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18乌兰,郁芳
乌 兰,郁 芳
(长春师范大学,长春 130032)
2019年,在全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改革要深下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好传统,这方面再加强,要把教研对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工具
根据调研维度设计了关于小学教师的访谈提纲。访谈法主要用于小学教师教研内容的调查,了解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现状的对策。
1.2 研究对象与实施
本研究以长春市某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使用的研究工具为自主设计的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调查内容涵盖了小学教师的基本信息以及对教研活动的思想认识、小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情况、小学教师的教研能力这三个维度的问题。调查具体时间是2019年6月25日—6月27日。访谈采用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共访谈了3名教研员和7名普通教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目标存在认识偏差
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教研活动的真正意义,但有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和功利性,目的在于评职称和完成上级任务, 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教研,不然不能评职称。学校有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参加多少次教研活动,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必须参加。通过整理已有的文献和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对教研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教研活动可有可无,还有些校领导把教研活动当作例行公事,对其意义、功能、作用的理解较为模糊,长年累月,导致教师也是重教轻研,认为只要掌握专业知识,会教课、会写教案就完成教学任务了,教研流于形式。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除了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外,如今的考试评价制度均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以上做法加重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成绩的重视。学校教学任务繁重、常规教研时间短暂、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主题针对性不强等原因均导致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
2.2 小学教师教研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从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态度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是主动积极参与,部分教师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就积极参与,一些教师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不得不参加,还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兴趣参加,一小部分教师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有些教师对于参与讲课等教研活动有些被动,只想做好平时工作,这可能和年龄也有些关系。总体来看,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态度是参与度不高、态度不端、参与主体意识不强、不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参与程度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认识,研究起来寸步难行。同时,教师存在着抗拒心理,例如骨干老教师,他们在获得自我满足感后,认为参加教研活动对自己没有太大作用,仍然坚持陈旧观念。此外,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期望较低,态度消极,学校也不对这些教师提出高要求,参不参加教研活动结果都一样,又参加教研活动又要教学反而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2.3 小学教师教研能力较低
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扎实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多数知识还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教学研究方法不够了解,撰写论文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在课题研究方面,多数教师都有参加他人的课题研究,但他们并不撰写论文以及相关调查报告,只是在项目名单里写了名字而已。这些没参加过课题研究更没有撰写论文的教师觉得此举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研究,只需上好课、做好本职工作即可。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教师不太愿意进行教学研究,探究问题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调研发现,这些教师缺乏教研知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师范生,他们的实践机会较为缺失。教师有必要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研的动力、教研的态度、教师对自身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3 完善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教研理念,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
首先,学校管理层、教研组、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从事教研工作,参与教研活动,转变教研活动形式化、低效的局面。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研的要求,提高教研标准,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转变教师对教研认识的单一性与片面性,端正教研态度,树立教研活动兴校、兴教的思想意识。最后,学校要鼓励教师找出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对自身专业发展进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教师要摆脱“教书匠”这一刻板形象,应努力成为研究型、应用型教师,顺应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使命,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2 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提升教师的教研层次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青年教师的需求更多是积累经验,但对老教师来说,更多是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学校要了解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另一方面,学校应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与种类,从各个角度探寻教研活动的多样化。在与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是以评课、示范课为主要形式,缺乏操作性意义,教师在参与这类教研活动中的收获有限。因此,要重视教与研的有机结合和科研方法的有效应用。多样的教研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而且能丰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式与途径。
3.3 建立系统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小学教师在教研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选题不当、研究方法应用不合理、申报课题缺乏普适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资源,要根据小学教师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培训。其次,教研培训方法要有多样性,可以通过开展重点骨干教师培训、师徒结对、教师轮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来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或外出培训的机会,要让小学教师有机会和教育专家、高校教师交流教研经验。最后,要根据小学教师教研的学习需求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不能因为教师的选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教研方法能力等存在不足就注重理论培训,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此外,学校要多方面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活动,如举办汇报课、展示课评比,并综合语文、数学等学科开展学术论坛,让学习交流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