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主义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

2020-01-18叶焕勤沈玉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榜样问卷价值观

叶焕勤,沈玉梅

(宿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使这一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由此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教育就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遭遇到一些问题。以安徽部分高校为例,并对此状况进行考察,在归纳分析考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较好。比如,对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的内容都很熟悉,也很认同国家对这三个方面内容的提炼,同时对其之间关系的认识也较为到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国家在这一时期提出核心价值观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考察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却打了折扣,也就是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没有问题,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却遭遇了障碍。

(一)一些大学生的国家与社会意识淡化,时代担当感不佳

国家意识淡化,体现为一些大学生不太关心国家大事,不能够主动维护国家形象。比如在“你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或关注国家大事吗?”的问卷中,选择“经常”关注的仅占31%,选择“偶尔”关注的也只是51%,还有13%的学生选择了“不关注”。再如,在问卷“当有人故意诋毁国家形象时,你是否会勇敢地站出来制止?”选择“一定会”的仅占48%,40%的同学选择了“可能会”。这些大学生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他们大都认为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国家领导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社会意识淡化,体现为一些大学生不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对社会或集体不乐于奉献。在“你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到教育改革中,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的问卷中,选择“愿意”的仅占40%,而选择“不确定”的有57%。在关于“你会经常积极参与志愿帮扶活动吗?”的问卷中,选择“一定会”的仅为28%,选择“可能会”和“不确定”的高达近70%。可见,他们对社会或集体的奉献精神也欠缺。

正因为一些大学生不太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缺少家国天下的“大我”情怀,所以其社会责任感不强,担当意识不佳。在关于“你认为身边同学的社会责任感怎样?”的问卷中,选择“很强”的不到3%,选择“较强”的也只占19%,选择“一般”的高达67%,还有11%的同学选择了“很弱”。

(二)一些大学生的个人定位失衡,功利主义观念较强

个人与社会、国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个人是社会与国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与国家又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的载体。但是,一些大学生在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强调小我,忽视大我,从而出现个人定位失衡的现象。在问卷“个人利益应该优先于社会利益,你的看法”中,有15%的同学选择了“同意”,36%的同学选择了“说不清”,而选择“反对”的同学还不到50%。

正是由于个人定位失衡,致使一些大学生着重于个人眼前的小我利益,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朝着个人方向发展,功利主义观念较强,这一点较为明显。在关于“你是否愿意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为什么?”的问卷中,选择“愿意,感兴趣”的为26%,而选择“愿意,考试需要”的高达69%。甚至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从“后门”走起了“江湖”,在关于“在生活中,你是否会为了办成一件事而走后门?”的单选问卷中,选择“可能会”的占60%,选择“不确定”的占26%,仅有2%的同学选择了“不会”。

二、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践行中出现了断裂,换言之,一些大学生在理论上很“大我”,而在现实利益中则很“小我”。这一问题在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引起重视。基于此,提出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加强思政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之举则是用好“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这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好思政课堂,在传授知识时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榜样”,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榜样”,既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与理论性,又坚持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现实性,让学生不仅在透彻的学理分析中接纳理论,而且在“榜样”的道德滋养中提升修为。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和规范校园礼仪制度、学生守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活动中去,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精神境界。由此,使学生在课堂+环境构成的生活世界里得到“榜样”的浸润与熏陶,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从全社会做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社会效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个人自觉践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受个人主义的影响,社会上个人的自我价值太过凸显,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良好社会效应没有形成,这对于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造成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关于“你会怎样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单选问卷中,有64%的同学选择“坚持的想法”,而选择“立即实践”的同学仅为30%,还有6%的同学选择了“不知所措”。因此,从全社会做起,形成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良好氛围,加强价值观践行的良好社会效应,就成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之策。为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这一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基本遵循。[1]

(三)加强网络生态监管,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

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认同和践行。其中正确的认知是前提,内心的认同是中介,行为上的践行是结果。换言之,只有建立起了坚定的认同,才能促进知行的合一。在H高校,大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做到了正确认知,但是在现实中践行时,却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内心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难以建立,或者建立了也会发生动摇,从而导致行为上的践行出现了问题。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的作用和影响”。在关于“你认为影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问卷的六个选项中,选择“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的作用和影响”的比例最高,占62%。因此,加强网络生态监管,建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也就成为当下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之维。

当今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其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2]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在这样的“网民”大国,互联网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依法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与社会,为广大青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3]只有这样,才能给“靠手机刷存在感”的大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世界,巩固思政课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榜样”示范效果,建立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让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榜样问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问卷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