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产现状分析
2020-01-18
(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流产是奶牛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母牛在怀孕任何阶段娩出死胎或在子宫外无生存能力的胎儿。流产也称不足月分娩[1]。据研究统计表明,规模化牧场每个奶牛流产病例的平均经济损失为640美元,在管理良好、没有疫病流行的区域,奶牛的流产率通常在2%~5%,一般的奶牛场流产率大概在8%左右[2]。奶牛流产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第一是普通性流产,有奶牛营养因素、中毒性因素及生殖器官疾病、服药错误、损伤等方面的因素;第二是传染性流产,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流产,如布鲁氏菌、结核杆菌、沙门氏菌、李氏杆菌、胎儿弯曲菌、衣原体、IBR、BVD等引起的流产;第三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流产,主要寄生虫有毛滴虫、牛梨形虫、鞭虫、血吸虫、新孢子虫等[3]。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由于营养因素、中毒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和药物性因素导致的奶牛流产逐渐得到控制,目前导致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传染病因素。在规模化牧场导致奶牛流产的传染性疾病有布鲁氏菌病、牛病毒性腹泻(BVD)、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新孢子虫病[4]。一旦奶牛被感染,病原在牧场环境中存在,很难净化。奶牛流产是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后备牛的培育。
1 普通性流产
在我国南方地区梅雨季节,饲料霉变会导致奶牛流产,但在规模化牛场由于饲料贮备和饲喂程序相对科学,由于饲料问题导致的流产已越来越少。以前,由于生殖器官疾病如卵巢病变和子宫炎导致的流产相对较多,一般发生在经产牛,但近年来由于防疫水平的不断提高,因生殖器官原因导致的流产也越来越少。夏季热应激也是引起奶牛流产的因素之一,高热高湿气候会导致奶牛子宫内环境发生改变,如若生产中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严重热应激会导致奶牛流产甚至死亡。此外,还有疫苗性流产,由于疫苗的商品化程度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一些牧场使用来源不明质量不过关的疫苗,也会导致奶牛发生流产。
2 传染性流产
研究表明,规模化牧场90%以上的奶牛流产都是由传染性疾病引起的[4]。
2.1 细菌感染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5]。董鹏等采集了吉林省部分地区168份流产血清,并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布病血清学样本阳性率为58.13%[6]。王一飞等对西藏地区牦牛布鲁氏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阳性率为17.66%[7]。根据边增杰等2013~2017年对23 381份奶牛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布病阳性率在44.2%[8]。由于规模化奶牛场的不断发展,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牧场,便会导致大批奶牛感染,甚至传播给养殖人员。家畜感染后多表现为流产、死胎和不孕,目前牧场预防该病主要通过疫苗免疫,兽用S2疫苗对牛羊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牛生殖道弯曲杆菌病(Bovinegenital campylobacteriosis,BGC)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疾病,发病特点是不育、胚胎死亡、流产、发情周期不规则、产犊间隔长。该疾病往往主要发生在牛自然繁殖的地区。BGC患牛的妊娠率低至20%,流产率可高达10%。该病发生在小母牛中,不育率可高达11%[9]。感染公牛后可以通过精液传播,在进行人工授精的精液中也会存在感染[10]。
反刍动物衣原体(Chlamydia pecorum,C.pecorum)是衣原体属的成员,由衣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衣原体病。这是牛、羊和猪等经济动物的一种重要疾病,临床表现为脑脊髓炎、生育能力下降、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肠道感染、乳腺炎、肺炎、结膜炎和关节炎。犊牛出生时通常不会受到衣原体感染,但也可能在子宫内感染。犊牛在出生后4周内接种果胶疫苗可有效控制衣原体感染,成母牛接种衣原体疫苗可以提高奶牛乳腺健康水平[11]。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a )是一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致病因子为钩端螺旋体属螺旋体细菌,其血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鉴定结果对有效诊断和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在哺乳动物物种中,钩端螺旋体最容易感染牛,引起小牛急性症状,而成年动物多为慢性疾病,常常导致流产和死产[12]。钩端螺旋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感染钩端螺旋体,如果感染源是动物组织、体液或尿液,就会引起直接感染;如果感染源是环境,如土壤或受尿污染的水,则会引起间接感染[13]。
牛沙门氏菌病(Paratyphoid)又叫牛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可以传染给人,犊牛感染之后主要引起犊牛腹泻,怀孕母牛则会造成流产。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感染该菌的临床表现为流产、神经系统疾病和败血症,死亡率高。大多数被感染的反刍动物是无症状的带菌者,通过粪便将细菌排入环境中[14]。由于LM能够在许多生境和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因而从农场环境中根除LM的可能性非常低[15]。
2.2 病毒性因素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疾病,BVD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是可导致动物发生复杂临床症状的病原体[16]。BVDV除了感染牛之外还感染猪、羊、骆驼及野生动物,临床上大多数以腹泻、母畜繁殖障碍、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等症状为主[17]。BVDV传播方式多样,一旦进入牧场感染造成PI牛,就会持续性排毒,造成牧场的永久性污染,目前用疫苗免疫预防是控制本病最好的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BVD已经被根除。通过疫苗免疫,逐步清除掉PI牛,可做到逐步净化。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IBR)是危害世界养牛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临床表现为鼻气管炎、阴道炎、流产、结膜炎和肠炎,导致奶牛生长性能和生产效益迅速下降[18]。20~60日龄的犊牛最容易被IBRV感染,并且病死率较高。IBR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科学的防控和净化方法将其剔除。
2.3 寄生虫感染
牛新孢子虫病主要是由犬新孢子虫引起,主要造成奶牛流产和新生犊牛运动神经系统病变。该病在每个季节都可以发生,没有特定的发病时间,一般为散发和地方流行。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来感染其他易感动物,新孢子虫母牛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感染后终生携带病原,导致产奶量严重下降。自从1989年美国首次报道了新孢子虫感染和奶牛流产有关以来, 2007年我国首次在奶牛流产的胎儿中检测到犬新孢子虫的病原[19]。新孢子虫对于奶牛养殖业主要的危害包括流产、死产和新生犊牛的死亡,犬是本病的终末宿主,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各个阶段,主要发生在5~6月龄,新孢子虫感染流产过的牛,可再次发生感染,产出患病胎儿、亚临床感染胎儿和非感染胎儿[20]。
3 防控
当牧场发生流产性疾病的时候,要以“奶牛养殖生态建设与生产周期健康循环”为理念,加强病死牛和流产物的焚烧,彻底净化和焚烧深埋。奶牛疾病控制必须以“奶牛养殖区域自治”即养殖区域、养殖集团、养殖场为核心,与疫苗注射同步进行,把易感动物迅速转化为不易感动物。当流产疫区要引进种子母牛的时候,必须要注射口蹄疫、布病和梭菌疫苗。要定期检疫布病、黏膜病、结核病、副结核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及时淘汰病牛。奶牛发生流产时,一定要首先结合实验室检查,再通过抗原检测,然后给予最终确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