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2020-01-18丹东市第三医院辽宁丹东118000
丹东市第三医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取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阳性症状为(16.42±3.15)分,阴性症状为(24.47±4.52)分,一般精神病理为(23.20±3.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18±3.52)分,(28.10±4.50)分,(28.11±3.63)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RBANS评分为(127.40±23.47)分,对照组为(127.18±25.63)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症候群,治愈困难,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十分常见,几乎30%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差[1]。电休克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适应症广,近年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癫痫发作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器质性疾病;②有酒和药物依赖;③对抗精神病药过敏;④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有禁忌证;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研究组男22例,女37例,年龄23~56岁,平均(38.16±6.31)岁;对照组男20例,女39例,年龄20~57岁,平均(38.04±8.1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08),口服,4~6mg/d,疗程为4周。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治疗:仪器为美国SOMATICS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后连接治疗仪通电治疗,前2周每周3次,之后的2周每周1次,疗程为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①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越低越好;②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包括语言、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注意、视觉空间结构几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阳性症状为(24.07±3.53)分,阴性症状为(36.41±5.47)分,一般精神病理为(33.63±4.15)分,对照组阳性症状为(25.31±4.05)分,阴性症状为(35.82±4.26)分,一般精神病理为(34.37±5.66)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阳性症状为(16.42±3.15)分,阴性症状为(24.47±4.52)分,一般精神病理为(23.20±3.14)分,对照组阳性症状为(19.18±3.52)分,阴性症状为(28.10±4.50)分,一般精神病理为(28.11±3.63)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RBANS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RBANS评分为(123.25±25.25)分,对照组RBANS评分为(125.43±27.18)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RBANS评分为(127.40±23.47)分,对照组RBANS评分为(127.18±25.63)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精神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发布的数据显示,由精神障碍与自杀引起的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0%[2]。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之一,多在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发病,目前对其的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普通人要少12~15年的寿命[3]。血小板5-HT2A受体与多巴胺D2受体在精神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者可相应地结合5-HT和DA,使5-HT和DA含量减少,从而增加精神疾病的易感性[4]。第2代抗精神病药是目前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利培酮是一种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它既是5-HT2A受体阻断剂,又是D2拮抗剂,无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均具有不错的效果[5]。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目前精神科应用较多的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电流刺激使大脑产生类癫痫样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起效快,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单纯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伴发顽固幻听也有满意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也具有副作用,研究发现,其会导致记忆力损害,可明显影响可逆性记忆和顺行性记忆。其中的原因可能与类癫痫样发作、脑组织缺氧、大脑皮层损伤或脑脊液中胆碱能复合物含量降低等有关。还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麻醉药的使用有关。也有研究表明无抽搐电休克能一定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具有争议,有研究表明,无抽搐电休克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脑功能损伤,但与此同时也能刺激一些神经元修复因子的分泌或神经细胞自身修复,所以又能快速使记忆、认知功能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RBANS评分略有升高,而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