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述评
2020-01-18蔡锐进
蔡锐进,刘 华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一直是学界的重要研究话题。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梳理和评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基本内涵的研究
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科学内涵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基本前提。目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这一概念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在已有的研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侧重于从思政课教育主体双方的关系来理解亲和力的内涵,认为思政课亲和力是经过良好互动、友好交流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胡骄键提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密互信关系,构筑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环境”。[2]第二种观点则聚焦于实践活动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思政课亲和力即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亲近感。邵西梅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时提出,所谓的思政课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亲近感和吸引力”。[3]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由思政课系统内部各教学要素的亲和力优化组合而来的,这也是学界最为普遍认同的观点。涂刚鹏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着力点》中指出,思政课亲和力“通过教材、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教学要素的亲和力综合表现出来”。[4]69除了上述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之外,也有学者另辟蹊径:有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定位的角度去阐释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就是“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的在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接近、趋同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5]也有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解读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认为思政课亲和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高度认可尊重课程的理论魅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并积极付诸实践的一种无形力量”。[6]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重要性的研究
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重要性的把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意识形态的统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纵深推进、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等,社会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加之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的趁虚而入,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学者们普遍认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需要。[7]第二,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围绕“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展开的,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则要始终坚持增强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地位,提升其亲和力,“使大学生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的无穷价值,使之成为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理论动力和理论支持”。[8]第三,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受西方文化观的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距离感、陌生感,甚至排斥感。有学者指出加强思政课亲和力,有助于讲清优秀文化特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情境,在灵魂深处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树立理论和情感上的自我认同感。[9]第四,有助于高校思政课现实难题的破解,增强实效性。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和严峻挑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各种矛盾凸显交错;消极思想观念滋生蔓延;现代信息技术弊端的冲击;教师素养参差不一”等,如何克服这些现实困境和阻碍,蔡诗敏等学者指出“根本在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增强其实效性,加强对大学生三观的引导和培养”。[10]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亲和力原因的研究
虽然不同研究者归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主要围绕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教师是影响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重视程度不高、道德素质不够、理论功底不厚、教学技巧不佳等方面。例如张根福认为,部分教师由于内功修炼不够,理论积累不深,对一些热点、难点、敏感问题不会阐释、不懂阐释或者不敢阐释,不能满足学生对重大问题释疑解惑的期待。[11]
学生因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是受激荡的社会思潮、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冲击,这种冲击继而又对思政课亲和力效果产生影响。内因主要和学生自身思想、心理发展状况、综合素质等有关。例如孟宪平指出,社会浮泛之风、不良事项、价值观变异等社会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加之学生主体责任和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等消极因素都加大了教育的难度。[12]
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现实性等是导致思政课亲和力不高的重要原因。刘川生指出教材在内容上较多运用学术语言,过度抽象化,存在晦涩拗口现象,同时教材更新周期长、难度大,存在滞后于形式发展、教学需要的现象。[13]吴永刚指出,教学内容存在“配方陈旧”现象,对学生现实问题关注不够,与大学生期待不匹配。[14]
教学方法方面则表现出太过呆板,亦或是过于花哨,影响了亲和力的发挥。有些教师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正如欧阳询所指出的,“教师照着教材教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而学生却充耳不闻、不为所动”。[15]温静则指出有些教师把教学当作炫技的场合,对于方法的运用有时甚至喧宾夺主,使得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大打折扣。[16]
社会环境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其中现实环境又分为国际和国内。在国际方面,西方国家想方设法输出其价值观、文化观,多元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内方面,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在某些高校中甚至被边缘化、削弱化、标签化。在虚拟环境方面,栾海清从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出发,阐释了新媒体环境的弊端所在,例如网络具有匿名性、随意性、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对教育的有效实施带来了阻碍。[17]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实践路径的研究
路径的构建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操作系统的实施。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来说,实践路径的研究是该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所在。当前学界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路径研究颇丰,主要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以及教育介体这三个要素展开了一系列论述。
(一)强化教育主体,增强教师专业性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对于学生的教育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技巧以及道德情感等都是影响学生亲近感、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如何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成为了研究的热门。有的学者提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功底,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增强对本专业理论的研究工作,提升其科研能力及水平,做到教学科研的并举化;[18]在教学技巧方面,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为此,有的学者指出教师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向生活实践学习、向大学生学习、向时代学习,“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接地气的话语展开教育教学,力求做到生动活泼。”[19]同时也有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教学评价的技巧上,指出要建立多元开放动态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方式的多样性、考核主体的开放性以及考核结果的有效性。[20]在道德情感方面,有学者指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底气,同时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勿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4]70有的学者指出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提高人文关怀,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寓理于情,入情入理,情理交融”。[21]还有些学者指出教师要坚守教育理念,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明辨”“修德”、激发大学生“勤学”“笃行”。[22]
(二)关注受教育主体,把握学生发展性
部分学者围绕学生展开了一系列论述。胡骄键认为要关注学生投入学习的身心准备,“物质方面的基本需求应予满足,还要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135有学者提出要切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为增进亲和力、增强实效性保驾护航。[23]赵刚则认为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原则之一,他指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离不开思政课提高亲和力,思政课提高亲和力也不能离开增强政治认同的目标。”[24]与此同时,邵西梅则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她提出:“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动主体作用”,[3]104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亲和力的生成。
(三)完善教育介体,注重内容针对性,提高方法灵活性
已有成果表明,大多数学者主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点,进而探索如何通过完善教育介体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完善,学者们主要聚焦于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就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而言,吴潜涛认为要进一步增强说理性、说服力和可读性、耐读性,构建面向不同对象、辐射各个层次的立体化教材体系。[25]在此基础上,郑士鹏指出要注重整体设计,统筹内容安排,实现教材内容间的有效衔接,避免重复。[26]还有学者指出教材内容要体现时代感,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加强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27]在课程内容方面,周洲等学者指出要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当前社会领域的复杂现象,建立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衔接,紧扣学生关切,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28]对于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来说,韦诗业指出要贯彻“互联网+”思维,科学合理应用新媒体,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和谐成长的现实需要;[29]贾兵强指出要在“实践中探索与建构‘课程认同——教师认同——学生认同——价值认同’的四课联动机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状态,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30]
五、研究不足和展望
学术界关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并改进。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三者的关系亟待进一步厘清。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对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的确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从课堂教学要素的构成来看,教师的亲和力只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能在两者之间划上等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其工作开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亲和力囊括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之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这三者虽然目标指向一致,但本身存有质的差别,需要注意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要拓宽路径建构的视野,不能够仅局限于思政课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改善,还要立足“高校”场域,充分发挥各高校地域优势、自身建设优势,发挥各级党委和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教务部、学工部等组织机构的协同合作,加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化体系,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加强微观研究、实证研究,将每个环节落小落细落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存在问题原因的研究、提升路径的研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不同维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其中宏观分析居多,如何从微观角度对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把握表象层次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思政课教学内容方面,要搞清楚究竟哪些内容存在生硬、冰冷的现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这对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建构路径将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与此同时,在提升路径的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停留在经验总结、理论分析上,实证研究的较少。在注重共性的同时,还要把握个性,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