以建立起审美互动关系,更谈不上共享和交流互动。

另一方面,行政决策层的意志往往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形式有较大的影响,校园公共艺术的使用者鲜少能对其设置过程表达意见,或者共同参与到它的建设和发展中去。这样的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半开放性的,需要以互动形式完成的对作品的意义和优劣的评价检测难以实现。

四、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加以改进的策略研究

(一)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现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设计规划

要解决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中存在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缺失的问题,首先要对学校的建设做长远的规划,明确布局,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思路和任务,在建设之初做充分调研,确定包括公共艺术形式与其他例如建筑、雕塑、园林、公共设施装置等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问题,色彩美学的应用问题,后期的管护成本问题等,其次要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突出重点。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考虑新增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与旧存公共艺术形式的风格延续问题,应在此进程中作出相应调整,平衡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和矛盾,对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进行科学把握和整体优化设计。在建设布局上,尽量明确划分区域,例如党建宣传区、休闲娱乐区、科技体验区、人文景观区……在风格鲜明的前提下,突出区域性重点。

(二)突出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建设兼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个性校园

公共艺术创作以公众为对象,以公共为依归,强调人文和在地性的关怀。在地性是in-site 的直译,顾名思义是在现场。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一般是指由公共艺术所在之高校的地理位置、空间环境、人文风貌、文化特点等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特定属性和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在地性所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与空间环境应当是一种协调、契合、紧密,乃至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动态平衡关系。诚如莫言所说“越是地区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任何校园都处于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地域文化给予校园公共艺术丰富文化养分的同时,也影响着校园的整体气质风格,校园中的建筑,壁画,雕塑等无不受这种风格的浸染和规整”[3]52。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承载的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学科特点和人文内涵。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考量的时候,应当从大学这一特殊的场域环境入手。深度挖掘其自身的历史脉络和与此相联系的地域文化,在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传达能够使在校师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亲切,办学理念的表达,获得情感共鸣的艺术理念。从而使高校校园公共艺术传达的不仅仅是视觉印象,更是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的张扬,成为一所大学量身打造的名片。

(三)彰显人性化设计原则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内容层面更多关乎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在信息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直面沟通愈来愈少,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令本应蓬勃活跃的年轻人开始习惯孤独冷漠。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营养和精神养料,可以唤起人们对平凡生活的诗意感受,引领人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人本价值。贯彻人性化设计是艺术传达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建设中注重对公共艺术作品的体量大小和摆放位置的考量,避免作品体量过大带来的压迫感,克服体量过小、摆放不当造成的孤独空旷感;在校园公共艺术大分区中,注重对私密小景空间的设置,让师生获得有安全感的交流空间;在建筑密集的区域,特别是行政区域,设置亲切有效的公共导向标志,令置身陌生环境中的师生快速找到目标,消除陌生无措带来的心理上的紧迫感。

(四)强化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在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引入新媒体艺术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的普及,当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的冲击力度是以往社会无法比拟的。作为技术化的艺术,新媒体艺术以传统艺术无法抗衡比拟的实时交互、多媒融合、大众传播之前卫姿态成为当下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之一。新媒体艺术主要指人们借助数字化媒介和网络信息传播等技术,跨界从事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美学等领域相关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数字化呈现、互动传播、重表现、重过程是其主要形态特征[4]132。新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相结合,能够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段,赋予公共艺术更灵活的审美模式,深化公共艺术的社会效应。二者的交互演绎是未来引领公共艺术创新,构建多元化公共艺术格局的必然趋势。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凝聚了校园的文化特质,承载了高校师生的追求与理想。因此引导大学师生参与校园公共艺术的文化实践,培育人们健康积极的审美理念,对于培养主人翁精神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社会理想至关重要。而新媒体艺术灵活的审美模式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以多种途径和模式参与到校园公共艺术方案的审议和实施中来[5]18。它可以是一尊3D 电子雕塑、可以是一场电子音乐剧,可以是一款网络装置艺术品,又或者是一场行为艺术游戏,这些都能够成为颇具吸引力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形式。人们置身其中,感受艺术家所传达的审美主张,通过参与实现作品的公共性、互动性。观众的身份不再是一般意义上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审美经验的获得者,作者和受众的角色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可以交换和互动。互动是作品的延伸,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传统审美关系中不平等的单向的灌输被更具民主精神的双向互动沟通所取代[6]61。这种类似沉浸式的心理体验使参与者充分了解公共艺术作品表达的价值理念,进而思辨得以激发,个性化体验得以直接反馈,每个参与者都有可能为学校的管理、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新媒体艺术的介入将促使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成为真正的师生共享的精神财富。

五、结 语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以艺术表现为途径,以美育精神为底蕴,通过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直观地展示着不同高校独有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向大学师生传达充满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对于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在十三五规划要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以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7]背景下,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成为近年来高校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河北省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为当前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提供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建议。

猜你喜欢

校区雕塑师生
巨型雕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TheStudyofGenre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