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20-01-18

邯郸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程 杰

(沈阳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41)

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组成,教师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构成,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技能教师的支持,因此,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状况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不容乐观,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排解不利因素,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机融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理念,建设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已成为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按照高等教育的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坚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师范院校教育宗旨及社会需求,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因此,必须清晰地认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内涵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基础性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发展性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独特组成部分。[1]103-105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表述为教师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简而言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2]32-34正确理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不但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地方师范院校原有的师范教育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一学科的师范性教育转向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开设了许多非师范专业,这就导致高校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由于新办非师范专业建设尤其强调专业的学术性,使得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实践教学弱化的现象。[3]19-24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加强紧密联系实际的系统化创新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实践能力认识的重要性,影响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弱化不但导致地方师范院校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影响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满足国家新的人才战略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

(一)对实践教学能力的理解不足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实践教学过程或效果的多种综合能力,教师和学校是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决定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实现,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熟练的实践教学技能。而学校作为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因素之一,要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学校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践教学工作服务。[4]64-65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识依然影响着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虽然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支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依赖教材内容,对教材外延知识关注不够;在教学环节上,依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理论与实践的搭配不合理。[5]26-27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的改变,将实践教学活动依然作为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补充的观念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着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这种对实践教学能力认知理解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相关制度不完善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实践教学活动实施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在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师范模式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已不适应转型后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功能较弱、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并且缺少激励机制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与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的不健全、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不仅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同时严重制约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实践教学队伍力量薄弱

教学队伍是以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为核心而组成的教师共同体,旨在深化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教学,推进课程研究与改革,教学队伍是一个既育人又育己的专业性学习组织。[6]82-84目前,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中存在如下现象: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较少,并且大都学历层次偏低、职称不高,这使得实践教学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普遍低下。又加上其待遇不高、被重视度不够,所以导致这部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而且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不高。因此,当前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急需加强,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地方师范院校新引进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到学校任教,虽然他们理论基础好,但没有理论教学经历,更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教学技能也普遍薄弱,难以满足专业教学任务的要求,而学校又缺少对新教师进行专业教学与实践培训渠道。而且,不少地方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关注度很高,这就导致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得更高的学位和发表学术论文,以此在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取得优势。这些现象就必然会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势在必行。

(四)实践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因素包括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师培训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增设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要求实践教学环境各个要素也要相应的跟进。按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应该有一定数量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使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滞后,存在着许多实践教学基地没有真正的接收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没有将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诸多实践环节没有得到实施等现象,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师培训与学生实训作用。这种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得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不仅严重的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中的培养,更不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实践教学教育理念

地方师范院校要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精神;应进一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办学观念,把实践教学环节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提高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认识,把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上。切实加强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的认识。同时,地方师范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互关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设置上要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使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得益彰。

(二)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地方师范院校要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就应该正视并努力解决自身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教学管理者协调高校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展开、高效运转的管理行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再好的实践教学内容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落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尽相同,各自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的管理与考核应遵循自身的规律,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应该是系统化的、全面化的、动态化的,要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指导、有评价,[7]119-122不断激励教师主动的实践创新,持续保障创新实践环节真正得到落实,取得真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

地方师范院校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细化过程管理规则,为教师建立实践教学活动档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并制定有关激励政策,如在职称评聘规则上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制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激发教师重视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热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应该注重考察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考核重点放在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评价标准应当能够鼓励教师创新思维的发挥,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创新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教育教学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8]82-85实践教学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关系到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尽量利用区域优势,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取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各项待遇,使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也更加重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并改善其工作环境,增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应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鼓励地方优秀企业接纳教师到相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工作,培养教师协作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技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强化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既懂理论教学又熟练应用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资源为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基本保障,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支撑基础。随着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经费不断增长,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也不断加强了校地、校际之间的办学合作,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这就迫切需要地方师范院校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极大发挥出实践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地方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优化管理机制,明确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权应依据教学资源的主体任务来确定,明确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和管理责任,以确保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和建设的有效性,减少实践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单位的协调作用,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共享、使用共享,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必须保证从事一线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权利,尽一切努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大便利。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保障,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应明确纳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中,确保其持续性发展。[9]98-102同时,实践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地方师范院校以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出发点,优化管理机制,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 语

地方师范院校在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理念保守、管理机制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学校管理者已认清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学校应以社会应用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引导,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