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2020-01-18梁晓理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边境中学生中学

梁晓理

(贺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我国边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聚集,地理位置特殊,它是国家安全的屏障,其安全“往往是国家安全首当其冲的部分。边疆与安全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1]198由此可见,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重要战略思想,为我国治理边疆提供了工作遵循。治理边疆、维护边疆的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更是边境老百姓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边疆安全的未来守护者,中学生需要积极接受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筑起边疆稳定的铜墙铁壁,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广西边境中学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背景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人民福祉的关键保障,也是巩固国家政权的保障。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如今,我们进入新时代,河清海晏,进入安逸、和平的时代,但我们往往忽视一些未知的、潜在的危机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平则虑险”,从而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一)国际现实: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国家安全以及忧患意识作为战略性的大事来思考,由此衍生出了很多名言警句。《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2]2350这是居安思危首次出现在文献上。《易经·系辞下》也指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3]381。这些名言警句也是告诫当政者和老百姓在安逸和平的环境中不要忘记危险的存在,不要在安宁的时刻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力量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组合,改变着世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4]我们希望世界和平、进步和发展,但事实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种思潮层出不穷,激荡交锋,使世界格局变幻多端、乱象纷呈;宗教冲突不断,边境问题矛盾突出,传统安全仍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传统安全因素层出不穷,包括贸易战、网络安全威胁、环境危机、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蔽性更深,对世界造成极大的困扰,也同样给中国安全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许多安全问题新旧叠加,外部敌对势力正觊觎我们的成果,反分裂、反演变、反渗透迫在眉睫。历史经验教训和现实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让我们清醒意识到:越是和平时代,安全风险越高,责任也越大。因此,洞察世界之变局,把握今日中国安全之形势,认清我国边境安全之严峻,引导中学生居安思危,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构筑坚固的国家安全防线,边境中学责无旁贷。

(二)地方现实:安全有责,义不容辞

广西有8 个县(市)与越南接壤,中越两国陆地边境线广西段为696.125 公里。其中新设立的县级市靖西市(注:即笔者所调查的边境市),与越南边境线总长就有152.5 公里,与越南茶岭县接壤的靖西市龙邦镇边境线也有43.85 公里,该镇设有龙邦口岸。据龙邦镇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龙邦口岸正逐步升格为国际性口岸,预计到2020年,龙邦口岸货运量将达1000 万吨,人流量将达500 万人次,车流量100 万辆次以上,实现年交易额将超过100 亿美元,将形成集贸易、物流、加工等为一体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整个中越边境线上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5]。在龙邦镇,中越经济往来频繁,人员交往密切,边民语言相通,甚至有亲戚关系,而且还有共同的民间传统节日:“关圣”祭祀节。相同的生活习俗、密切的经济往来以及复杂的人员结构,对当地的边境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 边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人员往来,往往为外部势力的渗透提供便利。一旦放松警惕,思想麻痹,它们就有可能乘虚而入。青年学生首当其冲,容易成为外国势力策反的目标。因此,加强边境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增强边境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维护边疆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边境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边境中学迫在眉睫之重任。

二、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良机

(一)国家的顶层设计为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一词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有4 次提到“国家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8 处提到“国家安全”,并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6]49这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地位的准确把握。据统计,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提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且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指导方向。与此同时,关于国家安全的机制、法规也相继出炉。2013年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安全机制。2014年设立了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掀起了国家安全教育浪潮,推进了国家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民国家安全意识。201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国家机关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使国家安全教育有了法律的保障。国家安全无小事,中小学生不能置身事外。基于此,2018年 3月 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中学生应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各地各校要为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指导。[7]意见在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发布,其意义重大,进一步推动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增强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由此可见,国家的顶层设计为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指导方向和制度保障。

(二)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载体

21世纪是科技与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中国人也借着这股东风,涌入到互联网的浪潮中。据统计,中国网民人数由2000年的2250 万剧增到2019年的8.54 亿人以上,我国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数量占全国网民数的26%,其中中学生占的比例较大[8]。互联网俨然成为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笔者对广西靖西一所边境中学300 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74%的同学从网络媒体中获取大部分国家安全知识。这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9]。由此可见,边境中学生利用互联网习得掌握国家安全知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针对中学生获取国家安全知识的习惯,边境中学可以借助现有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进一步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载体,这比枯燥的说教效果更佳,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契机,强化边境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技能,并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防线。

三、广西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

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边境中学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进展滞后,成了束缚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忽视学情的分析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特点进行教材编写和教学。笔者所调查的学校——靖西市龙邦实验中学,其距离越南边境仅1.5 公里。由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学生们接触到的人员、思想较为复杂。中学生与外部交往过程中,各种潜在、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正在增多。但笔者在此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时,一方面往往只注重从宏观上把握教学设计,而未能从边境中学生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与邻国边境交往密切的微观学情入手。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少对“00” 后中学生的时代特点去把握。“00” 后中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网络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除了来自家庭、学校,更多的是来源于网络。他们思维活跃,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加上自身生活阅历不足,难以辨认网上信息的真伪,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和利用。基于边境中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呈现的时代特点,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时,教师应该既要把握宏观,也要根据中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微观教育,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二)专任教师紧缺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有效教育的保障,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专业性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广西靖西龙邦实验中学,笔者发现,整所学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几乎都是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职授课。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兼职教师往往受研究方向的束缚,教学中只偏重本专业、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对国家安全课程研究不足,其是否具备国家安全知识体系还值得商榷。比如,兼职教师是否具有国家安全意识,是否具有国际视野,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尤其是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是否掌握到位,有关《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教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等法律法规是否有所研究。如果不具备以上这些专业知识,教师难以利用国家安全知识与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的设计,进而无法发挥国家安全教育的功能,有效提升中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更无从谈起。

(三)各学科相关知识融合度不够

课程是微观教育,但解决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虽然在中学语文、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课程里都或多或少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但在调查中发现,各科任教师仅在自己学科里传授国家安全知识,各自为教,学校也未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就国家安全教育专题进行集体备课,国家安全知识体系集12 个重点领域安全于一体,包括经济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既然是一种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中学学科中多是分散的知识点,这需要各科教师内部协作耦合,有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叉,实现国家安全知识的融合,否则缺少合力的教学协作和学科融合,无法凝聚更好的教学资源,更无法构建完备的国家安全知识体系,那么学生习得的国家安全知识和技能是片面的、狭隘的。如此一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边境中学生对隐蔽性、不确定的国家安全风险的全面判断和行动,其危害可想而知。

四、边境中学有效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现途径

处于边境的中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所担负国家安全教育责任之重大,是其它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既要遵循一般国家安全教育规律,更要高度关注它的特殊性;既要认清当前的挑战,也要抓住现有的教育契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边境中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有效抵制来自外部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侵入,进而保证边境的安全和稳定。

(一)重视学情的分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实现中学生国家安全知识入眼入脑入心入行,就要从教育对象的学情入手。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新时代的边境中学生,作为边民的一分子,与邻国民众接触概率较大。同时他们又是“00”后学生,好学、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也往往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外来思想干扰等缺点。学校在做教育工作时,需要针对边境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征以及中学生呈现的时代特点,保证国家安全工作有特色、有特点,抛弃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在保证教育宣传时时有、处处有的前提下,在特殊的日期,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也要加大教育力度。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国家安全部门人员到学校来,结合边境的国家安全案例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清醒认识到: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随时存在着潜在、不确定的安全风险,需要时刻怀有居安思危思想,提高警惕,坚定政治信念,防止外来势力的渗透,抵御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行为。走心、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入人心,才能让中学生知国家安全之重要、晓国家安全之紧迫、担国家安全之责任。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才能切实做好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首先是要统一认识。这需要学校加强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边境中学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清当前边境的安全形势以及学校所担负的使命担当,把培养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国家安全守护者作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次,整合教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中学各科教材里或多或少都涉及国家安全教育知识,但是知识点比较零散,如何化零为整?这需要整合各学科教师力量,集思广益,在校内构建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体系,凝聚育人合力,促使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全面的国家安全知识和技能。第三,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大视野,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国际视野,有大局意识,同时要有构建总体国家安全知识体系本领以及国家安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把国家安全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

(三)借助多样的教育载体,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载体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00”后中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除了来自学校、家庭,就是互联网。根据笔者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得国家安全知识。针对中学生的时代特点,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统领下,边境中学一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贴吧、QQ 甚至现在流行的快手和抖音、头条作为教育载体,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内的实体信息化环境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线上教学刚好是新时期国家安全教育的及时雨,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它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性上的限制,最核心的是解决以往校内外信息、资源“孤岛”的问题,有效实现校内、校际资源的共享,从而扩展边境中学生国家安全知识面,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工程,尤其对边境中学来说,这一项任务尤其重要且异常艰巨。认清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背景、面临的现实困境,把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良机,找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现路向,是回答广西边境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为何可能、何以可能、如何可能的最好答案。

猜你喜欢

边境中学生中学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侵华日军中苏边境防线及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