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
2020-01-18鞍山市第三医院CT室辽宁鞍山114031
鞍山市第三医院CT室 (辽宁 鞍山 114031)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腹症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经手术确诊的急腹症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急腹症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在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破裂、胆结石等急腹症中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成像快、图像清晰、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急腹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临床中一般将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需行外科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统称为急腹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种类复杂等特点,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故而早期接受相关检查准确诊断病症类型是实施治疗的关键。实践表明,急腹症病理机制相对复杂,症状表现也各有不同,应用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准确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2]。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影像学诊断技术随之改进,多层螺旋CT扫描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腹症患者相关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现将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经手术确诊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检查。纳入标准:手术确诊急腹症,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无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禁忌证。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病例;由外伤导致的急腹症患者。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67例,占比55.83%,女性患者53例,占比44.17%;年龄范围20~68岁,平均(42.35±6.17)岁;发病至入院接受检查时间2.0~6.8h,平均(3.14±0.45)h。研究项目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许可。
1.2 方法
1.2.1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前30min患者口服复方碘海醇,取仰卧体位,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腹部平扫,扫描范围从膈顶部至耻骨联合下缘,根据实际增强扫描,疑似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增强扫描力度,局部行薄层扫描。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250~300mA,层厚1mm。
1.2.2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仪进行腹部扫描获取图像。
上述检查操作完成后,由两名以上医师根据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分别做出诊断;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临床确诊。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统计多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检查在各类急腹症中的诊断准确率(即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资料及研究结果涉及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急腹症患者中,经手术证实急性肠梗阻27例,急性胰腺炎24例,急性阑尾炎28例,宫外孕破裂15例,胆结石26例。多层螺旋CT与超声诊断急性肠梗阻准确率分别为92.59%(25/27)、70.37%(19/27),χ2=16.359、P=0.000;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率分别为91.67%(22/24)、79.17%(19/24),χ2=6.273、P=0.012;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分别为92.86%(26/28)、71.43%(20/28),χ2=15.656、P=0.000;诊断宫外孕破裂准确率分别为93.33%(14/15)、73.33%(11/15),χ2=14.398、P=0.000;诊断胆结石准确率分别为92.31%(24/26)、76.92%(20/26),χ2=9.097、P=0.003;两种检查方法在各种类型急腹症中诊断准确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急腹症是外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在外科手术病例中有接近50%患者为急腹症患者[3]。急腹症种类繁多,病理机制也各不相同,通常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吐血等表现,需要及时鉴别诊断并尽早实施外科手术处理[4]。诱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如肠系膜扭转、主动脉夹层血管损伤、静脉性栓塞等,病情变化快且容易引发感染,特别是老年肌肤症患者大多存在慢性基础疾病,抵抗力相对较差,一旦误诊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早期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以及提高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各级医院外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包括X线片、螺旋CT和多普勒超声等。其中X线片因组织分辨率低、敏感性差,且受间接征象影响等难以准确判断腹部病灶情况,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临床中有明显局限性[5]。相较于X线,螺旋CT和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应用更为普遍。研究所用64排多层螺旋CT较普通CT检查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图像更清晰、扫描速度快、球管容量大等方面,患者一般只需一次屏气即可完成操作,极大地避免了扫面期间肠道蠕动形成伪影对图像结果造成干扰,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可靠的临床数据。另外,因为多层螺旋CT组织分辨率较高,经过相关数据处理技术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处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灶位置做出准确判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层螺旋CT常结合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式,进一步减少了误诊或漏诊的发生,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腹症患者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结果,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发现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破裂以及胆结石几种急腹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表明多层螺旋CT扫描在急腹症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可较为准确地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急腹症,整体效果优于超声检查,提示多层螺旋CT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应用于急腹症临床诊断效果理想,是一种可操作性强、数据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同时还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