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数字化保护研究

2020-01-18赵瑞超李国良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古运河古迹文化景观

赵瑞超,李国良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历史文化景观的数字化技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方式将文化景观、文物遗产进行数字信息的转换、再现、复原,成为可以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以新的视角解读,以新的方式保存,以新的需要利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互联网的应用十分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体验学习和交流的乐趣。因此,通过数字平台的营建和宣传推广,可以使历史文化景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开发出特有的形式和魅力。

1 德州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现状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在隋唐时期逐渐贯通全线。元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心迁至北京,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格局确定,成为贯穿南北的重要水利系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十分繁忙,成为沟通南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南运河德州段是经人工开挖的蜿蜒性河道,呈半地上河,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也是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南端起于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流经武城县、德城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北端至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西北,出山东入河北境,流程约45 km。如今运河北方的大部分河段都已经废弃,失去了航运功能。但是,其长期的商业交通活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当下重要的社会财富。京杭大运河德州境内全长141.2公里,河道至今保留着“九龙十八弯”的原生古河道形态,有公路桥8座、铁路桥1座、船闸2座。河道上口宽120~150 m,底宽60~80 m,符合旅游通航条件。目前,京杭大运河德州段是德州市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德州市政府为了保护运河河道堤防,使其一直保持古代原貌,对周围的景观也进行了治理,为德州段河道的后续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

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数字化技术在历史文化古迹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应用广泛,也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游览方式。数字化技术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古迹和文化景观的保护上十分突出。数字化可以实现跨时空性,传统的历史文化古迹只能通过遗留下的建筑遗址或者相关的文物进行展示,这些都属于静态物品,需要参观者运用想象力来理解文化遗迹的整体状态。数字化技术可以使这些文化古迹通过动态的虚拟空间来展现,使参观者亲身融入到文物所处的历史环境,更加直接地认识到文化古迹在具体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文化古迹和文化景观的设计制作也会更加精致,展现的细节和蕴含的文化价值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下,参观者可以体验更强的浸入感,使得整体历史原貌都能够真切地被感知。相比于传统方式,数字化技术在传播和交流上更加轻松便利,所形成的文化景观和文化古迹完全在数字媒体平台上运行,参观者可以通过网站地址打开链接,不分地域和时间观看游览数字历史景区。数字化文化景观和文化古迹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也不会损失任何数据,相比较于传统依靠复制品保护文化古迹的行为,这样更加便利。数字化的文物复制原则上是无限制的,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结果的完整性。

3 德州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数字化保护思路

3.1 最大限度对各种景观进行数字化修复

京杭大运河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古运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各个历史时期留下了特殊的身影。在对德州古运河文化景观的数字化保护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历史典籍中的相关文献、民间传说、诗词作品等凡是与古运河德州段相关的内容,都要详细地记录和整理,如有可能,则应按照原貌来继续数字场景和文物的复原。在这个过程中,单凭历史文化学者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研究人员还应该深入到运河两岸的村庄和城镇,调查走访本地居民,将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古运河的人物故事进行记录,借助历史资料将大运河中的古文化尽可能整理完整。在古运河文化数字化的修复和建设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不能混淆概念,使观光游览者产生对历史的误导。总而言之,在对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进行数字化保护前,要先尽可能地挖掘大运河文化古迹,为构建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项目奠定基础。

3.2 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

古运河景区的数字化平台搭建对数字化保护有着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使古运河文化的数字模型得到传播,还可以实现线上的游览观看,对后期古运河历史文化实体旅游项目的建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建立数字化平台时,可以将大运河文化古迹和实体建筑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览,使观光者能够真实感受到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要建立虚拟游览入口,使观光者能够在线上进行虚拟场景的游览,增加游客的网络体验。在建设数字化平台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信息开放性,将古运河文化景观的数字平台与其他媒体网络实现全面对接,促进数字平台传播性更广泛,使线上游览人员搜索、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3.3 完善古运河数字平台的人性化功能

在古运河数字平台的构建中,要注意对平台的维护和完善。要参照其他优秀景区的模式来进行功能和服务上的不断更新,使之符合当下网络游客用户的操作习惯。比如,在古运河文化景区成为商业景区之后,可以在数字平台上添加在线购票服务,使游客实现网络电子票据的订购,在景区现场凭证件进入,极大节省了景区服务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游客观光游览的效率。在数字平台上可以建立电商服务或链接相关电商网站,游客在线购买景区的纪念品和周边产品,既满足了游客的购物欲望,同时也实现了景区的创收。这些功能设计,都可以随着景区的后续建设而不断完善。

3.4 通过新媒体途径推广

数字化平台的建设,除了要对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修复,还要加强对文化景观建设的宣传,以便后期能够尽早地投入到商业化的运行模式中。在搭建数字平台后,要建立宣传推广团队,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平台的宣传推广,比如通过自媒体平台将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制作成短视频,向外界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民众能够了解和关注古运河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古运河历史文化景区还可以联合其他相关协会或者其他部门,在景区内部组织相关的文艺交流活动,来提升古运河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公众曝光率,实现宣传和推广的效果。

4 结语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化古迹保护的全新革命,使得众多的文化古迹以一种更加安全快捷的方式得到保护。德州古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挖掘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古代文明能够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散发出新的魅力,同时也促进周边的民生发展,衍生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猜你喜欢

古运河古迹文化景观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三(2)中队
岩上觅古迹 画中释春秋——纪念盖山林先生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探秘吴哥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