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团队教学结合临床技能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实践教学探索

2020-01-18段静思王继年

关键词:心脏外科重症心脏

龚 倩,段静思,王继年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育处,安徽 合肥 230022)

心脏外科学是外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有3个突出临床特点:①心脏外科手术复杂,耗时长,抢救性急诊手术经常发生(如医院24 h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心脏外科医生学习曲线长,临床理论及技能不易掌握;②心脏外科除心脏外科手术部分,还包含有心脏重症部分和体外循环部分,临床常规床边使用各种心脏辅助装置、血管活性药物也有自身特点(与心内科用药亦显著不同);在重症医学专业中属心脏重症亚专科方向,是涉及重要器官功能维护及相关组织器官功能维护和平衡的专业;③心脏外科收治的患者既有刚出生1天的新生儿,也有高龄老人。因此,对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带教及住院医师的培训,往往因与基础教学的理论知识差距较大而无从下手[1]。

1 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现状

心外临床工作繁重,专业性强,临床教学开展困难,有经验的带教医生人数和时间均不能保证,临床教学长期存在教学内容参差不齐,教学时间时长时短,甚至无法保证的现象。实习生在心脏外科及心外ICU轮转的时间约为2周~2月,包括麻醉、妇产、中医、精神、影像、临床等各专业医学生,实习生在心外ICU和病房的主要工作是为手术及围术期患者运输血制品、了解输血流程或参加临床值班,很少真正参与到心外临床工作中。但无论观摩手术还是管理围术期患者,实习生基本是忙碌而懵懂地参与,作为带教老师的年轻医生因忙碌的临床工作无力深入研究带教方式和内容[2]。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一方面要培养科室年轻医生,同时要完成专业理论课授课,另一方面主要精力要集中在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上。对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往往有心无力,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实习生临床带教[3]。

2 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的策略

2.1 组成临床教学团队

组成教学团队,由高年资副主任医生主持,做好临床带教质控,随时和学生、年轻带教老师沟通,资深主治医生做好各环节协调,年轻的住院医师作为临床带教的主力。

2.2 规划临床教学内容

根据临床带教总体规划具体分工安排,包括临床学习方式、内容和临床学习时间规划;准备临床带教内容,包括视频录制、幻灯制作及具体教学流程;组织团队培训,团队成员统一学习后按照学习内容进行临床带教,并从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时间。

2.3 完善临床教学方法

临床带教方法:①制作PPT,配以视频、动画;②同一时间段在科室学习的学生建立微信群,有问题随时交流;③以问题为基础导向的学习教学效果明显,但耗时过长,主要适用于将来在本专业工作的硕士、博士生及规培生[4];④团队为基础导向的学习,团队不仅包含实习生,也包括科室内年轻的住院医师、资深的主治医师和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学生间、老师间及师生间可互相提问解答,互相带动团队内的学习气氛,在团队学习中看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最终达到互相成长、互相提高的目的,对学生来说是一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对年轻的住院医师来说也是一种教与学能力的提高[5]。

2.4 调控临床教学

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驻科时间、知识层次水平及未来发展的专业方向应用不同临床教学方法,以期更有效、有针对性地传输专科知识。对需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生,主要在心脏查体和外科无菌换药两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对已经本科毕业的学生,主要在临床技能操作上进行培训,如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胸腔穿刺、呼吸机使用、床旁心脏彩超常规切面观察、主动脉球囊置入及体外膜肺氧合的具体应用等。

根据临床带教效果的实时反映,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调研,对临床带教中遇到的困难、具体细节进行修改、调控,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临床教学方式、时间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实践探讨,以期达到最佳临床教学效果。同时,年轻的带教老师也能更好地从“教学生”的“教”中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处理临床带教和临床工作、科研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进入高校进行理论课的授课奠定基础[6]。

3 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效果

3.1 临床教学效果

应用团队教学结合临床技能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实践教学后,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增多,参与性增强,学生在我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①学生待在科室的时间明显、普遍延长,休息的学生也愿意到科室来参与临床工作;②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增多,师生之间沟通增多;③能更快进入临床工作角色,主动进入临床工作流程,出色完成临床工作。

3.2 年轻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7%),完全摆脱之前推脱临床带教工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①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给年轻的临床带教老师以鼓励和感染,老师愿意用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主动提问学生,帮助学生关注心脏外科学临床的重点和难点;②学生出色的完成部分临床工作给年轻的临床带教老师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使得老师有精力抽出时间更好带教,团队带教增加了临床工作和临床带教的灵活性。

4 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的意义

心外ICU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及心内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心外ICU作为重症医学一个重要的亚专科方向(心脏重症),是重症医学专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脏外科学及心外ICU的理论课是心胸外科学和重症医学的一部分,但大学课堂授课课时相对较少,如:在临床工作中,心脏手术涉及的抢救性手术如肺栓塞,是目前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手段,但在教材上仅有简单描述,甚至有些住院医师尚不知肺动脉栓塞可行急诊抢救性手术,体现了临床带教的缺憾[7],忽视了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8]。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做好临床带教,真正让学生对心脏外科及心脏重症的学习从课本理论落实到临床技能操作中去,需要我们系统、规范化的完成临床带教工作,这也是我们心外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9]。

5 小 结

我们系统规划临床带教内容,细化临床带教流程,形成了心脏外科和心外ICU规范化、团队化的临床带教模式。我们以团队教学为特点,以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为导向,始终保持教学目的明确,形成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一致性的临床教学流程,教学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重症心脏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心脏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